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丨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物考古工作高度重视,我国文物考古工作取得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这十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田野考古发掘项目。
为见证伟大时代,展示辉煌成就,作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的主办单位,中国考古学会、中国文物报社于4月18日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开展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展示推介系列活动,展示宣传新时代十年通过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遴选出的百项考古新发现,系统回顾和总结新时代中国考古取得的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激励考古工作者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推动考古事业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再创辉煌,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
发掘单位: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天门市博物馆
项目负责人:孟华平
石家河遗址位于湖北省天门市石河镇,地处大洪山南麓、江汉平原北部的山前地带。遗址总面积约8平方公里,是长江中游地区发现的面积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等级最高的史前聚落群。为深入了解石家河遗址的布局结构、探讨石家河遗址在中华文明进程中的作用与地位、提供石家河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科学依据,2014-2016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天门市博物馆对遗址核心区进行系统勘探,并重点发掘谭家岭、印信台、三房湾、严家山等遗址,共计勘探面积约3平方公里,发掘面积约3375平方米,取得一批新成果。

勘探发现石家河遗址核心区域存在多重人工堆筑的大型城壕遗迹,为宏观上认识石家河遗址的布局结构提供了新视角。

新发现的谭家岭古城位于石家河遗址的中心,平面大体呈圆角方形,城垣东西长440米、南北宽390米,城垣内总面积17万平方米,城壕内总面积则达26万平方米。新确认石家河古城外西、北部存在两条人工堆筑的黄土墙体堆积。
发掘的谭家岭、三房湾、印信台、严家山等遗址,是深入研究石家河遗址聚落结构演变及石家河古城聚落功能区化的新物证。
谭家岭古城北部揭示的城垣由较纯净黄土堆筑而成,城垣顶宽约14.5米、厚约3.1米,城壕宽约30米、深达9米,城壕淤泥中残存一排木构遗迹,它们的年代不晚于屈家岭文化早期。结合以往在谭家岭遗址发现大量油子岭文化晚期遗存的实际,推测谭家岭古城的始建年代属于油子岭文化晚期,是同时期我国发现规模最大的史前城址,也是屈家岭文化晚期石家河古城兴起的重要基础。
谭家岭遗址东部高地揭示的后石家河文化时期随葬玉器的瓮棺葬、石家河文化晚期面积达144平方米的大型建筑台基残迹以及屈家岭文化早期的土坑墓地,初步反映出该区域聚落格局的变化状况。

三房湾遗址揭示的陶窑、黄土堆积、黄土坑、洗泥池、蓄水缸以及数以万计的红陶杯残件等,具有典型的制陶作坊特征,是一处石家河文化晚期至后石家河文化时期以烧制红陶杯为主的专业窑场,体现了石家河古城聚落功能分区的复杂化程度。

印信台遗址主要揭露出五座人工堆筑的台基以及沿台基边缘分布的100余座瓮棺、扣碗、立缸等遗迹。它们被石家河文化晚期的文化层、土坑墓叠压或打破。台基之间的低地填埋大量石家河文化晚期的厚胎红陶缸、红陶杯等废弃品及少量人骨残骸,有些废弃的红陶缸还呈现排列有序、相互套接的状态,部分红陶缸上新发现多种刻划符号。是一处石家河文化晚期多次进行祭祀活动的特殊场所,也是长江中游地区发现规模最大的史前祭祀场所。




石家河古城南城垣西段缺口的城垣被石家河文化晚期的文化堆积叠压并叠压屈家岭文化早期的堆积,城垣之间的缺口宽约12米、残深2.6米,其排水沟底的堆积物属于石家河文化早期,证明该城垣缺口至少在石家河文化早期依然存在,是人为设置的进出石家河古城的通道,但在石家河文化晚期废弃。
严家山遗址揭示的墙体堆积被石家河文化晚期的文化层堆积叠压,其年代不晚于石家河文化晚期。石家河文化晚期至后石家河文化时期石块堆积的石块属极易破碎的灰白色白云岩,且部分石块可见敲打、磨平、钻孔等痕迹,具有石器加工场所的若干特点。后石家河文化时期20座瓮棺葬仅见30余件玉器废料,反映出瓮棺葬主人身份的新线索。

新发现一批后石家河文化时期的玉器,丰富了中华文明进程研究的内涵。谭家岭遗址5座瓮棺出土的240余件精美玉器是后石家河文化时期石家河遗址玉器的又一次集中发现,新见的神人头像、双人连体头像玉玦、虎座双鹰玉饰、玉牌饰、虎形玉冠饰、玉虎、玉鹰等,不仅类型丰富、造型生动,而且技术精湛,其普遍使用的圆雕、透雕、减地阳刻、浅浮雕线刻等工艺代表了史前中国乃至东亚地区玉器加工工艺的最高水平。










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
入选“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图文摘编自申报材料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来源 | “文博中国”微信公众号
编辑 | 张小筑 实习编辑 | 吴雨遥
复审 | 郭晓蓉
监制 | 李 让
皇帝陵墓中有一最神秘的地方,不能见光,非常隐秘,一般动不得
神秘的金井本文作者倪方六光绪皇帝陵墓被盗一事,发生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虽然是一伙不明身份的人,但从盗掘手段上分析,他们并非生手,盗墓经验丰富。但蹊跷的是,盗墓者将光绪皇帝与隆裕皇后的棺椁翻了个遍,甚至将光绪皇帝的棺材头凿了一个大洞,连尸体都拖了出来,但棺材下面的金井却没有动,这对经验丰富的盗墓者来说,太低级了!为什么,因为帝王陵金井内必有镇穴之宝!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7:26:1300001999年唐代著名宦官高力士墓被发掘 打开墓室专家大骂 禽兽不如
唐玄宗,盛唐的名君,其唯一的陪葬墓位于陕西省蒲城县,仅相隔2000米便是他的墓室。然而,这座陪葬墓的身份却显赫得引发了无数人的觊觎,导致墓室上方出现十几个盗洞,甚至有人试图埋炸药破坏墓室。为了挽救这座珍贵的墓室,考古专家于1999年7月10日决定进行抢救性发掘,却意外地在墓室内发现了令人生气的事情。我要新鲜事2023-08-01 18:27:250000风口!未来十年最紧缺职业有哪些?高级动漫设计师必将快速崛起
导语:就业是大多数人十分头痛的一个问题,要如何选择一个高薪又有前途的工作呢?各行各业都有岗位,但是有些职业出现了扎堆现象,还有些职业成为了冷门职业,导致职业人数分布不均吗,差距较大。接下来呢就由探秘志小编为大家揭秘未来十年最紧缺职业有哪些,感兴趣的不妨一起往下看~~未来十年最紧缺职业1、市场研究分析师;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6:30:380002这算不算盗墓?死后秘不发丧偷埋家里,皇帝派人刨尸,砍头示众
原题:特殊盗墓——刨出尸体执行“死刑”本文作者倪方六上一篇说子南朝名人王敦的生平和生前风流韵事,这一篇就来说说他死的事情。王敦死后惨大了,晋明帝司马绍派人将他尸体刨出来,遭“尸砍”,砍下头示众。司马绍的行为算不算盗墓?可以看成是中国古代盗墓上并不鲜见的特殊的或者另类的盗墓行为,手段够残酷的!图:唐代古墓惊现小区(2013年福州一小区挖电梯井时发现)死后秘不发丧瘗埋厅下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6:57:160000西亚人称这种果树为“生命饮料之树”,中国人也喜欢吃,视为珍果
古丝绸之路与葡萄本文作者倪方六古丝绸之路的秋天最美!2017“一带一路,昂扬在途”跨国文化交流活动,在进入甘肃境内以后,便充分感受到了这份美,从天水麦积山的核桃,到哈密的瓜,再到吐鲁番的葡萄……处处花果飘香。(葡萄园)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7:28:0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