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丨河南伊川徐阳墓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物考古工作高度重视,我国文物考古工作取得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这十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田野考古发掘项目。
为见证伟大时代,展示辉煌成就,作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的主办单位,中国考古学会、中国文物报社于4月18日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开展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展示推介系列活动,展示宣传新时代十年通过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遴选出的百项考古新发现,系统回顾和总结新时代中国考古取得的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激励考古工作者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推动考古事业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再创辉煌,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河南伊川徐阳墓地
发掘单位: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项目负责人:吴业恒
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徐阳墓地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鸣皋镇徐阳村一带,伊河支流顺阳河自西向东穿过墓地。其西、北分别为陆西山、鹿蹄山、东、南为伊河西岸开阔谷地。根据考古调查分析,徐阳墓地墓葬主要分布在四个区域,编号A、B、C、D,已发现墓葬500余座,贵族墓主要分布在A、C区,平民墓主要分布在B、D区。此外,在墓地西部还发现城址1座。
城址位于墓地西约1公里,隶属宜阳县白杨镇南留村,据《水经注》等文献记载,为两汉时期陆浑县县治所在。考古发掘表明,残存城墙始建年代不早于汉武帝时期,约在东汉末年废弃,城墙之下发现东周时期灰坑、窖穴等遗存。
遗迹与遗物
根据考古调查与发掘,A和C区贵族墓区以东西向墓葬为主,少量南北向。B和D区平民墓区以南北向为主,少量东西向。大中型贵族墓及其陪葬车马坑和祭祀遗存主要分布在A区和C区。截至目前,已在A、B、C三个区域发掘清理东周墓葬132座,车马坑4座、祭祀遗存7处,西周、唐宋时期墓葬18座,祭祀遗迹2处。墓地主体遗存为东周时期墓葬及陪葬车马坑等。下文仅介绍东周时期文化遗存。




东西向墓葬101座
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其中20平方米以上大型墓葬5座,10~20平方米中型墓葬12座,10平方米以下小型墓葬84座。葬具均一棺一椁或单棺,仰身直肢葬,10平方米以上大中型贵族墓葬西北均有与之对应的陪葬车马坑或马牛羊头蹄祭祀坑。
17A区M15为长方形竖穴土坑,东西向,长7.85米,宽5.50米,深6.8米。墓底长6.87米,宽5.18米。葬具为一棺一椁,椁顶及侧板腐朽,底板尚有残存,椁室长5.6~5.8米,宽3.85~3.90米,棺腐朽,棺外有髹漆,外有纹饰。墓室底部发现6具人骨,腐朽严重,其中5具应为殉葬者,人骨周围放置有大量贝币。随葬器物主要有饕餮夔纹编钟、编磬、车马器、玉器、铜合页、铜镞等。周围有陪葬车马坑、猪坑、狗坑、羊坑等。10平方米以下小型墓随葬遗物或置于壁龛,或置于墓底棺内外。部分填土中还发现有用马、牛、羊头殉牲现象。






大中型墓随葬遗物以铜器为主。大型墓主要随葬铜鼎、豆、壶(罍)、盘、匜、舟组合或编钟、石磬等礼器,中型墓多为铜鼎、铜簋、陶罐组合,伴出铜鍑、盒、环、斧、矛、镞、盘、豆、舟、勺、剑、戈、铜车马器、玉器等。小型墓器物组合主要为陶单耳罐、圆腹罐、盆;鬲、罐、盆和鼎、豆、壶组合,伴出铜矛、铜带钩、铜镞、砺石、骨镞等。
南北向墓葬31座
均为小型长方形竖穴土坑墓,主要分布在C区,A、B区极少量,随葬器物以鼎、豆、壶组合为主,极少数为陶单耳罐、圆腹罐、盆组合。
车马坑4座
均为长方形土坑,东西向,葬车1~7辆,马2~18匹,以及大量马牛羊头蹄。此外还发掘马、马牛羊头蹄、狗、猪、羊坑等遗存7处。


收获与认识
徐阳墓地东周时期葬制、墓葬排列、器物组合及葬俗具有典型的周文化风格,体现出陆浑戎对周礼的高度认同,等级差别十分明显,大中型贵族墓中随葬品丰富,且普遍陪葬有车马坑,而平民墓中随葬品相对单一。此外,在徐阳墓地大中型贵族墓陪葬车马坑或部分中小型墓内还发现有放置马牛羊头蹄的殉牲现象。这种葬俗与春秋时期中国西北地区戎人葬俗相同,反映徐阳墓地族群与西北地区戎人存在渊源。


从徐阳墓地时间跨度及所处位置分析,它与“秦、晋迁陆浑之戎于伊川”的陆浑戎相吻合,因此,徐阳墓地应为陆浑戎遗存,徐阳墓地所在的顺阳河流域应为陆浑戎迁伊川后的聚居地和核心区域。
徐阳墓地的发现证实了文献所载“戎人内迁伊洛”的历史事件,是研究春秋战国时期民族迁徙与融合、文化交流与互动的重要资料,其所表现出的文化融合与嬗变,是中原华夏文明的先进与包容性的重要体现,也是中华文化五千年有容乃大、兼收并蓄、民族融合的实证。
河南伊川徐阳墓地
入选“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图文摘编自申报材料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来源 | “文博中国”微信公众号
编辑 | 张小筑 实习编辑 | 吴雨遥
复审 | 郭晓蓉
监制 | 李 让
盗墓者劈开柏木大棺,拖出尸体盗走随葬品,不能带走一物竟是国宝
北魏司马金龙墓的发现本文作者倪方六考古发现有很大偶然性,据统计,80%的重大发现都属意外。比如河南博物院的镇院之宝“春秋莲鹤方壶”,便是民国十二年(1923年)新郑李家楼一家在菜地里打井打出来的,打井选的位置刚好在郑公大墓上。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6:55:130002《鬼吹灯》原型墓地上的真实盗墓场景:找来专业盗墓者,两夜得手
血渭一号墓地盗案本文作者倪方六血渭一号墓,位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海都兰境内的“热水墓群”,因在血渭草场上而得名。网络作家天下霸唱的盗墓小说《鬼吹灯》里所写“九层妖塔”原型墓,就在这里。血渭一号墓其实有两座,均为唐朝时期墓葬。一座是1996年发掘的,编为“血渭M1”,被评为该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鬼吹灯》里的“九层妖塔”,就是指这座墓;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1:18:060000先秦时如何保卫“国家领导人”?周王禁地遍布明暗岗哨,想动手难
先秦如何保卫国家领导人本文作者倪方六国家领导人是一国之首脑,系政权核心,对其人生安全必须加强,做到万无一失。所以,保卫国家领导人是古今中外各个国家的头等大事。如何做好安保工作,古代中国各朝都有相应的条例和做法。总地来说,越往后国家领导人的安保规格越高,如在明朝,还引入了现代安保制度中常见的“秘密警察”制度。(古代贵族出行图,画像石)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7:01:030000解密死丘之谜:摩亨佐.达罗城的毁灭原因究竟是什么
目前,对于摩亨佐.达罗城的灭亡原因,尚无确凿的定论。远在3600多年前的印度河文明中,存在着一座充满神秘色彩的城市,摩亨佐.达罗城。这座城市曾经辉煌繁荣,却在某一刹那间毁于一旦,只留下无数骸骨和令人惊讶的辐射。被称为世界上最难解之谜的"死丘事件"引发了众多猜测和争论。是核爆炸、黑色闪电、陨石袭击还是人为破坏?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场灾难?我要新鲜事2023-06-14 20:46:3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