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丨河南新郑郑韩故城遗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物考古工作高度重视,我国文物考古工作取得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这十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田野考古发掘项目。
为见证伟大时代,展示辉煌成就,作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的主办单位,中国考古学会、中国文物报社于4月18日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开展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展示推介系列活动,展示宣传新时代十年通过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遴选出的百项考古新发现,系统回顾和总结新时代中国考古取得的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激励考古工作者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推动考古事业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再创辉煌,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河南新郑郑韩故城遗址
发掘单位: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项目负责人:樊温泉
郑韩故城作为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素有“露天博物馆”之称,它位于新郑市市区及其周围一带——双洎河(古洧水)与黄水河(古溱水)交汇处。故城内有一条南北走向的隔城墙,将故城分为东西两城:西城为宫城,是当时的政治中心,宫殿区和大多贵族府邸都在西城集中分布;东城为郭城,是当时的经济中心,分布着郑国贵族墓葬区、手工业作坊区、居住区、宗教礼仪性祭祀区等。自西周末年桓公封于郑,至韩灭郑以后的一段时间里,新郑先后作为郑国和韩国后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539年之久。

2016年至2017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后,对郑韩故城北城门遗址和郑国三号车马坑进行了主动发掘。它们均位于故城的东城,且在隔城墙东侧的文化路上一北一南分布,北城门遗址体现春秋战国时期这个大时代的社会面貌,郑国三号车马坑则是当时周礼制度体系下的集结。二者一大一小,遥相辉映。


北城门遗址位于文化路北端,在隔城墙与北城墙交汇处,共布10×10米探方68个,发掘面积7000余平方米。发掘期间共清理出春秋战国至明清时期带车辙的道路16条,城壕1条、水渠1条,瓮城城墙1处,城门2处,灰坑、水井、墓葬等共计45座,还有排水管道、活动硬面、踩踏面、瓦砾层等重要遗迹。


郑韩故城北城门遗址,是历史上对郑韩故城城门进行的第一次科学发掘,探明了故城春秋时期北城门的结构为一陆门一水门,印证了史书上对郑国“渠门”的记载,起到证史、校史作用。其次,我们发现了战国时期的瓮城城墙,平面形状为曲尺形,残长78、宽32、残高7米。
城墙上还发现了当时的建筑遗迹,体现了筑城者加强城门防守的理念和功能。如此综合的军事防御体系,在东周时期中原地区的王城遗址中也是首次发现。科学的选址、完整的都城形制和宏大的规模气势,展现了郑韩故城在中国都城城市文明形成过程中的突出地位与作用。





在文化路的南端就是郑国三号车马坑,这是继郑公大墓时隔16年后的又一力作。该坑为春秋晚期郑公一号大墓的陪葬坑,呈南北向近长方形竖穴土坑状,口大底小。坑口南北最长11.7米,东西最宽10.6米,深5.9米。上层厚约3米的填土为夯土,下层为多层从四周向中间倾斜的淤土层,淤土层富含陶片、炭粒、兽骨和少量红烧土块。坑底清出至少124匹平铺的马骨,马骨几乎全呈头向西足向南的侧躺式摆放,东西向5列,南部坑边和东南角马骨叠压2到3层。在南半部的马骨上残存有4辆拆车葬式的木车和5个缷掉的车轮痕迹,其中1号车为饰有青铜和骨器构件彩席顶棚、舆长约2.2米的大型安车,2号和3号车为舆宽1米左右的小型行车,另1辆车损毁严重。




郑公大墓陪葬各种车辆48辆以上,马124匹以上,出土的车辆和马匹之多,在我国东周考古发现中实属罕见,为研究周代车马葬制、葬俗、马匹特征等内容提供了重要材料,也为北城门遗址清理的带车辙的道路遗迹提供了有力的佐证。二者相互结合,为描绘车辚辚马萧萧的春秋战国的人文生活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郑韩故城采取边发掘边保护,边展示边研究的原则,将漫长岁月中深埋地下的郑韩荣耀一一揭露。北城门遗址和郑国三号车马坑的发现犹如一北一南两颗明珠,镶嵌于这部鲜活流动的春秋战国史中,不仅为我们研究不同时期故城的结构布局、墓葬制度、防御体系等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而且也为科学制定郑韩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展示与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更为后世复原历史场景、传承历史文明,赋予了新的职责与使命!
河南新郑郑韩故城遗址
入选“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图文摘编自申报材料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来源 | “文博中国”微信公众号
编辑 | 张小筑 实习编辑 | 吴雨遥
复审 | 郭晓蓉
监制 | 李 让
一具“悬棺”难倒考古界,专家悬赏40万求解,却被老汉一语道破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具有五千多年的发展史,所以我国非常注重历史文化,考古事业在我国的发展前景也非常好,取得了许多非常的成就,从墓中出土了很多珍贵的珠宝文物。但在考古事业上取得成就的同时也同样有着许多的未解之谜,比如说秦始皇陵未解之谜、法老未解之谜、罗布泊未解之谜等各种未解的历史。而我们今天要说的是一个难道整个考古界的“悬棺”之谜,考古专家悬赏40万求解,却被老汉一语道破。我要新鲜事2023-07-05 19:31:420001为什么殷墟妇好墓中不见妇好本人遗骨?考古新解读:它不是衣冠冢
妇好墓的考古发掘是在意料之外的,谁也没想到在殷墟的宫殿宗庙区会挖出如此规模、等级的墓葬。王后、母亲、女将军、祭司,妇好具有多重身份,甲骨文中关于她的占卜记录有两百条之多,她的陪葬品之多,震惊中外。但是,墓中发现了殉人、殉狗的遗骸,却独独不见妇好的尸骨,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不少人的看法是这里只是妇好的“衣冠冢”。妇好死在战场上了,尸骨也没找到。我觉得这个可能性是极低的。我要新鲜事2023-09-09 20:23:330004疫情后“复工”组团盗墓被抓,江湖上为什么“一人不盗墓”?
“复工”盗墓与拉伙本文作者倪方六先说段刚发生的盗墓新闻。眼下,“复工”是各行各业人各最紧要的事,如果再呆在家中“自我隔离”是不行了。盗墓者呢,也开始“复工”了。就在10天前,即2020年3月20日,浙江宁波的盗墓者上山了,盗挖了位于余姚和上虞交界处的一座古墓。4名当地人组团盗墓,据说半天就刨出一个直径近4米、深3米的墓坑。再盗时,被在此蹲守的余姚牟山派出所警员抓了正着。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6:01:060000帝舜传位之谜:考古发现反常现象,难怪古书说“禹逼舜”
关于帝舜传位大禹,儒家笔下的是帝舜择贤选能,最终选择了万民拥戴的大禹,即帝舜禅位于大禹。与儒家主张的禅让制不同,法家《韩非子》认为大禹发动政变,主动抢班夺权,所谓“舜逼尧,禹逼舜”。韩非子的记载,符合了自私的人性,却变得不那么美好。问题在于:帝舜传位大禹,到底禅让,还是“禹逼舜”抢班夺权呢?山西陶寺遗址考古发现反常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揭开了谜团。陶寺遗址:帝舜之都我要新鲜事2023-09-20 21:43:520000古墓全用青花瓷碗砌成 保存至今仍完好 专家称传达古人的愿望
2008年的一天,重庆的工人在修路过程中偶然发现了一处重要的遗址,他们挖掘出大量的青花瓷碗,随后立即向政府上报。我要新鲜事2023-05-16 20:11:2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