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丨浙江余杭良渚古城外围大型水利工程的调查与发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物考古工作高度重视,我国文物考古工作取得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这十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田野考古发掘项目。
为见证伟大时代,展示辉煌成就,作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的主办单位,中国考古学会、中国文物报社于4月18日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开展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展示推介系列活动,展示宣传新时代十年通过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遴选出的百项考古新发现,系统回顾和总结新时代中国考古取得的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激励考古工作者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推动考古事业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再创辉煌,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浙江余杭良渚古城外围大型水利工程的调查与发掘
发掘单位: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杭州余杭良渚遗址管理区管委会、山东大学、南京大学
项目负责人:王宁远
距今5300-4300年的良渚文明,与古埃及文明同时,东西辉映。2007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现良渚文明的都邑——良渚古城,轰动海内外。新近又确认古城外围存在一个规模宏大的水利系统,其年代距今近5000年,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水坝系统。

该水利系统从北面和西面围绕良渚古城,是良渚古城外围的有机组成部分。它证实良渚古城由内而外具有宫城、王城、外郭和外围水利系统的完整都城结构。中心宫城面积30万平方米,王城面积300万平方米,外郭内面积800平方米,水利系统规划和影响的范围则超过100平方公里。这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结构保存最完整的5000年前后的都城系统。

该水利系统位于杭州市余杭区瓶窑、良渚两镇西北侧的山地与平原交界处,由11条人工堤坝连接山谷和孤丘组成,根据形态和位置可分山前长堤、谷口高坝和平原低坝三类。
山前长堤:原称塘山或土垣遗址,位于良渚古城北侧2公里,北靠天目山脉,全长约5公里,呈东北西南走向,是水利系统中最大的单体。

从西到东可将其分成三段。西段为矩尺形单层坝结构。中段为南北双层坝体结构,北坝和南坝间距约20-30米,并保持同步转折,形成渠道结构。北坝坝顶高程在海拔15-20米左右,南坝略低,坝顶高约12-15米。渠道底部海拔约7-8米。双坝的东端连接大遮山向南延伸的一条分水岭。分水岭以东为塘山东段,为单坝结构,基本呈直线状分布,连接到罗村、葛家村、姚家墩一组密集分布的土墩。

谷口高坝:位于西北侧较高的丘陵的谷口位置,包括岗公岭、老虎岭、周家畈、秋坞、石坞、蜜蜂弄等6条坝体。可分为东、西两组,各自封堵一个山谷,形成水库。高坝体高程约为海拔30-35米。

平原低坝:建于高坝南侧约5.5公里的平原内,由梧桐弄、官山、鲤鱼山、狮子山4条坝将平原上的孤丘连接而成,坝顶高程大约在10米左右。坝长视孤丘的间距而定,在35-360米间不等。高坝与低坝之间的库区略呈三角形,面积约8.5平方公里。库区东端与塘山长堤相接,共同组成统一的水利体系。

整个水利系统工程浩大,估算其总土方量即达260万方。
根据地理形势和遗迹现象综合分析,初步推测该系统具有防洪、运输和灌溉等多种功能。

良渚水利系统的发现和确认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将中国水利史的源头推到了距今5000年左右,意义深远。良渚水利系统作为良渚古城的组成部分,在中国和世界文明史研究上具有重要意义。世界各种早期文明形态的出现,普遍与治水活动密切相关。良渚古城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实证,对研究良渚古国和中国文明的产生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世界早期文明中,埃及、两河流域及印度河流域以小麦种植为经济支柱,水利设施多以灌溉为主要目的,以引水渠、水窖、池塘等形态为主。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良渚文明是东亚稻作文化进入国家形态的典型代表,良渚古城水利系统以堤坝形式出现,带有明显的防洪调水功能。东西方文明因为环境和生业模式不同呈现的差异性,在世界文明史研究上具有重要价值。
浙江余杭良渚古城外围大型水利工程的调查与发掘
入选“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图文摘编自申报材料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来源 | “文博中国”微信公众号
编辑 | 张小筑 实习编辑 | 刘婧涵
复审 | 郭晓蓉
监制 | 李 让
这种玩具古今孩子都玩过,家长都会买,猜对了?猜错回家找爸妈
原题:古代家长如何给孩子买玩具本文作者倪方六“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想必不少家长已作好了给孩子买玩具的打算。玩具是古今小朋友都喜欢的东西,那么古代家长如何给孩子买玩具?又会给孩子买什么样的玩具?哪种玩具家长必买,孩子必玩过?家长给孩子买玩具,在现代是相当普遍的现象。古代家长爱给孩子买玩具吗?这要分时期说,唐宋以前的家长似乎没有这个习惯,因为古代玩具市场,到公元十世纪时的宋朝才真正形成。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3:49:070000郭立新:如何做一个历史侦探?
各位学员、各位朋友:晚上好。欢迎大家聚首于中山大学“历史、考古与文明研究生暑期学校”,一起探讨中国文明的源头,交流各自的看法。今年正逢疫情时,所以我们选择了在线举办,大家云上相见。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云端见,已然成为我们沟通和交流的常态。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2:17:270000我所知道的妇好墓发掘始末
写了这么多遗址,突然发现了一个bug,居然没写过殷墟,要知道殷墟可是当年20世纪百大考古发现的头把交椅,如今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即使不是第一,也绝对是名列前茅。殷墟的发掘是中国人自己依靠自己官方出资独立发掘的第一个遗址,它的发掘也决定了中国考古学重史学的倾向。在殷墟众多重大发现中,妇好墓绝对是最值得一说的,妇好墓的发现使得甲骨文与考古有了契合点,从此殷墟的分期,年代以及商王世系就有了脉络。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1:10:150000“东方人类的故乡——泥河湾发现百年”系列活动在河北阳原举行
张小筑6月24日上午,“东方人类的故乡——泥河湾发现百年”系列活动开幕仪式在河北省张家口市阳原县新落成的泥河湾研究中心举行。国家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宋新潮,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司长闫亚林,河北省文旅厅书记、厅长那书晨,河北省文物局局长张立方等嘉宾出席开幕仪式。活动现场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6:16:100001仰韶文化的奇特陶器:孔子从中悟出大道,如今演变为“座右铭”
1921年,在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北洋政府聘请的矿物专家、瑞典人安特生,在此发现“仰韶遗址”,该遗址陶器以夹砂红陶、泥质红陶的彩陶文化为主。后来,在陕甘等地,也先后发现众多彩陶文化遗址,距今时间为7000年—5000年,史学家将之统称为“仰韶文化遗址”。我要新鲜事2023-09-25 19:29:0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