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性保护理念在湖北省文物交流信息中心的应用与思考
近年来,国家文物主管部门极为重视文物的预防性保护,不断加大政策和财政支持力度,各地也积极开展这项工作。湖北省文物交流信息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于2019年至2020年开展了珍贵文物预防性保护相关工作,提出升级改造文物库房、配置温湿度检测设备、配置一批可平稳文物微环境湿度和基于环境友好型的无酸纸囊匣、配置专用保存柜架、文物转运取放设备等,建立中心文物预防性保护管理机制等整体方案,并付诸实施,以达到改善或有效控制文物保存环境的目的。
预防性保护项目实施前文物保存状况
中心预防性保护方案涉及的文物,共计千余件,包括陶瓷器、化石标本、青铜器、骨角牙、玉器、银器、石器、文玩杂项、漆木器等。该批文物保存于中心文物库房,因存放环境受限,没有专门的微环境保存设施,及温湿度环境监测设备,文物受降尘、环境影响较严重,故而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害。
影响文物保存的主要因素分析
● 文物预防性保护意识不够 中心在文物预防性保护方面意识不强,偏重对文物的研究,忽略了文物的保管安全,需要进一步提高中心的文物预防性保护意识,给文物提供一个稳定、洁净的保存环境,更好地保存文物。
● 文物保管、保护设施不足 如:无温湿度检测设备,无法全面、实时感知文物保存环境中温度和湿度变化状况。库房为之前办公室改造,不能满足分类存放文物的需求。此外,库房目前使用普通白炽灯照明,产生的光源不利于有机质地文物保存。大部分文物裸置于开放式货架上,一些脆弱珍贵小件文物无囊匣包装;文物货架较密,架格通透,缺少防尘、防震设施,未配置专用储存柜架。总的来说,文物受降尘、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影响,逐渐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害。
● 管理因素 因客观原因,中心在文物保管环境预防性保护方面,尚未形成一整套完善的文物预防性保护管理机制。中心应制定相应的藏品保护监查管理制度,设立环境监控岗位职责,形成藏品保护管理、协调、监测、分析、处理、预案等一整套文物预防性保护机制,全面提升中心文物预防性保护水平。
● 其他因素 如人为因素、有害生物、自然灾害等。人为因素是指在文物保存、保管工作中不恰当的措施和手段,会给文物带来一定的损害。有害生物指的是微生物以及昆虫,会对文物造成不同程度的霉变起斑、虫蛀糟朽、脆化、糜烂等。自然灾害因素是最不可抗、影响规模最大的一种破坏因素,文物会遭受大面积的破坏,甚至全部毁灭。
项目实施内容及效果评价
该项目本着切实解决文物保存和保管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和满足基本需求出发,在经费额度有限的情况下,主要从升级改造文物库房、配置温湿度检测设备、配置一批可平稳文物微环境湿度和基于环境友好型的无酸纸囊匣、配置专用保存柜架、文物转运取放设备等、建立中心文物预防性保护管理机制整体方案等方面着手,改善文物保存环境,提高抵御自然损害的能力。该项目的实施,如同为中心的文物构建了一张严密且坚固的“金钟罩”,大幅度提高了中心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的能力,同时也为其他品类的库房管理与发展提供了实际经验和范例,使藏品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 文物库房升级改造
本项目对中心大楼小范围内的文物库房进行了升级改造,例如:将11楼库区内的4间库房进行两两打通,使原有的6间大小相近的库房调整为两大两小的4间库房格局,其目的是为了后续整理工作中实现藏品按质地存放,且便于分类管理。同时更新、完善了消防系统、安防系统的基础设施,并加装了灭火器、摄像头、防爆灯等器材,以此确保藏品的基本安全,同时也提升了文物的存放环境。
● 配置温湿度检测设备
考虑到经济因素和中心的实际情况,本项目变更了原申报方案中的环境监测和控制系统,改为配置温湿度检测设备。通过该设备可实现对文物库房保存环境温湿度的实时感知和反馈,提升文物保存环境的风险预警能力,为更好地保护和管理文物提供依据。
● 配置专用文物囊匣及特殊文物囊匣
本项目从文物本体入手,在充分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制定了“轻重缓急、分类实施”的文物保护原则,优先保护定级文物。并根据文物实际保存情况、病害情况,分批保护无机质文物和出现病害的脆弱性金属类文物。同时为不同种类的珍贵文物分别定制设计囊匣,为一些特殊文物定制特殊囊匣。文物专用无酸纸囊匣,外盒由2毫米无酸瓦楞纸板制成,内衬由泡棉等无酸材料制作。
项目涉及的一般囊匣 包括天地盖式文物保护囊匣、摇盖式文物保护囊匣、抽屉式囊匣。
为特殊文物配置香樟木内无酸纸囊匣 因一件藏品为丝织品,且尺寸较大,不易保管和存放,特定制外香樟木内无酸纸材料的特殊型囊匣。
展柜及特殊囊匣 展柜尺寸为:700×680×1700厘米(长×宽×高)。配置特殊展柜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粉彩仟件瓶,为其提供稳定、洁净的存放环境。其整体为金属结构,并做防锈处理。陈列部分玻璃采用6 6毫米超白夹胶玻璃,夹防紫外线PVB胶片,透光率不低于90%。具有高抗碰撞性能。
● 配置储存柜架
原方案预计4间库房摆放100组柜架,后经实地勘察及测量,设计出两种布置方案,经多方讨论最终选定了其中的一种方案,即4间库房摆放83个柜架,余下的17个柜架替换出其他未改造库房的已老化且存在隐患的原始柜架。
● 配备其他文物保护设备
为避免在文物存取、转移工作中不恰当的措施和手段给文物带来不可预计的损害,特配置文物转运车、文物转运箱、文物登高梯等取放设备,以此来加强文物取放、转移工作的安全性。
● 加强管理,不断完善文物预防性保护管理机制
在文物预防性保护管理方面,需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构建一整套文物预防性保护管理机制,制定相应的文物保护、监查管理制度,设立环境监控岗位职责,形成文物保护管理、协调、监测、分析、处理、预案等一系列风险预控机制,全面提升单位文物预防性保护管理水平。
总结与思考
《湖北省文物交流信息中心珍贵文物预防性保护实施方案》实施历时两年多,期间受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在工期受损的情况下,中心工作人员克服种种困难,于2020年12月完成此项工作。馆藏文物的预防性保护工作,是一项长期工作,完成预防性保护项目是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始,在项目完成投入使用后,还应强化管理,多部门协调配合,给文物提供一个稳定、洁净的存放环境,持续提高馆藏文物的预防性保护能力。
通过实施本项目带来一些思考:一是馆藏预防性保护要重视前期调研。二是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方案要符合单位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三是以预防性保护项目为契机,提升单位的预防性保护管理水平和单位人员的文物预防性保护意识。四是预防性保护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注重质量和重点关注出现“问题”的藏品,对有“问题”的藏品要“早保护,早治疗”。
(作者:黄蓓、何慧、陈春红)
(作者单位:湖北省文物交流信息中心)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来源 | “文博中国”微信公众号
编辑 | 张 怡 实习编辑 | 刘婧涵
复审 | 郭晓蓉
终审 | 李 政
南京发现的秦桧墓 居然还有功臣后代(贪官墓穴)
秦桧墓中发现了燕国太夫人曹氏。在前些年我国江苏南京有一个老农民在放羊的时候,无意当中就发现了一个盗洞,随后他把这件事情告诉了村长,村长很快就联系到了当地的博物馆。据专家勘测调查了解到,这座墓葬很有可能是秦桧。家族墓葬消息一出,不胫而走,接着就有秦桧的后人来到现场阻止专家考古,他们言语激烈的表示了自己的不满,并且斥责考古工作者的行为就是在惊扰祖先的亡灵。盗墓贼我要新鲜事2023-03-22 19:57:270000原美颌龙:欧洲小型恐龙(长1.2米/出土于德国)
原美颌龙是一种兽脚类恐龙,诞生于2.22亿年前-2.19亿年前的三叠纪中期,体长普遍可达1.2米,属于小型肉食恐龙的一种,它们的骨骼非常轻盈,后肢和尾巴都非常修长,因此动作敏捷。第一批原美颌龙化石是在德国发现的。原美颌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0:28:42000099%的人都不懂乾陵双乳峰“奶头”秘密,遇盗便现怪天象为何?
原题:民国军人盗墓怪现状(二)本文作者倪方六陆军上将盗乾陵怕遭报应歇手事件主角:孙连仲生平简历:河北雄县人,民国时曾先后任国民革命军东路第二军司令官、第二十六路军总指挥、第二集团军副总司令。后任台湾“总统府国策顾问”等。盗墓事迹:民国年间,孙连仲盗乾陵(未遂)。上篇了刘镇华盗秦陵未遂事件,这篇就要提到孙连仲了。图:孙连仲戎装照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5:09:350003NBA全明星赛编年史:1969张大帅投奔洛城,新老更替
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2:26:240000国家图书馆开启2023年公共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暨“4·23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
在公共图书馆服务宣传周和第28个“世界读书日”即将到来之际,国家图书馆为更好地推进全民阅读、服务读者、宣传推广第十八届文津图书奖,精心策划系列活动,推送丰富阅读资源,与广大读者在这个温暖的四月,开启新一季的阅读。本次主题活动分为四个部分。文津篇:揭晓第十八届文津图书奖评选结果,开启宣传与推广活动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