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垩纪厚头龙类:汉苏斯龙 长有头盔状顶骨(边缘带尖刺)
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9:16:200阅
汉苏斯龙是一种厚头龙下目恐龙,诞生于白垩纪,最大的特点就是头顶长有非常厚实的骨质突起,但和其他恐龙不同的是,它的颅骨顶部较宽且伴有凹陷。汉苏斯龙的化石主要是在加拿大的亚伯达省和美国的蒙大拿州发现的。
汉苏斯龙的外形特征

和大部分的厚头龙很相似的是,汉苏斯龙也拥有着非常坚硬且厚实的颅顶骨,就像饰头龙一样。但不同的是,汉苏斯龙的颅骨顶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凹陷,并且它的颅骨比其他的厚头龙要更小,前额的突起也比较少,并且它还拥有着非常宽的鼻子,颅骨的顶部也比其他的厚头龙要更宽,边缘处还带有骨质尖刺。
汉苏斯龙的化石发现

汉苏斯龙的第一批化石是在加拿大的亚伯达省的恐龙公园中发现的,当时判断出这批化石可能是诞生于7650万-7500万年前的坎潘阶时期,而在这之后同样也出现了其他的一些化石组,比如在美国的蒙大拿州的朱迪河组的一批化石,分析研究发现也是诞生于7600万-7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时期。

汉苏斯龙在1943年的时候才进行了命名,当时是由巴纳姆·布朗和艾里希·马兰·史莱克等专家将其命名为斯氏汉苏斯龙,这主要是为了纪念一位叫做汉斯·戴尔特·苏伊士的美国古生物学家。据说最初的时候,汉苏斯龙是被归于伤齿龙科的,而02年的时候才将它改归为剑角龙,05年的时候再次经过种属分支的研究之后,汉苏斯龙再次被归于斯氏剑角龙之一。
种属:厚头龙类恐龙的特点

厚头龙类恐龙大多头顶长有非常膨胀的骨质突起,看起来就像是头顶部长了一个肿瘤,最厚的可达25厘米。而厚头龙类恐龙的嘴巴和脸部也大多带有一种长刺或者肿包等,在厚实的颅骨后缘甚至还会长有突出的小刺,主要使用后肢进行行走和站立。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专家找到陈圆圆墓 牵扯出了吴三桂秘密(陈圆圆墓)
陈圆圆墓中墓志铭有吴三桂出现。2010年6月份的时候,贵州黔东州宣传部传出了一个惊人的消息,那就是在岑巩县马家寨居然发现了陈圆圆的墓地,而且此地还有吴三桂的后人。我们都知道,陈圆圆是明末清初时期著名的美女,也是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女主人公。可就是这样一位普通的女子,却让明末清初的政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吴三桂起势我要新鲜事2023-03-29 17:00:100000豫西惊现神秘千年墓葬群景象让人揪心(千年墓葬)
河南发现的墓葬群是一个神秘的军团。河南作为曾经的中原地带,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在这里曾经建立过许多的王都,可是在繁荣之下也有着很多的民间疾苦。2017年当地对于一个村庄进行施工的时候发现了有墓穴的痕迹,邀请到了当地的文物局进行考察。在经过大半个月的考察之后,发现了这是秦朝的一个墓葬群。千年前的墓葬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3:48:280000「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大豐簋
西周早期青铜器。因铭文中有“王又大豐”字句而得名。又因作器者为武王祭祀祖考时的助祭王臣天亡,故又名天亡簋。这一铜器是传世的周武王时期的标准铜器。相传清道光末年与毛公鼎同出于陕西岐山。现藏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簋四耳垂珥,方座,侈口。方座及器腹均饰以张口回身的龙纹。这种龙纹及四耳方座的器形,仅流行于西周初年武、成时期。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0:29:430000从八仙洞的考古发现论东南亚洲旧石器晚期文化的几个问题
我要新鲜事2023-05-29 13:39:190000四川眉山出土文物近10万件 填补成都旧石器时代考古空白(旧石器时
2023年11月下旬,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眉山市文物局披露了近年来在四川眉山地区的考古重大发现——出土文物近10万件,还发现了成都平原至今为止最早的旧石器时代遗址。近年来考古工作人员在眉山市所挖掘出来的近十万文物涵盖范围非常广泛,最早的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最近的涉及到唐、宋、明、清,从年代久远的青铜器到近代的陶瓷器,从久远的竹木漆器到近代的金、银、玉器,每一个文物的年代跨度非常大。我要新鲜事2024-02-20 17:00:41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