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考古终评项目 | 白鹅引吭 族属浮现——山西垣曲北白鹅墓地
#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海报设计:袁子淇)
发掘单位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
项目负责人 杨及耘
垣曲北白鹅墓地
墓地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垣曲县英言镇北白鹅村东,处于太行山南缓坡地带。墓地北依太行牛心山,南临黄河,东南距洛阳70余公里,地理位置险要。


2020年4月起至今,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运城、垣曲市县文物部门对墓地展开了全面的考古工作。考古调查和勘探确定墓地分布面积达20万平方米,共勘探出墓葬217座,车马坑5座,灰坑241座,陶窑2座,墓地主体遗存为东周时期墓葬、灰坑和车马坑。


墓葬整体分布较为稀疏,大、中型墓葬集中于墓地东南部,大型墓葬东南方有南北向车马坑陪葬,车在南,马在北,分开埋葬;也有单独马坑陪葬。墓地还有使用玉圭、玉璧进行墓祭的遗存。


近两年的考古发掘,共揭露出墓葬39座,灰坑42座,车马坑2座,马坑1座,陶窑2座。


墓葬分大中小型三种,大、中型墓葬有9座,墓口面积20平方米左右,最大面积可达30平方米,最深12米。形制皆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多数南北向。大型墓的葬具为两棺一椁,其中M6为积炭墓。墓主人头向北为主。
仰身直肢葬为主流,偶见侧身屈肢葬。有多组夫妻并穴合葬墓,男性墓居东,夫人墓居西。其中,两座墓葬填土中有殉人,12座墓葬有腰坑,坑内殉狗或空坑。


墓中随葬大量青铜礼器和玉器,共出土各类文物约550组3500余件。铜礼器主要位于棺椁间南部,列器最多为7鼎6簋和6鼎6簋,大墓随葬成套9组甬钟或14件钮钟。
玉器以墓主人随身敛玉为主,还伴出有齐家文化和商代玉器,少见陶器。多学科合作下清理出漆鼓、人面漆器、绳竹皮革等珍贵有机质文物;铜盒中检测出春秋时期最早的化妆品残留物;铜壶液体证实了东亚最早的果酒。


出土铜礼器140余件,59件套发现铭文,共计17篇,内容涉及职官名、人名、国族名、日名及册命内容,出土铭文数量和内容丰富程度在同时期较为罕见。


▲北白鹅墓地出土铜食器组合
灰坑多为圆形或长方形,出土遗物多为陶片,年代大多与墓葬相近。陶窑结构完整,火门、火膛、窑床、火道、烟道齐备,年代为两周之际。

通过连续的考古工作,我们对墓地的布局和性质有了更为明晰的认识。
陶窑及陶拍、陶支钉的发现,证明了制陶手工业的存在,墓葬和灰坑交错混杂且年代相近,为“居葬合一”遗址的探索提供了重要线索。

不同墓向和墓主人头向,以及腰坑习俗,反映出墓地人群的复杂性。铜虎纹罐、铜甬钟等的发现,反映出中原地区与西北戎族和长江中下游地区间的密切文化交流。
最大的一组夫妻异穴合葬墓,出土铜器组合为七鼎六簋,达到了诸侯的级别,说明墓地人群的高等级和政治地位的重要。

据铜器铭文推断,北白鹅墓地应为華族一支、召氏家族分宗——太保匽仲氏,在成周采邑内的家族墓地。这是除虢、芮之外,经考古发掘实证的另一处畿内王卿采邑,扮演着把控铜矿资源,扼守轵关要道,以藩屏周的京畿锁钥的重要角色。
结合美国BETA实验室C-14分析及墓葬随葬器物来看,已清理墓葬的时代集中在春秋早期。墓地主体使用时间应在平王东迁后至晋文公得南阳之间,即BC770至BC635年。

北白鹅墓地的考古工作是集精细发掘、文物保护、成果展示、学术研究和价值阐释等多位一体、互相促进的综合体,开创了新时代“边发掘、边保护、边研究、边展示”的工作模式。发掘之初,编制详细发掘计划,注重同国内外科研院校进行多学科合作,在墓地建立实验室,开展现场文物保护和科技检测工作,将传统考古和现代科技完美结合。积极推进资料整理和阐释,发表简报等十余篇。
发掘阶段性成果及时转化为“燕姬的嫁妆”主题特展,向大众共享最新的考古成果,引起学界和大众持续关注,宣传并加深了人们保护文化遗产的理念。随着发掘材料的陆续公布,引起学术界热烈谈论,形成商周考古学学术新热点和新焦点。

垣曲北白鹅墓地是一处内涵丰富、保存较为完整的大型墓地,为研究两周时期的葬俗、宗法、采邑制度、文化交流以及政治格局演进等都提供了珍贵资料,对探讨黄河文明,探索晋南地区在中华文明化进程的中地位与作用,实证中华文明史都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新时代考古工作的高质量发展迈出了创新的一步。




#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版权说明:本平台有关“十大考古新发现”专题的视频和内容,版权归版权人所有。转载需经版权人同意或授权。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来源 | “文博中国”微信公众号
编辑 | 张小筑 实习编辑 | 吴雨遥
复审 | 郭晓蓉
终审 | 李 政
文革时生产队发现一个地窖,里面堆满西周青铜器,经鉴定全是国宝
一场铭记于“鼎”的土地交易文/吴甜甜、倪方六(五祀卫鼎)名称:五祀卫鼎年代:西周中期出土地:1975年出土于陕西周原董家窖藏收藏地:陕西历史博物馆文物价值:国家一级文物“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王臣。”正如《诗经》所云,西周的天子是全国最高统治者,周王有权将土地赐给诸侯、贵族,作为酬劳功勋之用,也有权将土地收回,诸侯贵族对君王所赐的土地只有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9:39:560000徐少华|复器、复国与楚复县考析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2019年中山大学“历史、考古与文明”研究生暑期学校专家简介徐少华教授武汉大学历史学院现为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学术委员会人文学部委员,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历史地理》集刊主编。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6:10:200000荐书 | 朱泓老师给你推荐一本人类骨骼考古教科书
朱泓2020年12月,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人类学系李法军教授所著《生物人类学》(第二版)由中山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和发行。全书100万字,800余幅图片,660页,共设32个专题。《生物人类学》(第二版)作者:李法军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年5月定价:195元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5:40:590006刘基向朱元璋主动提出告老还乡,起因并非朱元璋狠,而是他推算了
刘基与朱元璋关系的变化本文作者倪方六朱元璋能打对各路对,定鼎天下,开国功臣多多,其中最特别的一位,当于刘基。朱元璋成大业初期,身边的谋臣不少。如朱升,就是很优秀的一位谋士。朱元璋在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攻占南京城后,便采纳了朱升计谋,“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此计谋在六百年后仍管用,1960年代提出的——“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就是朱升思想翻新。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7:29:440000周家湾:出土浙江最早青铜礼器的土墩墓
上次讲到浙江地区出土的最早的青铜礼乐器浙江地区最早的三件青铜礼乐器,但是这三件器物都没有具体的出土地点,所以虽然是商代的东西,但是年代还是比较存疑的。这次要讲一个墓葬里出土的一套青铜礼器,虽然比较有争议,但是可信度还是比较高。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2:04:4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