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基向朱元璋主动提出告老还乡,起因并非朱元璋狠,而是他推算了
刘基与朱元璋关系的变化
本文作者 倪方六
朱元璋能打对各路对,定鼎天下,开国功臣多多,其中最特别的一位,当于刘基。
朱元璋成大业初期,身边的谋臣不少。如朱升,就是很优秀的一位谋士。朱元璋在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攻占南京城后,便采纳了朱升计谋,“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此计谋在六百年后仍管用,1960年代提出的——“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就是朱升思想翻新。

但是,通观全体,还是刘基的功劳大,术略最强,对朱元璋影响最深远。
举一例来说,当时盘居苏州的张士诚、老窝在湖北的陈友谅,势力也都不得了,比朱元璋大。其中陈友谅的气势最盛,朱元璋想先打弱一点的张士诚,刘基认为应该先打陈友谅,并帮朱元璋定下了称帝“路线图”:先打陈友谅,再灭张士诚,之后北伐中原定天下。

刘基的理由是,张士诚是只顾自我,目光不远的武夫,不值忧虑;陈友谅名号不正,但据守长江上游,威胁大。如果灭掉陈友谅,下游的张士诚势力孤单,就不愁平定了;然后,北进中原,消灭蒙元势力残余,王业即可成就。
朱元璋打天下,就是按着刘基的“路线图”,一步步来的。据《明史》,刘基不只给了朱氏一个天下,连朱元璋那条命都是刘基给的。

据《明史·刘基传》,依刘基的战略路线,当年朱元璋亲自率兵上船,与陈友谅友大战鄱阳湖。一日数十次交手,三天未能决出胜负。陈友谅便祭出“斩首”毒计,想先打死朱元璋。
陈友谅让士兵集中火力,找准朱元璋的指挥船位置,万炮齐发。事发前,并无迹象,朱元璋也未注意。刘基当时一看天边出现异常,突然拉起正在聚精会神督战的朱元璋,就往另外小船上跑。
朱元璋不知道为什么,但刚一离开,先前的指挥船就被飞炮炸得粉碎。
此后,朱元璋对刘基更信任了。

建国以后,朱元璋仍一直把刘基当心腹,军国大事,包括中央重要人事安排,都要请教刘基,请他谈谈意见。后来民间盛传的所谓《烧饼歌》,就是据此背景编排出来的。
朱元璋对刘基信任到什么程度呢,《明史·刘基传》称,“每召基,辄屏人密语移时”。此话意思就是,每次召见刘基,朱元璋就让其他人退一边去,两人在一块长时间“咬耳朵”。闲下来时,刘基就给朱元璋讲授帝王之道,朱元璋每次都是洗耳恭听。

朱元璋常称呼刘基为老先生,而不直呼其名,夸赞刘基是“吾子房也”。“子房”是西汉开国皇帝刘邦重要谋臣张良的字,张良与萧何、韩信,并称“汉初三杰”。
司马迁曾说,张良“运筹帷幄之中,制胜于无形。子房计谋其事,无知名,无勇功,图难于易,为大于细。”

朱元璋这话很直白了,“刘基啊,你就是我朱元璋的张良啊。”
如此夸赞,可见刘基的本事确实了得。但是,到后面,刘基与朱元璋的关系出现了变化。
朱元璋称吴王元年,任命刘基为太史令,不久,拜授为御史中丞。建国后,朱元璋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授予刘基“弘文馆学士”,当年十一月大封功臣时,授予刘基“国运翊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再封为“诚意伯”,俸禄二百四十石。

在授封后的第二年,时年61岁刘基做出了一件令同僚感到意外的事情:告老还乡。
刘基为何在备受朱元璋青睐时,提出辞职?主流的说法是,刘基被势力更大的李善长同伙排挤,日子不好过。
李善长为何排挤刘基?这是因为刘基太较真。

有一次,朱元璋去汴梁视察,让刘基与时为左丞相的李善长留守南京。当时中书省都事李彬,因贪污放纵被抓了起来。李善长平时和李彬关系密切,便请刘基放李彬一马。刘基不只不听,反而加快办案速度,判其死刑,立即执行。
当时正逢祈雨,刘基将李彬当人牲杀于祭坛。这不是与自己作对嘛,李善长觉得失了大面子,刘李由此结怨。
朱元璋回到南京后,李善长立即状告刘基在祭坛下杀人,污辱了神灵,是“不敬”。一些平时与刘基关系不好的同僚,也乘机纷纷上奏,诬陷刘基。

朱元璋知道刘基的为人,虽然心里不舒服,但并没有处分刘基。倒是刘基自己给自己找了大麻烦。
不久,天大旱,朱元璋以为是自己执政“失德”致上天发怒,于是提倡“大鸣大放”,欢迎指出他的缺点和不足,也好改过自新。

刘基不知道这是朱元璋玩的政治游戏,说了一通天不下雨的原因。第一点是,朝廷没有及时给死难烈士家属安抚,人间阴气太多。如果解决了这些问题,旱情就会解除,并告诉朱元璋会在某天某日下雨。
刘基能掐会算,料事如神,朱元璋相信了,一一照办。

但刘基这会却失算了,过了10天,还未下一滴雨。
朱元璋认为刘基是忽悠他。《明史》记载,当时刘基见龙颜发怒,知道大事不好。适逢老妻病故,刘基乘机表示要回家料理丧事,告假回乡。
刘基以妻故为由辞职,他真想辞职吗?当然不想。其实仅是表面的托词。

刘基饱读经史,洞悉君臣关系,范蠡的“走狗定律”,归隐之道,深深地影响了刘基。
范蠡是春秋时越国大夫,越王句践东山再起的核心谋臣。用美女西施作“人体肉弹”,设“美人计”,迷惑吴王夫差心性,就是范蠡的大手笔。传说事成后,范蠡带着西施湖中泛舟而去,归隐江湖(一说到齐国隐姓埋名经商)。临时走,苦劝另一功臣文种,赶紧离开句践,称“狡兔死,走狗烹”。文种未听话,后果为勾践所杀。

后来,刘邦的开国功臣韩信,也领教到了“走狗定律”的无情。
刘邦夺了天下,为摆平功臣,大封异姓诸侯王。后来刘邦又大杀异姓王,韩信、彭越、英布等先后都让他找理由办了。韩信临死前说,“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亨;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亨!”

朱元璋本来就嗜杀,跟在朱元璋屁股后面多年的刘基,对自己主子有疑心病的特点,再了解不过了。看到大明王朝渐稳,没有仗打了,在朱元璋眼里作用不大了,赶紧闪人,免得落下“良狗亨”的下场。

曹建恩:东周时期内蒙古中南部农牧融合现象的考古学观察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0:57:320000埃及老人发现木乃伊 来自于2500多年前(埃及木乃伊)
埃及老人发现的一具木乃伊有着2500多年的历史。2016年,埃及放羊老人在沙漠发现一具保存完好的木乃伊。闻讯赶来的埃及专家立即对这具木乃伊进行抢救性发掘。经过研究发现,这是一具存放时间已经有2500年之久的木乃伊,但却不知道在这个沙漠里为啥会出现。这个老人作为一个埃及本土人民,自然知道木乃伊的传说,也知道木乃伊有着很高的价值,于是把这个木乃伊给拿回家。木乃伊研究我要新鲜事2023-11-20 19:40:320000中国考古百年 | 档案中的殷墟发掘风波
1921年10月,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与中国学者袁复礼等人对河南渑池县仰韶村遗址进行发掘。仰韶文化的发现被视作中国考古学诞生的标志。之后的几年中,中国境内的考古活动多是外国学术机构与中国政府或学者的合作。殷墟发掘首次由中国学术界主持,标志着来自西方的田野考古学在中国落地生根。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9:29:400000大象的祖先剑棱齿象,出现于1000多万年前(牙长达3-4米)
对于大象,大家都不陌生,动物园就能看到,它是目前地球上最大的哺乳动物。不过大家知道吗?其实大象的祖先千万年前就出现在地球上,通过一发现的化石,专家发现了大象祖先之一——剑棱齿象,接下来就由小编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一、大象的祖先,剑棱齿象我要新鲜事2023-05-07 20:03:470001讲座回顾:鲁西奇 史前聚落形态的演变与社会变迁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2017年中山大学“历史、考古与文明”研究生暑期学校暨考古人类学工作坊讲座回顾史前聚落形态的演变与社会变迁主讲人:鲁西奇教授(武汉大学)整理人:谭翔鹏(西南民族大学)校对:呂炳庚编辑、配图:赵柏熹编者按:文本由暑校学员整理,并由本号工作人员校对及编辑。如有错漏,敬请讲者或读者指正!讲座现场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7:36:4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