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怀激烈不老情——咏读《浚哲诗稿》有感
捧读北京大学严文明先生的诗作——《浚哲诗稿》(严文明著,文物出版社,2019年12月版),咏之念之,感慨系之,尤其严先生六十、七十、八十岁时自寿的三首诗作,更让人浮想联翩,感怀尤深。现抄录于此,与大家共赏。

六十自勉
1992年10月
泛舟学海,雨骤风狂。
胸有南针,永不迷航。
有容乃大,无私自强。
观今鉴古,其乐洋洋。
此时,严先生根本未涉及六十大寿的字眼,诗中根本看不出他与年至六十大寿一事有任何关联,充斥于字里行间的只是学海泛舟、观今鉴古的宏大视野,仿佛此时的严文明先生正值英姿焕发、斗志昂扬之时,哪里谈得上“老”呢。
时间老人,未曾放慢脚步,转眼之间,又一个十年过去了,已至古稀之年的严先生,似乎这时才有一点时间催人的感觉,但是,严先生仍不知老之将至,他信心满满地写到:“年届古稀,门人庆祝,我则不知老之将至。······”
七十感怀
(一)
七十古稀今不稀,八十学岭展大旗;
九十鹤发心不老,百秩寿翁乃称奇!
(二)
学海无涯生有期,师道不可须臾离;
晚生不知黄昏至,朝朝暮暮自奋蹄!
已至古稀之年的严先生,竟自比“晚生”,且“朝朝暮暮自奋蹄”,这是何等的胸襟、何等的境界呢。人生七十岁自古已是古稀之年,但是,七十岁的严先生面前更有八十、九十和百岁的长者,如宿白、张政烺、石璋如先生等,他们个个壮心不已、笔耕不辍。与他们相比,七十岁的严先生当然是“晚生”了。
时光匆匆,不知不觉又过去了十年,2012年,严先生已值八十大寿,他在《八十自寿》一诗中,动情地写到:“从心所欲又十秋,耄耋老身未白头;学海茫茫看北斗,大江滚滚向东流。祝我健康亚健康,贺我长寿准长寿。健康长寿为什么,不教岁月空悠悠。”
是啊,“健康长寿为什么,不教岁月空悠悠”,这才是严先生的自问自答的答案呢。此时的严先生,明白自己的健康状态是差强人意的亚健康(记得严先生自己说过,他早在30多岁时即因胃病切除了半个胃),但是,对于自己的长寿却充满自信:“贺我长寿准长寿”。已至八十岁的严文明先生不仅长寿,出的书更多了,既有《考古学初阶》这种考古学基础知识读本,又有《中华文明的始源》的大部头专著,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这是年富力强的学者正值多出书、出好书的黄金岁月呢。
看来,人,活的就是心态。世上,我们常见不少人上了七八十岁的年纪,就觉得自己已经步入颐养天年的年龄,可以不干或尽量少干自己从事的专业,以期延年益寿、长命百岁。实际上,八十岁以后,正是学者们多出学术成果的人生第二春呢,岂能单纯地追求健康长寿?
2022年,比起2012年,时间老人又走过了十年路程,转眼之间严文明先生已值九十大寿,同门弟子及学界精英数十人,争相登门庆贺。祝寿那天,九十岁的严先生,老当益壮,步履稳健,思维敏捷,谈笑风生,令我等后辈无不欢欣鼓舞、喜笑颜开。兴高采烈之余,我心里暗想,严先生该有《九十自寿》的诗作已经悄然作好了吧,我们翘首以盼严先生的新诗早日问世。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来源 | “文博中国”微信公众号
编辑 | 张小筑
复审 | 郭晓蓉
终审 | 李 政
破解一字奖十万:西方屡破“死文字” 甲骨文为何难以破解
我要新鲜事2023-09-27 20:10:010001林沄:中国考古学中“古国”“方国”“王国”的理论与方法问题
#头条创作挑战赛#在研究国家起源问题时,通常依据的资料有三大类:历史文献记载、人类学实例和考古学的发现。前两类资料的数量有一定限制,只有考古学正在不断地提供新的资料,从而推动研究新的问题,提出新的理论。一、五种国家起源的理论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4:02:470000东亚新石器革命何时发生,华南旧新石器过渡时期岩洞遗存的年代学
编者按:年代学是展开考古学研究的前提和基础。放射性碳素测年法自上世纪50年代问世以来,便成为考古学构建绝对年代序列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同时,学者们也不断尝试对该方法进行修正和完善,以获得更加精确的年代框架。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8:23:300000钉龙:欧洲小型食草恐龙(长1.5米/距今7000万年前)
说到恐龙,相信很多人都会想到霸王龙、棘龙等大型食肉恐龙。其实在整个恐龙时代,体型小的恐龙数量是更多的,而今天小编将要介绍的是钉龙,它体长1.5米,是一种来自英国的小型食草恐龙,生活于7000万年前,接下来一起去认识看看。钉龙基本资料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2:09:340000盗墓者可能是木匠,将男棺推翻从侧板上凿洞,值钱的全被盗走
三国时东吴名将朱然墓考古发现本文作者倪方六三国时期的名人墓、贵族墓,不论是曹魏,还是刘蜀、孙吴,都有一个相同的地方,就是这些墓几乎无一座没有被古今盗墓者光顾过,墓主的身份很难弄清。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要说的东吴朱然墓不一样,竟然有明确的“身份证明文件”,十分难得。在这些年所发掘东吴贵族墓中,朱然墓最有代表性——连被盗都有代表性。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1:02:5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