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怀激烈不老情——咏读《浚哲诗稿》有感
捧读北京大学严文明先生的诗作——《浚哲诗稿》(严文明著,文物出版社,2019年12月版),咏之念之,感慨系之,尤其严先生六十、七十、八十岁时自寿的三首诗作,更让人浮想联翩,感怀尤深。现抄录于此,与大家共赏。
六十自勉
1992年10月
泛舟学海,雨骤风狂。
胸有南针,永不迷航。
有容乃大,无私自强。
观今鉴古,其乐洋洋。
此时,严先生根本未涉及六十大寿的字眼,诗中根本看不出他与年至六十大寿一事有任何关联,充斥于字里行间的只是学海泛舟、观今鉴古的宏大视野,仿佛此时的严文明先生正值英姿焕发、斗志昂扬之时,哪里谈得上“老”呢。
时间老人,未曾放慢脚步,转眼之间,又一个十年过去了,已至古稀之年的严先生,似乎这时才有一点时间催人的感觉,但是,严先生仍不知老之将至,他信心满满地写到:“年届古稀,门人庆祝,我则不知老之将至。······”
七十感怀
(一)
七十古稀今不稀,八十学岭展大旗;
九十鹤发心不老,百秩寿翁乃称奇!
(二)
学海无涯生有期,师道不可须臾离;
晚生不知黄昏至,朝朝暮暮自奋蹄!
已至古稀之年的严先生,竟自比“晚生”,且“朝朝暮暮自奋蹄”,这是何等的胸襟、何等的境界呢。人生七十岁自古已是古稀之年,但是,七十岁的严先生面前更有八十、九十和百岁的长者,如宿白、张政烺、石璋如先生等,他们个个壮心不已、笔耕不辍。与他们相比,七十岁的严先生当然是“晚生”了。
时光匆匆,不知不觉又过去了十年,2012年,严先生已值八十大寿,他在《八十自寿》一诗中,动情地写到:“从心所欲又十秋,耄耋老身未白头;学海茫茫看北斗,大江滚滚向东流。祝我健康亚健康,贺我长寿准长寿。健康长寿为什么,不教岁月空悠悠。”
是啊,“健康长寿为什么,不教岁月空悠悠”,这才是严先生的自问自答的答案呢。此时的严先生,明白自己的健康状态是差强人意的亚健康(记得严先生自己说过,他早在30多岁时即因胃病切除了半个胃),但是,对于自己的长寿却充满自信:“贺我长寿准长寿”。已至八十岁的严文明先生不仅长寿,出的书更多了,既有《考古学初阶》这种考古学基础知识读本,又有《中华文明的始源》的大部头专著,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这是年富力强的学者正值多出书、出好书的黄金岁月呢。
看来,人,活的就是心态。世上,我们常见不少人上了七八十岁的年纪,就觉得自己已经步入颐养天年的年龄,可以不干或尽量少干自己从事的专业,以期延年益寿、长命百岁。实际上,八十岁以后,正是学者们多出学术成果的人生第二春呢,岂能单纯地追求健康长寿?
2022年,比起2012年,时间老人又走过了十年路程,转眼之间严文明先生已值九十大寿,同门弟子及学界精英数十人,争相登门庆贺。祝寿那天,九十岁的严先生,老当益壮,步履稳健,思维敏捷,谈笑风生,令我等后辈无不欢欣鼓舞、喜笑颜开。兴高采烈之余,我心里暗想,严先生该有《九十自寿》的诗作已经悄然作好了吧,我们翘首以盼严先生的新诗早日问世。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来源 | “文博中国”微信公众号
编辑 | 张小筑
复审 | 郭晓蓉
终审 | 李 政
郭静云:江汉与郑洛地区的金属料来源问题
【编者按】有一些学者对二里头人的青铜原料和制造工艺来源题出疑问(如今天第二篇文章的作者——周行易先生)。为此,本号节选了郭静云先生在《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一书中对上述问题的讨论。本文摘自:郭静云,《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81-87页。本次编发时省略了注释和参考文献,文中〔〕内为编者所注。若有参考或引用,务请查阅原著。正文: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3:09:010000考古家带女儿探索一神秘洞穴,女儿尖叫起来,他一看惊得目瞪口呆
我要新鲜事2023-04-22 03:11:400000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丨黑龙江饶河小南山遗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物考古工作高度重视,我国文物考古工作取得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这十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田野考古发掘项目。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2:37:580000许宏:一部优秀的考古遗址研学教材——《考古队长现场说》读后
作者:许宏编者:高江涛李平出版社:三晋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年7月版次:1ISBN:978-7-5457-2300-7定价:88元第一时间从我的同事高江涛博士那儿,获赠了他领衔主编的这本《考古队长现场说·中华何以五千年》。新鲜出炉,先睹为快。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3:10:440000殷墟考古又一大发现,挖到一座未被盗过墓,墓主相当于“总司令”
神秘的160号墓本文作者倪方六20世纪中国重大考古发现——殷墟,自民国十七年(1928年)正式发掘以来,已发掘了6000多座墓葬,一个又一个考古新发现,一次又一次改写着中国文明史。在这些已发掘墓葬中,几乎都被盗墓者光顾过或被古人破坏过,完好如初,原封未动的相当少见,但一经发现,往往震惊世人。1990年发掘的殷墟郭家庄的60号墓,正是这样,是又一重大发现。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0:47:0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