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中国·夏文化研究”| 山西忻州尹村遗址新发现夏代晚期人骨坑遗存
尹村遗址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旭来街街道尹村西北约50米的云中河北岸台地上,该遗址南临云中河,北倚金银山。东南邻近尹村居民区,西北侧临近胡家垴流经岩口注入云中河的季节河。
该遗址是忻州地区重要的龙山至夏商时期遗址之一。现如今的分布面积约为50多万平方米。地表遗物丰富,遗址保存一般。2007年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入选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夏文化研究”课题,对研究中华文明多元化有着重要意义。
1997年5~7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忻州文物管理处等单位对该遗址进行发掘,面积为200余平方米。遗址内遗迹、遗物包含有少量的仰韶文化晚期、二里头时期、商代早期及战国时期等四个并不连续的考古学文化,尤其以二里头时期和商代早期最为典型,是1997年发掘最主要的收获。
2021年7~11月,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忻州市考文物古研究所、忻府区文化和旅游局再次对尹村遗址进行发掘。此次发掘面积约750平方米。发掘灰坑46座,房址1座,墓葬9座。其中战国时期墓葬发掘6座,均为土坑竖穴墓,深3-3.5米,保存较好;有东西向和南北向之别,东西向一般随葬小件器物,如:带钩等;南北向一般随葬有陶器,有鬲、壶、豆等。金元时期墓葬发掘3座,均为砖室墓,火葬后的安葬骨灰遗存,破坏严重。

2021年发掘完成工地航拍(右为北)
尹村遗址发掘区内地层堆积简单,大致分为三层。
①层为耕土层;②层为金元时期扰土层,分布于发掘区北部,范围很小;③层为夏商时期文化层,分布范围较小,只在T1001与T1101南扩方内出现。
2021尹村遗址灰坑打破关系复杂,发掘成果丰富,尤其是陶器类型多样,反映出公元前2000年前后古代忻定盆地东西、南北方向多向的文化交流。尹村遗址确实是研究北方与河套、河套与中原文化联系的桥梁;随着尹村遗址研究深入,“尹村类型”这类特殊考古学文化遗存性质的重要性将更加凸显。

2021XYH13位置
在2021年尹村遗址发掘中最为重要的发现是灰坑H13,其中发现多具人骨,并且为非正常死亡。
人骨排列不规则,类似于随意丢弃于灰坑之中。灰坑H13开口于H12下,并被H12叠压。灰坑上口直径1.86米,底部直径2.35米,深1.7米。其土色为灰黑色粘土,土质较紧密。平面呈椭圆形,袋状坑,坑壁的东侧有塌陷。并于坑口下1米处见人骨。人骨暴露在外为12具,其中九具人骨位于坑内西侧叠压放置,此中有三具人骨为俯身葬式,其余均为侧身,头向各异,无规律。而北侧坑壁有两具人骨,均为侧身葬式。且一具面向南,一具面向北。东南角坑壁位置有一具单独放置的人骨。该人骨于灰坑塌陷后的生土上,仰身屈肢,面向上,下肢伸入坑南壁的龛洞内。并且坑内其中一具人骨有明显的捆缚痕迹,怀疑为被杀死后抛入。
山西忻定盆地附近遗址中虽也有人骨坑出现,但是人骨数量较少,与尹村遗址H13有显著区别,因此H13的性质有待深入探讨。

2021XYH13人骨

H13剖面图
作者:王俊、王双
作者单位:山西省考古研究院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江苏出土的道教古墓 打开棺椁后被吓傻(不腐女尸)
棺椁内的是前年不腐的女尸。2002年的时候,位于江苏连云港海州区的双龙村正在修建一条高速公路,在工人们施工的过程中,却突然挖出了一具棺材。工地上挖出棺材的现象本来是很常见,但这具棺材看起来并不像是近现代才有的,随后一支考古队就来到了现场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这下面并不只有这一具棺材。道教贵族我要新鲜事2023-03-30 13:36:060000塔哈斯克龙:欧洲顶级肉食恐龙(长6米/距今7000万年前)
说到食肉恐龙,大家都会想到恐龙之王霸王龙、水中霸主沧龙等。其实在目前已发现的700多种恐龙中,还有许多顶级食肉恐龙,比如今天要介绍的塔哈斯克龙,它体型虽不超过10米,但性情凶猛,攻击力极强,比它小的恐龙都是其食物,接下来一起去认识看看。塔哈斯克龙基本资料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8:09:590000三国时期墓葬,除了马鞍山朱然墓,还有这些人的,曹氏家族墓最多
已发现的三国时期的名人墓葬并不多,所以,一座小小的朱然墓才能震惊考古界。马鞍山朱然墓为砖室墓,规模不大,墓室由南至北依次为甬道、前室、后室,总长8.7米,宽3.54米。出土物140余件。朱然墓出土的重要文物已明确的三国名人墓葬中曹魏的比较多,尤其是曹氏家族的墓,已确定的就有曹操墓、曹植墓、曹腾墓、曹嵩墓、曹宪墓、曹休墓。安阳西高穴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曹操的随葬品山东东阿曹植墓我要新鲜事2023-09-08 18:49:350000敏捷龙:同名的两大兽脚恐龙(分别出土于中国和欧洲)
敏捷龙目前被指为两种不同种属的恐龙,一是指一种兽脚亚目下的坚尾龙类恐龙,全种名叫做艾里克敏捷龙,生存于白垩纪早期,第一批化石是在中国出土的。二是翻译问题导致的,代指于欧洲德国出土的一种兽脚亚目下的腔骨龙科恐龙,诞生于三叠纪末期,全种名叫做长踝敏捷龙。一、艾里克敏捷龙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0:00:380000秦始皇祖坟被盗 考古家看到20米盗洞大呼盗墓祖师爷干的
古代的陵墓一直以来都是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探究的重点,因为这些陵墓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物遗产。其中,秦景公的陵墓是一座规模非常宏伟的陵墓,被称为秦公一号大墓。这个陵墓早在古代就被盗墓贼入侵过,但是在考古学家的勘察下,仍然出土了很多珍贵的文物,这些文物不仅有着历史的价值,还有着文化的、艺术的价值。秦景公的陵墓也成为了研究古代陵墓文化的重要案例之一。我要新鲜事2023-07-06 17:58:3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