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发布!咸阳考古发现中国最早金铜佛像 东汉晚期即出现独立的、体现宗教信仰意义的佛像
2021年5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北杜街道成任村东南发掘了一处东汉家族墓地,成任墓地南距汉长安城遗址约15.7千米,东南距安陵约7.8千米,东汉时属于司隶校尉部右扶风安陵县境。在M3015墓室内出土2尊金铜佛像,为东汉晚期遗物。
家族墓地中的6座墓葬形制规模相近,坐西向东,南北并列分布,间距15-20米,均为斜坡墓道洞室墓(图1)。以M3015为例,该墓为斜坡墓道多室土洞墓,坐西向东,平面呈 “十”字形,由墓道、甬道、主墓室、后墓室和南、北侧室组成,水平总长25.3米,深7.5米。墓道南、北、西三壁在深1米处各留一级生土台阶,甬道较短。主墓室平面呈方形,进深3.3米、宽3.4米。后墓室较宽大,平面呈东西向长方形,进深4.2米、宽2.24~2.36米。南北两侧室形制结构基本相同,平面均呈东西横向长方形(图2)。

图1 成任墓地东汉家族墓平面正射图

图2 M3015全景(西-东)
2尊金铜佛像出土于主墓室西北角的地面上。一件为释迦牟尼立像,小肉髻,顶部较平,身穿通肩袈裟,衣纹从左肩向右肩呈放射状分布,衣纹波谷在右胸和右臂之间。左手屈肘上举,持袈裟一角;右手上举施无畏印(手部残)。跣足立于覆莲座上。通高10.5厘米、台座底径4.7厘米(图3、4)。

图3 成任墓地M3015出土的金铜释迦牟尼立像(正面)

图4 成任墓地M3015出土的金铜释迦牟尼立像(背面)
另一件为铜五尊佛像,呈片状,通高15.8、宽6.4厘米,正面浮雕坐佛五尊,小肉髻,结跏趺坐于仰莲座上,双手作禅定印,屈肘部分可见圆土棱状衣纹身后有桃形首光与背光(图5)。佛像的肉髻、面相、着衣方式、衣纹等都具有典型的犍陀罗造像风格。材质分析的初步结果,2尊佛像均为铜锡铅合金,制作工艺为范铸。

图5 成任墓地M3015出土的金铜五尊佛像
这批东汉墓的随葬器物以陶器和釉陶器为主,另有少量铜器、铅马具等。陶器有罐、壶、瓶,案、盘、耳杯、勺,井、仓、灶等;陶动物有鸡、鸭、狗、猪;铜器主要是铜钱、铜镜、弩机、削等。随葬器物具有东汉晚期的典型特征(图6)。

图6 M3015部分随葬器物
M3019出土朱书陶罐铭文纪年为“延熹元年十一月廿四日”(158年),可以作为这处家族墓地下葬时间的标尺(图7)。墓地的主人应系左近东汉安陵县或长安县的中级官员或地主,具有一定的家族势力或经济实力。

图7 M3019出土的延熹元年朱书陶罐
延熹元年上距佛教传入中国还不足一百年,之前普遍认为这一时期在中国西南地区和东南地区已出现佛教形象元素,但均是依附于摇钱树、魂瓶、建筑等的装饰图案和部件,而独立的、体现宗教信仰意义的佛像到十六国时期才出现。
经专家研判认定,成任墓地出土的这2尊佛像,系目前国内考古出土的时代最早的金铜佛像。根据佛像的造型特征、制作工艺分析和金属成分检测的初步结果,可以认定系本土制作的具有犍陀罗风格的金铜佛像。这2尊金铜佛像的出土,对于佛教文化的传入及中国化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作者:李明 赵占锐
作者单位: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潘达于:1951年捐赠西周宝鼎,后又捐赠上百文物:我相信共产党!
1951年7月,上海市文物管理局收到了一封信件,信中的内容让看到信件的专家们都吃了一惊:写信的人表示,她家中藏有两座西周宝鼎,愿意捐献给国家。专家们起初还有几分怀疑,可是真正看到捐献者捐献的宝鼎之后,心中就只剩下激动了——这两座宝鼎都是早就盛名在外,分别是大孟鼎和大克鼎。我要新鲜事2023-08-01 18:07:300000考古学史:百年国博考古回顾(二)1949-2003
#我想对你说#二1949-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党和国家重视文博事业。1956年,历史博物馆设立考古部。后几经撤立,于1979年稳定下来。此后稳步发展,在多地开展各类考古工作,至新世纪之初,取得诸多成果,成为考古学界的重要力量。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3:44:220001生产队取土,从三国袁绍墓中挖出随葬品,认为不值钱,扔了
东汉袁绍及其墓本文作者倪方六在不同时期的古墓中,已发现的三国时期的名人墓葬几乎无一完好,都被古今盗墓者光顾了。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要说的袁绍墓,也是这样。袁绍(公元?—202年)在《三国志》上有传。其字“本初”,东汉末年重要人物之一,官至大将军、太尉,封邺侯,汝南汝阳人。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0:33:420000李学勤:半部学术史,一位李先生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4:12:210000意大利出土2000年前青铜雕像:奇特现象再现,西方考古令人质疑
本月,在意大利托斯卡纳大区的一处古罗马遗址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一批24具青铜雕像与大约5000枚金银铜币,保存完好,年代可追溯到2000年前。据介绍,其中的青铜雕像细节复杂且丰富,描绘了不同的形象,部分保存完好的雕像上铭文清晰可见,刻有雕像对应的名字。考古领队雅格布·塔波利声称,这是一项“无与伦比”的发现,是目前意大利规模最大、也是唯一一个可能完全还原其历史背景的古代雕像堆,或将改写历史。我要新鲜事2023-09-26 19:48:4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