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建:良渚文化一类常见玉器的定名——冠徽
良渚文化有一类常见玉器的定名不太规范,依据对其形状或功用的不同认识而有多种名称(图1)。1970年代至80年代前半段,虽然明确了这是良渚文化器物,但是不知其用途,只能以其形状名之,如“垂幛形器”“倒梯形器”等。

图1
1986年发掘良渚反山权贵大墓,发现玉器上侧中心的尖顶特征同神像羽冠相同,从而确认它们与冠冕相关(图2),这应该就是名为“冠形器”“冠状器”的由来。后来有先生告知,它们可能是嵌接于有机质小型神像上的冠,但又不确定,因此名之“冠状器”,可见这是认识模糊的暂定名。另外还有仅从功用定名的,如“冠饰”“冠徽”,意指“冠上的饰件”“冠上的徽识”。

图2
1999年在浙江海盐周家浜发现了这类器物的组配方式,它们同象牙质多齿器嵌接(图3),多齿器被定名为 “梳”,“冠状器”等也被多数人更名为“梳背”,“梳背”是梳的一部分,即梳的配件。

图3
但是仍然有人继续沿用“冠状器”,他们质疑“梳背”之名是否能够涵盖良渚文化的所有同类玉器,换言之,只认同一部分是梳背,另一部分则不是。严文明先生2016年11月26日在良渚遗址发现80周年研讨会上总结时指出:“梳子是象牙做的,为了装饰还镶上一个精致的玉梳背”;2018年7月10日为《良渚玉器》作序,鉴于书中叫“冠状器”而指出,“因为冠状器很像神像的冠帽,不仅是实用器,还具有礼制的内涵。”“梳背”和“冠状器”为当下大多数研究者认同。

图4
如果回到以形似作为标准而称“冠状器”的初衷观察这类器物,其上侧除了有中部尖端突出似冠顶者外,还有弧凸形、小台阶形等,同神像羽冠并不相像(图4)。

图5

图6
与良渚文化有关联的凌家滩也有所谓“冠状器”或“梳背”,一种是人字形,两端上卷(图5);另一种是回首鸟形(图6),二者距离“冠状”更远,更不用说红山文化、龙山时代诸文化的那些具有相同功能的器物了。

图7
有意思的是,良渚文化虽然没有发现类似凌家滩所出的人字形器物,却现身于神像图形之上(图7)。自从名为“冠状器”以来,以上材料和认识都有悖于初衷,形制并非都似冠,也不是小神像之冠。值得注意的是,有时“冠状器”之名还被误用,如肖家屋脊文化的这件器物(图8上)与神像图形的冠(图8下)相比,显然属于同一类,却被称之为“冠状器”,将冠和“冠状器”混为一谈。

图8
当这类器物被很多人更名为“梳背”后,就有研究者认识到这种特殊“梳背”的体量都大于“梳体”,有的“梳背”上还有神像等纹饰,还认识到“梳背”比“梳体”更为重要,是使用者身份的标识,也就是“具有礼制的内涵”。显然这个“身份标识”叫“梳背”是不合适的,也不应再回到“冠状器”之名。既然它们是身份的标识和地位的徽记,又同冠冕密切相关,那么定名冠徽再恰当不过。周家浜的重要发现确定了冠徽的一种使用方式,由上下两部分组配而成,上部是冠徽的主体,嵌入下部的多齿配件,冠徽插在冠上或发内。如果参照相关图像,冠徽使用中只外露主体,不见配件(图9)。

图9
好川墓地发现的冠徽是冠冕上的镶嵌物,不需要插件,对形制略加改造就完全避免了被误读为“梳背”的可能(图10)。由此可见,形制似“梳”的多齿插件并不是梳,只是为了便于某种使用方式而设计的配件,如果换一种使用方式不需要插入就不再配置。

图10
总之,“冠状器”并非定名,充其量只能说是暂定名。无论其状像冠,还是功用似冠,都不应该以“冠状器”作为固定名。也不应该将这一类器物的主体叫“梳背”。本文指出了两种不当定名对认识这一大类器物的误导,定名冠徽才是名至实归。
(作者:宋建)
(作者单位:上海博物馆)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波兰音乐家肖邦——钢琴诗人
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波兰作曲家、钢琴家。肖邦从小就表现出非凡的艺术天赋,六岁开始学习音乐,7岁时就创作了波兰舞曲,8岁登台演出,不足20岁已出名。他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是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肖邦一生的创作大多是钢琴曲,被誉为“钢琴诗人”。我要新鲜事2023-06-01 01:14:490000盗墓史上最缺德的不伦侮辱女尸行为,谁看了都会说不得好死!
唐玄宗宠妃遭盗墓者辱尸始末本文作者倪方六我在《盗墓史记》一书中,曾列专章谈中国盗墓史上的“辱尸事件”,不少读者觉得不可思议。我也觉得这样的盗墓者太不厚道了,未经允许挖了死人的“阴宅”不说,还进行“人身攻击”。不过,这确是事实。除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吕雉被赤眉军污辱外,唐玄宗李隆基的宠妃死后也遭到了盗墓者的糟蹋。今天来聊聊这件事情的经过。图:唐玄宗李隆基画像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7:33:360000美国人也有为难的时候,馆藏的中国文物修复不了,只好向中方求助
美国向中方求助复中国文物本文作者倪方六众所周知,美国是世界上科技最发达的国家,科技水平一直领跑全球。以芯片来说,美国一停供,连华为这样在中国数一数二的大型技术公司都拿它没辙,只能被卡脖子。但这么说并不等于美国人什么都行,中国就不行。比如,在文物传统修复技术方面,中国专家就让美国人竖大拇指,遇到问题为难了,要向中国求助。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0:52:230000古今盗皇陵“克星说”从何而来?史上最牛“盗墓部队”底细揭秘
原题:孙殿英盗清东陵大案(三)本文作者倪方六孙殿英到清东陵到底是什么原因,人云亦云,莫衷一是。但有这么一个说法颇有意思,就是孙殿英是“克星”——专克满清。图:彗星在祖陵上出现,古人往往视为凶兆(合成图)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5:24:320001潮湿土遗址环境适应性保护模式的探讨与可行性分析
潮湿土遗址常见病害及保护存在的问题在我国潮湿土遗址一般是指那些处于潮湿环境中、土体含水量较高的土遗址。潮湿土遗址存在的病害主要包括:遗址土体的软化、开裂、坍塌、风化、霉菌及苔藓滋生等。引起潮湿土遗址病害的因素复杂多样,除了遗址土体内在因素外,遗址环境中存在的不同状态的水是重要诱因。因此,做好遗址环境中水的控制是潮湿土遗址保护的关键因素。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7:45:3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