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激活文物时代价值 探索遗产共保共享
自凌家滩遗址发现以来,含山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保护第一、有效利用,积极探索大遗址保护与文旅融合、文化传播以及城乡发展共生共赢的新模式,不断开创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新局面。

1基本情况
凌家滩遗址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铜闸镇,总面积220万平方米,是一处距今5800~53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心聚落遗址。自1985年发现、1987年发掘以来,先后开展了14次发掘,总发掘面积7000平方米,出土文物3000多件。1998年,凌家滩遗址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以来,先后被纳入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和“十四五”大遗址保护规划。2012年,被命名为凌家滩文化,与红山文化、良渚文化一起,并称为“中国史前三大玉文化”。2020年,凌家滩遗址作为安徽地区唯一发掘地点被纳入“十三五”期间国家文物局重大研究工程“考古中国:长江下游区域文明模式研究”;同时作为长江流域5处区域中心聚落之一,被纳入新一轮“中华文明探源研究课题”。2021年10月,成功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2023年2月,入围“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
2013年,凌家滩遗址被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准为第二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单位。凌家滩考古遗址公园规划面积3.35平方公里,划分为入口功能区、遗址博物馆区、墓葬展示区、内外环壕展示区、考古预留区、历史体验生态休闲区等六大功能区,突出文化遗产展示、文化休闲体验、滨水生态旅游、现代智慧农业、生态观光农业等五大主导产业。2022年正式入选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

2持续用力,不断探索文物保护体制机制新路径
(一)探索长效管理机制。1998年、2011年含山县分别成立以分管县长、县委书记为组长的保护领导小组。2011年成立凌家滩遗址管理处,与县文物局一套人马两块牌子。2013年成立凌家滩遗址管委会,县委书记任管委会工委书记。2013年9月,设立凌家滩遗址管理处,为县文广新局二级机构。2021年,遗址管理处调整为含山县政府直属机构,内设办公室、规划建设部、遗址保护部、运营管理部、博物馆部。
(二)探索立法保护机制。2016年3月31日,安徽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了《安徽省凌家滩遗址保护条例》,成为全省首个文化遗产保护专项法规。保护条例明确了凌家滩遗址的保护对象,并对当地居民在遗址本体及遗址周边进行的生产、生活以及经济建设等行为明确了约束条款,同时进一步明确了省、市、县工作职责,以及遗址公园规划建设的基本原则。
(三)探索科学保护机制。2003年,含山县聘请中国文物研究所编制《凌家滩遗址保护规划》;2006年,聘请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城市研究所编制《凌家滩遗址保护与展示工程设计方案》;2014年,委托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对《凌家滩遗址保护规划》进行修编,并编制《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谋划47个项目,对遗址近期、中期和远期的目标制定了科学发展蓝图。
3久久为功,不断探索文物保护活化利用新路径
(一)探索拓宽资金渠道新模式。截至目前,凌家滩遗址管理处争取国家文物局批复文保项目立项10个,资金约2.6亿元;省级文保资金2080万元;发改补助资金1700万元;交通部门补助900万元;地方征迁及其他配套约5亿元;市级文保资金600万元,共计约8.1亿元。同时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遗址公园服务配套建设,强化招商引资,成功撬动社会资金3亿元。
(二)探索重大工程先行新思路。针对占压遗址本体5个自然村近1000多户的拆迁工作,含山县投资近5亿元,建设约17万平方米,1100多套安置房,顺利完成了征地拆迁任务。利用中央财政资金及县级配套资金,先后完成覆盖遗址本体1.65平方千米的安全技防系统;总长15公里,投资近亿元的防洪工程;占地2万平方米,距离凌家滩遗址直线距离4公里的含山南高铁站。

(三)探索遗产展示阐释新方法。分别采取遗址保护展示、复原展示、标识展示等多种方法,同时丰富数字体验产品和新型文旅服务供给,高质量阐释遗址价值。随着凌家滩游客中心、墓葬祭祀区保护展示项目、内外环壕保护展示项目、老粮站研学旅行基地改造项目、数字体验馆等陆续对外开放,古老的遗址焕发出新的光彩。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已成为一处集融遗址展示、考古研究、农耕生产、生态游憩、文化教育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研学旅行目的地。2022年,凌家滩考古遗址公园被评为全省“十大新晋网红打卡地”。




4创新思路,不断探索文物保护利用产学研新路径
(一)探索全域融合新路径。含山县以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为核心,连接处于同一南北轴线上的太湖山森林公园、省级特色小镇—运漕艺创小镇,构成绵延近20平方公里的旅游文化带和文化创意产业区,延长遗址公园产业链。强化运营管理,培育安徽省玉龙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负责公园运营管理和品牌营销。
(二)探索研学产业新路径。依托四大功能区域,打造遗产现场活化研学、博物馆研学、农耕文化研学、综合拓展“四位一体”研学产业,大力开发研学课程,培养师资团队,开发文物修复、国宝守护人、小小考古家等课程。与马鞍山市教育局签订中小学教育研学实践基地合作协议,自2017年4月研学旅行基地对外开放以来,已接待观众60多万人次,其中,中小学生及高等院校大学生约28万人次,成为大中小学生了解祖国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第二课堂。



(三)探索三产融合新路径。充分依托遗址公园范围内约3000多亩的农田,培育壮大“凌家滩大米”品牌,深入推进凌家滩大米与旅游观光、科普教育相融合,积极发展稻田景观、农事体验、研学教育等新业态,加快建设集基地种植、产品加工、休闲旅游、研学教育为一体的现代化产业园区,努力探索一条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赋能乡村振兴,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新途径。

(四)探索文化传承新路径。设立凌家滩文化研究基金500万元,广泛支持开展凌家滩文化多方面、多维度挖掘和阐释;加强合作,与安徽大学等高校签订研究合作协议。强化文化创意产品研发,先后创作出旗袍秀《玉魂国魄》、歌曲《玉见凌家滩》、凌家滩文物表情包等形式多样的文化作品,开发凌家滩系列文创产品60多种。借助央视新闻频道、学习强国等媒体加大宣传,助推北京冬(残)奥会奖牌设计取材凌家滩玉双联璧,将凌家滩文化再次推向世界,凌家滩已然成为全省文化新IP。


2022年6月16日,安徽省委书记郑栅洁到凌家滩遗址现场调研并强调,要强化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加快凌家滩遗址申遗步伐,促进文旅融合。历史文化经久不息,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没有尽头。含山县委、县政府将在推进凌家滩遗址申遗的进程中,继续加大探索大遗址保护与文旅融合、文化传播以及城乡发展共生共赢的新模式,更好地守护历史文脉,增强文化自信,彰显文化遗产的时代价值。
作者:唐军 丁燕
作者单位:凌家滩遗址管理处
编辑 | 张 怡 实习编辑 | 黄雪芮
复审 | 冯朝晖
监制 | 李 让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民间丧俗中亡人配偶健在,要“断“夫妻感情,收殓时有“小动作”
民间丧葬风俗特别的地方本文作者倪方六前面说了民间大殓风俗(见《亲人去世难免痛哭,但忌讳眼泪滴到尸体上,迷信说法不可信但怕人》一文),没有说完,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接着聊。在收殓时,如果亡人有配偶健在,就要注意了,会有特别的风俗和小动作。如前文说到的,在棺材底上铺“寿席”时,如果死者的配偶健在,要把席子割一半留下,待以后配偶然去世时使用,寓意是夫妻将来到阴间还睡一张床上。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8:39:460001西安发现的波斯王室墓穴 看过之后让专家害怕(波斯国王墓)
墓穴文字表示波斯王是唐代将军。1955年,考古队在西安发现了一座唐代古墓,从出土的文物和历史记载中,发现这座古墓的主人是唐代一位将军及其妻子的埋葬墓。然而,墓中的铭文是用波斯语和古代汉字书写的,这让专家们非常困惑。为了弄清事情的真相,专家们翻译了这块石碑上的铭文。当碑文被翻译成现代简体中文时,专家们的脸色立刻变了。唐代将军我要新鲜事2023-05-11 12:29:210000孙殿英盗慈禧陵为何不炸开地宫?有这么一个说法,裸搜西太后细节
洗劫慈禧陵地宫原题:倪方六⊙皇陵门后的玄机或许有读者会问,封门有什么难的,把门上的锁砸掉不就能进去了?这又是一种想当然。过去从考古中确实发现过有封门上锁的现象。据传在下葬完毕,亲属臣僚退出,执事者将门锁好后,便会把钥匙扔进门内。这有两层意思:一是以示此门永远不再打开,让亡灵安息;二是防止钥匙留下隐患,让人产生盗墓恶念。图:四川明蜀王墓地宫,有四重沉重封门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5:19:310001古代皇帝有公文保密义务,唐朝保密有四条红杠,谁碰谁倒霉
古代犯了泄密罪怎么处理?本文作者倪方六保密制度古今都有,为了防范泄密,古人采取了很多手段,如“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中说过的“泥封”,就是其中之一(见《古人防公文泄密发明一种封装技术,后成通用保密手段,至今管用》一文),但是光有防泄密手段和技术不行,还得从制度上进行加强,对泄密者采取惩罚。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1:12:420000一流盗墓地面不留下一丝痕迹,挖出的土弄哪了?放水浇田发现秘密
陕西韩城梁带村周代大墓的发现本文作者倪方六2005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排在第九名的是“梁带村两周遗址”。入选的理由是:“本次发现的梁带村两周之际的高等级贵族墓地,为了解和研究陕西及黄河沿岸周代的考古学文化,西周晚期至春秋时期的墓葬制度以及社会历史等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如此重要遗址,其实并不是考古人员最先发现的,而是盗墓者!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6:12:0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