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拍卖会上一个人藏品拍出一亿多,中国青铜器为啥这么值钱?
中国青铜器为什么那么值钱?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因为虎蓥的拍卖,引发了大家对中国青铜器的关注。
“青铜器”这个叫法,是后人叫出来的,铸造之初并非青绿色,只是经过长时间腐蚀,才生成一层青绿青锈,才成了“青铜”。在现代文物藏品中,青铜器一直被作为“重器”收藏。

(莲鹤方壶,台北故宫、河南博物院各藏一件)
在国内外的拍卖市场上,中国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不时拍出超高价。如小小的西周虎蓥,以41万英镑成交,相当于360多万人民币,足够在二线城市买套小房子的;在2016年12月纽约一场专场拍卖会上,一个海外藏家的10件中国青铜器以1679万美元成交,相当于1.06亿人民币……
中国青铜器为什么会这么值钱?
其实,中国青铜器在国内外拍卖市场上,不时拍出令人吃的天价,在圈内并不意外,并不仅仅因为物以稀为贵。在近几十年,中国合法正规出土的的青铜器就超过了10万以上,数量相当多。

(商代兽面纹爵,湖南省博物馆藏)
中国青铜器之所以这么“值钱”,不仅仅是中国青铜器本身的历史价值,还与精湛的工艺水平有关,可以说中国商周青铜器件件都是精美的工艺品,其造型、装饰风格独特,很多都是独一无二的。
不只是现在值钱,在当时就是贵族消费的奢侈品,很值钱的,一般小贵族都用不起的,老百姓就是有钱,也不准使用和拥有的,当时青铜器还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出土现象,考古复原再现)
中国青铜器给大家的突出印象是“怕人”,造型和纹饰大量地采用各种动物形象,如牛、羊、虎、象、龙、蛇、鸟等等。
这类造型或纹饰,有写实或创意两类,写实类器型或装饰部件,直接做成动物形状,这类以青铜尊为多,象尊、羊尊、牛尊等等。

(西青铜禁,1901年陕西宝鸡出土,同出爵、斝、觚、卣等十余件酒器,现藏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北京故宫博物院有一件商代三羊尊,在器肩部饰以三个羊头;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四羊方尊更是稀世珍品:四头羊向四方而立,臀部紧贴存一起,共同用背托起浑厚的方形尊口,带有卷曲大角的四个羊头伸出尊腹,呈现出强烈的立体感。
创意类则充满了想象,如鸟首兽尊、鸟兽纹四足觥等等。为什么会流行这种风格?原因并不单一。一说与原始图腾有关。如商代铜器上常见有鸟形象,便与商人的玄鸟崇拜有联系。《史记·殷本记》记载了一种说法:“殷契,母曰简狄……简狄取而吞之,因孕生契。”因为有这种“鸟崇拜”,商代青铜器上出现鸟型或鸟纹便很好理解了。

(兽面扉棱尊)
商代青铜器上的“饕餮纹”,俗称“兽面纹”很怪异,令人望而生畏。为什么又要用这种兽面来装饰?《吕氏春秋·先识览》称:“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但现代学术界有一种观点,认为与当时用牛、羊、豕“太牢”和羊、豕“少牢”祭祀制度有关。
青铜器的兽面传是贪食凶兽的面形,实际是牛头、羊头变形而来的颜面。这是为了器型与所用牺牲的完美统一,表达祭祀者对祭祀对象(祖先或天帝)的一份虔诚。这种变形后的兽面既夸张、神秘,又不失威严,无疑会增强祭祀时的诡异气氛,有的还呈张口露齿欲食人状,更给人一种威严恐怖的感觉,想要实现的祭祀效果会更好。

(商代虎食人卣,现藏法国巴黎塞努西博物馆)
商周青铜器中每一种动物造型或纹饰都有特定意义。如虎蓥中的老虎为例,多用于鼎、尊、钺等礼器或兵器上,除有一般单纯的虎形外,还常作虎食人的形象,一般作大张口,背微凹,尾下垂而又卷起,以强化威严,突出了青铜器主人的身份和地位。如在后母戊鼎的鼎耳部,便有对称两虎,虎张口甩尾,虎口中间为一人头。

(九鼎八簋青铜礼器)
农民挖出一个大缸 连夜上京捐赠故宫(捐赠文物)
农民工拒绝诱惑把文物捐给故宫,并且上了故宫的名人榜。1985年,河南周口市的一位农民河缸在挖地基时,意外从地下挖出一个大水缸,没想到的市里面竟然装着满满一罐精美的仪器,当时他意识到自己肯定挖到了宝贝,没过多久,文物贩子也闻讯的在见到银器的一瞬间就开价5万块钱准备收购。在那个能成为万元户都是很艰难的年代,这样的天价对于何刚来说简直就是天文数字。捐赠文物我要新鲜事2023-10-24 19:46:420000千年古墓惊现247个盗洞,专家挖掘10年进入墓室,发现186具殉人
大家都知道,我国古代曾有一段时间风靡厚葬之风,在这种观念的危害下,许多权贵死后都要有人殉葬。专家考证人殉制度最开始出现在远古时代,那时候是以妻室殉葬开始的。君王的陪葬者,绝大部分全是死前临幸过的嫔妃。历史文献记述,人殉强盛于殷商衰于汉朝。假如追问目前为止在我国发掘的古墓中殉葬人数最多的墓地是哪个,知道的人非常少。我要新鲜事2023-05-15 03:26:490000李零:北京中轴线——万宁寺、中心阁与中心台
#秋日生活打卡季#元明清以来,北京城市形成了东西对称布局建筑物的对称轴。这条被称为“北京中轴线”的对称轴见证了北京城的变迁,也成为了学术界聚讼纷纭的话题。北京大学李零教授以《析津志辑佚》的八条引文为主,结合王军新著《尧风舜雨》,在“北京中轴线”的考证问题上,提出了自己明确的意见,他指出:“元大都的南北中轴线只有一条,就是丽正门到钟鼓楼的轴线。”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8:42:250001「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汉长安南郊礼制建筑遗址
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1:44:5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