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古籍流失街头 清华学生买下赠送母校 专家:颠覆历史认知
我国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在回归之前一直扮演着内地文物流转海外的中转站的角色。无论是被买走、盗走还是私自贩卖的文物都要经过香港才能进入海外市场。特别是在上个世纪,这一现象十分严重,当时香港的管理权并不在内地的人手中,因此很难加以阻止。正因为这样的情况,导致香港的文物市场出现了大量的赝品,真假文物混杂,很少有人能够分辨哪些是真品,哪些是假货。

香港作为一个文物宝库,一直以来都吸引着热爱文物的收藏家们,他们喜欢在香港的文物市场上淘宝,希望能够找到一件真正的文物。这样的事情实际上也发生过。2008年7月,清华大学的毕业生赵伟国在香港的文物街上闲逛时被一个小摊上的竹简所吸引,他翻阅了一下竹简上的内容,意识到这五部竹简可能不寻常,于是就买下来送给了母校。
经过研究,这些竹简被确认为战国晚期的文物,文字风格属于楚国,共有2500枚竹简,是我国考古界发现的数量最多的战国竹简,被称为“清华简”。专家花了三个多月的时间对其进行解读后,惊讶地表示:内容颠覆了历史认知!原来这些竹简上记载的是战国时期的历史,但却包含一些超出历史范畴的事情。历史是由人们记载的,很多时候所记载的并不完全真实,就像《竹书纪年》中的内容与《史记》中的内容存在较大差异一样。

《史记》中的内容高度推崇孔子的“仁政”治国主张,详细讲述了上古君王尧、舜、禹之间的统治和“禅让制”。这使得人们对后来的血缘关系继承制产生了一种抵触情绪。自从上世纪70年代在魏襄王墓中出土《竹书纪年》以后,情况完全改变了。《竹书纪年》中记载,实际上尧、舜、禹之间的关系并不像我们所想象的那样和谐,甚至出现了“囚禁”、“逼宫”等事件,这颠覆了人们对历史的认知,令人难以接受。
尽管“清华简”中的内容也有一些偏差,但没有改写痕迹,其可信度还是相当高的。在解读过程中,专家还在竹简中发现了我国最早的数学文献《算表》,这对于我国数学的发展历史提供了非常实质性的资料,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然而,自从发现“清华简”至今,专家一直不敢公开其内容,因为古籍中记载的内容实在太过离奇,与正史中的记载严重不符。

尽管仅仅揭示了一小部分的正确有效内容,但这已经足以证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极其丰富多彩,能够大幅度展示先秦古籍的原貌,研究这些古籍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华文化的早期面貌和发展脉络。
陈胜前:史前中国的文化基因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0:53:150000陈更宇:早期赢秦人生活方式的探索
0000山西农田挖出战国墓 墓中有一孕妇(千年古墓)
专家提取了墓中男子的DNA和胎儿DNA做亲子鉴定。在山西襄汾的一处麦地中,考古队发现了一处战国时期的晋国墓葬群,可清理工作刚刚开始,最让专家不愿意见到的盗洞出现。但十分幸运的是,虽然这座墓葬的盗洞已经挖到了墓室底部,但是墓主人用来防盗的基石或多或少的阻挡了盗墓贼的脚部。这些密密麻麻的石块将整个墓室层层覆盖,在当时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青铜器我要新鲜事2024-01-18 19:56:380005学习:中国古代陶瓷专题 唐辽金之三彩器比较
三彩器属于低温釉彩之类,因为釉料之中以铅化合物为助熔剂,并加入铜、铁、钴、锰、锑等金属氧化物作为呈色剂,即可烧制出缤纷的釉彩。此一彩类最早流行于唐代,是中原地区王公贵族与富贵人家常用的随葬明器。唐代灭亡之后,三彩器继续在北方地区流传,辽代和金代的窑厂都有生产,独特的造型与装饰风格富有民族性的特色,为中国陶瓷史缔造璀璨的篇章。1.唐三彩盘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0:14:000000掠食龙:非洲巨型恐龙(长15米/脸型似马/拥有长尾巴)
掠食龙是一种蜥脚类恐龙,诞生于7000万年前-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体长普遍可以达到15米,属于植食性恐龙之一,最大的特点就是脑袋和马匹相似,脖子和尾巴都非常修长,第一批掠食龙化石是在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上发现的。掠食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1:01:19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