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巍:中国考古学的十大存疑
小瓜按:20年前王巍先生在《光明日报》发表了这篇文章,列出了当时中国考古学当时存在的十大疑问。时至今日,国家从上到下都十分重视,也进行了近20年的文明探源工程,想必对这十大疑问,目前应该能给出一些答案。诸位有兴趣可以看看。

20 世纪的中国考古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但仍存在着以下几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一、 古 人类何时开始出现于中华大地,他们来自何处?二、北京人是不是现代中国人的祖先?近年来, 在国际遗传学界, 流行一种观点:根据对生活于世界各地的现代人类的线粒体 DNA 和 Y 染色体 DNA 的分析, 所有现代人的祖先都是来自非洲大陆, 自十几万年到几万年前, 从 非洲向世界其他地区迁徙,并取代了生活于各地的当地人类集团。多数中国遗传学者也支持 这一观点, 并认为现代中国人的祖先是从非洲东部经印度洋抵达东南亚,然后北上,进入华 南, 此后逐渐向北迁徙, 来到我国北方。按照这一观点, “ 元谋人 ” 和 “ 北京人 ” 并非现代中国 人的祖先。然而,在我国各地发现的距今十几万年到几十万年间的考古资料中看不到外来集 团的到来所应当表现出来的文化面貌上的突变,而是表现为自北京人以来文化上的一脉相承。 如何解释这种情况, 我们的祖先究竟是来自非洲 “ 外来户 ” 还是土生土长的 “ 本地人 ” , 北京人 究竟是不是我们的祖先?
三、我国栽培农业始于何时?它是独立起源的,还是从其他地区传 播来的?
四、 我国最早的文字出现于何时、何地,又是如何起源的? 目前, 国内外学术界公 认的我国最早的文字是商代晚期的甲骨文, 距今约 3300 年前。 但商代的甲骨文已经是十分 成熟的文字, 在此之前, 应当有一个文字起源和早期发展的阶段。这个阶段不会太短。 甲骨 文的前身是什么,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怎样发明的?在我国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 出 现了大量的刻划符号, 有些是若干个符号连在一起, 表达某种意思, 可以视为早期的文字。 它们与商代甲骨文有无关系?
五、中国古代冶金技术的起源。根据考古发现,冶铜术的出现 以西亚地区为最早。 其出现年代不晚于距今 7000 年。 在我国甘肃东乡林家遗址出土了距今 5000 年前的铜刀子。 在陕西临潼姜寨仰韶时代半坡文化的遗址中, 曾发现了距今 6000 年前 的铜器残片。我国古代的冶铜术是独立起源的,还是从外部传播而来的?
六、中国古代城市 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国古代城市是如何出现的,此后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和变化过程,为什 么会有如此的发展与变化,它们与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有什么关系?
七、中国 文明的起源与形成过程。中国是世界六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古代文明是怎样起源和形成的, 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为何会如此, 其原因、 背景、 机制和动力是什么, 古代文献中关于三皇五帝和尧舜禹的记述哪些是可信或基本可信的?这些问题也要依靠考古资料来回答。
八、中国古代人们的精神信仰。 在河南濮阳西坡遗址, 发现了距今 6000 年前的、 用贝壳堆成的龙 虎的图形, 其方位为龙在东, 虎在西, 与战国秦汉时期流行的青龙白虎的方位相同。还有诸 如祭坛宗庙等一系列与古代人们宗教祭祀有关的发现,表明古代先民们精神世界的丰富程度 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他们的宇宙观、生死观、价值观以及对后世的影响是我们需要认真加以研究的。
九、中华文明连绵不断的原因何在?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未曾中断的古代文明。 她为何能够连绵不断,长盛不衰?存在着哪些客观条件,又有哪些主观原因,我们能够从中 得到哪些启示?这是包括考古学在内的很多学科需要共同回答的问题。
十、中外古代文化交 流的具体状况及其历史作用。
陕西农户搜肥发现唐朝皇家女贵族墓,墓志透露她人漂亮,婚姻开放
唐房陵大长公主墓发现本文作者倪方六在中国古墓发现史上,有很多意外,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要说的唐朝皇家女贵族墓——房陵大长公主墓的发现,便极偶然,竟然是农民搜肥时发现的。房陵大长公主为唐朝开国皇帝、高祖李渊的第六女,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妹妹、唐高宗李治的姑妈。其墓位于今陕西省富平县时称吕村乡双宝村北约250米处,在李渊献陵东北方约2.5公里。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1:01:540000大清朝灭亡后,王爷后代纷纷挖祖坟盗取随葬宝物内幕
原题:满清王爷后代“挖祖坟”本文作者倪方六在盗墓活中,盗墓贼挖的都是别人家的祖坟,虽然也偶有盗挖自家祖坟的事,但比较少见,并不会成为一时的流行。到了民国年间,这少见的一幕却成了一景,满清王爷的后代挖祖坟成风,盗墓取随葬宝物,不少王爷坟被这般破坏掉了。这篇文章,就来聊这内幕。图:北京清王爷坟地宫,相当讲究,仅次皇陵地宫图:北京清王爷坟地宫,后堂棺床,上置棺椁●北京的王爷坟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6:00:230000十大考古参评项目 | 陕西宝鸡周原遗址
发掘单位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项目负责人种建荣周原遗址是规模最大的先周文化与西周文化聚落,被学界认为是古公亶父迁岐之地和西周都邑之一。但长期以来,由于未发现先周文化的高等级建筑,未确定西周时期是否存在城址,致使无法最后确认遗址商周时期聚落的性质,进而影响诸多重大学术问题研究深入。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6:04:230003北宋皇陵:修建时不走寻常路,“七帝八陵”,13年后便被盗掘一空
一直以来关于宋朝皇陵的考古消息就很少。宋朝皇陵,它被称作是“最没有考古价值的皇陵”,也有人说它是“最悲催的皇陵”。其实,这么说还真没毛病。自秦始皇起,古代中国的皇帝为了死后“住所”真是煞费苦心。他们也不避讳,从即位之初便开始了大兴土木,营建时间,最久的可以达到半个多世纪。比如秦始皇陵修建了37年,汉武帝茂陵更是修建了53年之久。但宋朝皇帝算是其中的特例。我要新鲜事2023-09-11 18:37:130002明鲁荒王正妃墓被盗记:盗墓者“现场办公”,一老手拿出绝佳方案
山东明朝鲁荒王正妃墓盗记本文作者倪方六朱檀,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子,小时聪慧过人。朱檀是口含金钥匙出生的,生下来仅2个月就被朱元璋封为“鲁王”,藩地兖州。谁也没想到,长大的朱檀迷上长生不老药,终因服食金丹中毒而亡,年仅19岁。朱元璋闻讯后,非常生气,觉得太荒唐了,给其谥号取一个“荒”字。葬于今山东邹城市东北12公里处的九龙山南麓。当地盛传,鲁荒王墓里埋有金银财宝。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0:49:0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