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三门峡 | 明日考古百年纪念大会开幕,亮点纷呈提前看
作者:遗产编辑中心
了解三门峡一分钟
仰韶文化发现暨
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纪念大会
将于2021年10月17日至20日
在河南省三门峡市举办,
活动形式多样、
内容丰富多彩。

本次纪念大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文物局、河南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河南省文物局、中共三门峡市委、三门峡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
这次百年纪念令人瞩目!
今年恰逢仰韶文化发现100周年,也是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
本次纪念大会旨在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考古以及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进一步系统挖掘仰韶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实证华夏文明,坚定文化自信,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中华文化、彰显中国精神、提升中国形象,提供坚实的文化条件和强大舆论支撑。

1921年,渑池县仰韶村遗址的首次发掘标志着中国考古学的诞生,中国第一支考古学文化——仰韶文化因此而得名。
作为仰韶文化发现地、中国考古学诞生地,三门峡市以筹备举办好仰韶文化发现100周年(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纪念大会为契机,以打造“早期中国”文明长廊为载体,持续在考古中国、中原文明化进程研究等考古科研项目中贡献三门峡的考古力量。
这场考古盛会令人关注!
本次纪念大会分为主活动和分活动。主活动是仰韶文化发现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纪念大会和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
10月18日上午,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开幕。在开幕式上,将重磅发布“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和考古遗址保护展示优秀项目,并且进行《中国出土彩陶全集》《中国考古学百年史》《三门峡庙底沟》考古报告新书展示。
分活动有仰韶村考古遗址公园开园暨仰韶文化发现一百周年邮票纪念册发行仪式、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专家主题发言、各专委会分组论坛、三门峡市考古新发现及成果展示观摩活动等。值得关注的是,各专委会分组论坛活动将涉及水下考古、数字考古、动植物考古等诸多新兴领域,期间,部分专家还将深入三门峡市社区、学校举办多场考古公开课,与市民互动。
纪念大会10月16日全天报到,晚间进行中国考古学会七届三次理事大会。
这些文艺精品令人期待!
《寻梦仰韶》将全景再现仰韶文化。
10月17日晚,大型情景式音舞诗画《寻梦仰韶》将在渑池县仰韶文化博物馆广场演出,该剧将综合运用音乐、舞蹈、诗歌、情景剧等多种形式,“沉浸式”演绎仰韶千年的人文历史面貌,并利用先进的舞美技术打造多重时空视觉效果。

《寻梦仰韶》从新石器时代人们生活场景开始演起,到舜帝在渑池韶山演练韶乐《南风歌》;从秦王、赵王、蔺相如等历史人物在渑池会上“瑟缶智斗”,再到仰韶先民酝酿美酒的情景和画彩陶的女人们的工作;从古今对话,寻根溯源,追根彩陶起始,再穿越至彩陶文化在“一带一路”上广受赞誉......演出结尾部分的“仰韶新天地”,展现彩陶文化百年的畅想来结尾。
系列丛书和纪念邮票即将出版发行。
《仰韶百年系列丛书》以仰韶文化的发现与百年研究成果为主,主要包括安特生著作翻译本《河南史前遗址》、《巨龙和洋人》、《中国北部之新生界》、《仰韶之美——仰韶文化彩陶研究》、《从极地到中国》、《圣地百年——仰韶村遗址发现百年纪事》、《渑池县文物志》和《仰韶文化与酒》八本。

在纪念邮票方面,该百年邮票纪念册为当地文旅部门协同邮政部门共同制作。此次共设计5款系列邮票,其中一款,为首次采用彩陶制作的邮票,主图为“太阳神鸟”,副图为仰韶村第三次考古发掘出土的唯一一件完整器物“月牙纹彩陶罐”,为该纪念册的核心和亮点,非常具有收藏价值。目前,邮票发行及纪念册设计方案已经完成,已经完成出版,在纪念大会期间将举行邮票纪念册的发行仪式。
仰韶文化标识和文化模式处处可见。
三门峡地区,仰韶大道、仰韶大厦、仰韶广场等一批城市道路、建筑、街区都以“仰韶”及其相关内容命名。2020年7月,“仰韶文化 渑池宣传”微信表情包全球发布,并被广泛使用,生动展现了仰韶文化地域特色和独特魅力。

三门峡市坚持引导扶持、创新发展、打造品牌工作思路,助推产业发展,新开发了系列以彩陶为载体的茶具、陶艺、仰韶文化主题茶艺、奇石收藏等创意文化产品,深受市场青睐。与此同时,还支持开发了黄河澄泥砚、仰韶彩陶、黄河奇石等文化旅游产品。


这方文明土地令人流连!
“双百周年”纪念大会活动期间,庙底沟仰韶文化博物馆也将正式亮相。
该博物馆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学院设计,方案以“交融”为设计构思出发点,建筑整体如同交握的双手,将公园绿地景观和城市广场融为一体。馆内建筑共分地下一层,地上两层,主要由展区、库房、研究室、学术报告厅、文创教室、办公室等构成。

其中,展区基本陈列部分共包含四个部分,分别为基本陈列、近20年豫晋陕仰韶文化核心区域考古成果展、数字化展厅和专题展。该馆展出文物近4000件,大部分为距今数千年的仰韶时期出土文物,为第一次对外展出。其中包括了壮观的1166件的石盘状器、完整的弧线三角纹彩陶盆、瓮棺葬群等,为国内较大规模的史前博物馆。
整个庙底沟仰韶文化博物馆的基本陈展以“花开中国”为主题,分为“花之孕育”“花之绽放”“芳华未央”三部分,分别展示庙底沟文化的孕育过程、庙底沟时期的社会与文化景象和庙底沟文化之后的发展走向,揭示了庙底沟文化类型是仰韶文化中期最灿烂的文化类型,是华夏文明的第一缕曙光。
活动期间,仰韶村考古遗址公园也将敞开怀抱迎接来自四方的宾客。
自今年6月份对外开放以来,各色灯光秀、文艺演出等活动使得该公园迅速成为渑池县的新晋网红“打卡地”。位于韶源广场中心的是仰韶文化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小口尖底瓶的形象为基础打造的文化长廊,长廊可以供游客休息,廊架上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不同主题的展示内容。

值得关注的是,仰韶文化的三次发掘点也是该公园的一大亮点,三次发掘点突出展示了仰韶村文化遗址考古成果的纪念性、遗址展示的真实性以及遗址环境的完整性。

此外,在纪念大会召开之际,仰韶村遗址第四次考古发掘重要成果也进行了发布,不仅弄清了仰韶村遗址发现的青灰色“混凝土”成分,还在人骨土样样品中检测到丝绸残留信息,在尖底瓶残留物中发现有谷物发酵酒等重大发现。当时的生产、生活已经达到了一定高度,另一方面表明,我们的考古科研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采写:遗产编辑中心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杨贵妃的墓葬里 解开了上千年的秘密(千年秘密)
杨贵妃的墓葬里揭示着杨贵妃晚年可能已经不受宠。大家都知道杨贵妃是四大美女之一,同时也是李隆基最为宠爱的妃子。在历史上,尤其是唐朝的历史上,是绝对不能够被忽略的一个人物。其实关于杨贵妃一直都有着很多的争议,而在前些年就有专家发现了杨贵妃的坟墓,并且在这个坟墓当中找到了埋葬了上千年的秘密。历史美人我要新鲜事2023-10-11 19:50:030000考古发现视角下的长江下游地区文明化进程
长江下游地区是苏秉琦先生提出的中国史前六大考古学文化区之一,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至少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就一直是中国东南地区的核心所在,在“百万年的人类起源史、一万年的文化发展史、八千余年的文明起源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形成史”的实证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百万年的人类起源史0000武汉长江大桥下的农民皇帝 没有人祭拜成为荒坟(皇帝坟墓)
武汉长江大桥下的皇帝坟墓是陈友谅的古墓。相信大家对武汉长江大桥都不陌生,它是中国第一座公路铁路桥,武汉的标志性建筑,举世闻名,被誉为长江第一桥。在城市建成的几十年里,无数人经过这座桥,无数人来这里旅游打卡,慢慢地把它变成了武汉不得不去的景点。然而,大多数人不会想到,在这座桥下,埋葬着一位著名的农民皇帝。陈友谅我要新鲜事2023-02-20 03:15:020000打造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国家队的思考与实践
本文刊登于《中国文物报》2月10日第5版《中国文物报·保护专刊》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文化遗产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产物,是凝聚了人类智慧和社会活动的自然产物,是人类社会发展历史和文明进程的实证。文化遗产具有多重价值,其中的时代价值是增强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凝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精神力量的根本所在。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3:47:5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