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01

编者说 |《永乐宫迁建工程档案初编》中的工匠精神与中国气派

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6:03:221

宋丹

永乐宫是我国一组著名的元代道教建筑群,原址位于山西省永济县永乐镇峨嵋岭下。1956年,三门峡水库建设,永乐宫位于淹没区内。为了保护这一弥足珍贵的文化瑰宝,当即决定将其整体搬迁保护,将永乐宫由原址搬迁至位于原址东北方向、距原址约20公里左右的芮城县北侧三公里龙泉村附近。

永乐宫迁建工程的设计方、同时也是工程资料的主要保存者——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即当时的北京古代建筑修整所),为客观地还原历史、梳理脉络,同时也是为了让当时轰动一时的永乐宫迁建工程资料公之于世,于2009年组织人员、设立课题,专门整理这份工程档案。

《永乐宫迁建工程档案初编》

编著:查群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12月

定价:1800元

永乐宫档案目前藏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的有八千余份,其中文字档案两千多页,包括来往文件、会议记录、工作总结、残损记录、协议、设计说明、工程技术总结等;另外还有将近七百张图纸,其中有建筑图纸、彩画、壁画搬迁工程图;照片四千余张。其他还有205张壁画临摹线描图,81张拆除编号草图,611张草测稿。

要知道,永乐宫迁建工程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建国初期,没有任何壁画保护方面的经验可以借鉴。再加上当时设备短缺,经济条件有限,工作任务艰巨、工作环境艰苦自不必说。比如《梁超先生访谈录》中说:“那时候生活很艰苦,蝎子很多,有一天,我觉得褥子地下老响,不知道是什么,结果一打开,发现一堆蝎子。”这种工作条件和环境,对于80后的我来说,完全不可想象。但我读到各位曾经参加过此次搬迁工程的老前辈们的回忆录,字里行间所体现的自信和乐观,以及对当时搬迁技术和搬迁过程信手拈来的熟悉,让我看到了当时的文物工作者对于文物工作的热爱和纯熟的文物保护技术。《永乐宫迁建工程——王真回忆录》里有这样一段文字:“我们大都是边学边干,在实践中学习,一天下来感到很累,还不错有党支部书记老张给我们做饭,他是山西平遥人,会做面条,大家吃得很高兴,饭后我们又去小峨嵋山,有坐着的,有蹲着的,站着的,嘻嘻哈哈一起说笑,我坐在最高处,瞭望远景,北面一条山脉是太行山郁郁葱葱,再向西南看去,这时已夕阳西下一片红云,眏照着南面的黄河,滚滚的金色波浪,小船扬帆,美丽无比,大家欣赏美景忘却疲劳……”

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群心系中国文物事业、具有奉献精神的“大国工匠”,才能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创造出一套完整的壁画揭取、包装、运输、加固、修复、安装的技术路线和方法,成功揭取了约1000平方米的壁画及拱眼壁,并完整安装在新址。不得不说,这是新中国文物保护史上的一次壮举。

由于该课题从立项到结项的时间只有三年,对于纷繁庞大的档案资料,时间远远不够。查群老师对于课题的结项成果并不满意,一直在致力于将这些档案进一步整理修改完善。而本书就是查群老师费十年之功,认真打磨的成果,将这些尘封的记忆呈现到读者面前。

作为本书的责任编辑之一,我始终怀着敬畏之心在做着本书的编辑工作。查群将庞杂的档案资料分门别类,仔细整理,并配以文字解说。

概述部分主要是介绍永乐宫的概况,以及永乐宫的价值,其中,着重介绍永乐宫壁画,以突出永乐宫搬迁工程的意义。在这一部分最后,是永乐宫迁建工程概述。在文章末尾附上了1954-1966年有关永乐宫迁建工程出版物目录,方便读者查阅及研究。

第二部分以大事记的形式,将永乐宫迁建工程始末做以记录。这部分内容以时间为序,涵盖了当时的调查笔记、工作计划、实验记录、拆除记录、搬迁记录、会议记录、请示批复文件、发表文章、出版物甚至预算表等等。为方便读者阅读,同时也为保持全书的整体性、连贯性,书中涉及数量较多的图片内容,与本书第四部分“专题档案”和第五部分“原始档案”相对应。因此,在编排过程中,在这部分目录及正文中,将所对应的附录位置做了标注。

第三部分为永乐宫迁建工程解析。这部分主要将此次工程的记录以文字形式展现出来。最难得的是,在这部分结尾,作者将此次迁建工程的经验教训也做了整理,这段文字是1965年“永乐宫迁建工程技术总结”里对永乐宫迁建工程经验教训的总结。这也是本书出版的意义之一,除了将珍贵档案整理保存,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资料,对当今的文物保护工作也可以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四部分至第六部分以图片为主,分别是永乐宫迁建工程专题档案附录,永乐宫迁建工程原始档案附录,图版和照片。这部分图片是将原始档案、图片等,扫描之后,以8开的大开本彩图形式展现出来。

七、八两部分则是人物集和回忆录。记录了参与此次工程的文物保护工作者对于工作的坚持和热爱。无论是条件艰苦,还是环境恶劣,他们依然乐观自信。将文物保护工作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和理想。将这部分内容加入书中,也是希望他们的这种工匠精神能够传承至今,并且可以向后代一直流传下去。

由于文字量巨大,图片数量多,在图书的编辑过程中,除了我们做的基础编辑工作之外,查群老师也在一遍一遍修改和校对稿件。看着她写满批注的校样,我发现,工匠精神早已传承至今。无论是当时参与搬迁工程的老前辈们,还是如今进行学术研究的新一代文物工作者,都秉承这一精神,将我国的文物事业发扬光大。

当图书出版之后,我的内心也发生着改变。现在的工作,已经不仅仅是作为一个编辑在进行文字工作了。我同时也是一名文物工作者,在用图书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将前辈们的工匠精神写入内心,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作者单位:文物出版社)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