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中国 | 陕西靖边清平堡发现明代城隍庙遗迹
陕西考古院等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是人类历史上宏伟壮丽的建筑奇迹和无与伦比的历史文化景观。6月8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通报了北京市怀柔区箭扣长城、陕西省靖边县清平堡、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沙梁子古城遗址等3项长城考古的新发现,充分展现了长城作为古代军事防御体系的建筑遗产价值,以及长城沿线地区文化、民族的频繁交流与融合。
清平堡是明代延绥镇长城体系中的一座营堡,位于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杨桥畔镇东门沟村,处在芦河支流——贾家沟南岸的梁峁沙地中,西距明长城大边约10公里,平面大致呈南北向长方形,长约600、宽约300米,东、西、南各开一门,周边均为沙地,不宜农耕。本次考古发掘在堡内揭露出一处明代的城隍庙遗迹,院落结构完整、塑像精美,出土一通“重修显应宫殿”石碑。

清平堡城垣及周边地貌(上为北)

清平堡遗址鸟瞰(上为北)
2007年,在中国长城资源调查项目开展的时候,曾对清平堡进行过考古调查,了解了清平堡的平面形状、保存状况等地表可见的信息。
2020年4月,当地村民在堡内中部取沙时暴露出泥塑造像、鎏金铜像、铁香炉及砖瓦和陶、瓷残片等遗物,随即上报当地文物部门。2020年5月起,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清平堡遗址进行调查测绘并对取土地点开展抢救性发掘工作。截至目前,完整揭露出一处明代的显应宫(城隍庙),是一座大型院落,呈南北向长方形,长约60、宽约25米,嘉靖年间曾重修过,后于万历年间由延绥副总兵杜松又主持重修。?


取土时发现的彩绘泥塑及鎏金铜像

显应宫遗址平面图(上为北)

显应宫出土彩绘泥塑


显应宫出土彩绘泥塑
显应宫由院墙、照壁、门厅、戏台、东西侧殿、大殿及寝宫等部分组成,布局规整、保存较好,尤为重要的是,殿屋和寝宫内发现了30余尊彩绘泥塑造像,形象可辨有城隍、判官、夜叉、小鬼等。这批造像接近真人大小,颜色鲜艳,造型栩栩如生,展现出极高的艺术水准和塑形工艺。此外还出土了较多的琉璃瓦、鸱吻等建筑构件。在显应宫周边,还发现了大批青花瓷片、动物骨骼等生活遗物,以及瓷雷等军事防御武器。出土遗物根据形制和时代判断基本为明晚期至清早期,与史料记载的清平堡使用时间相符。



显应宫内出土鸱吻和琉璃构件
另外,本次工作还对清平堡城垣内进行了初步钻探,在城内发现有大量建筑遗迹,分布密集,其中在显应宫东侧有一处较大规模的高台建筑遗迹。目前通过考古发掘工作,判断这处遗迹应该是清平堡的中心楼遗址,与史料文献和碑文记载相符。根据文献记载,清平堡城有衙署、南北中心楼、屯仓等设施,还有关帝庙、马王庙等众多庙宇。目前通过考古勘探及发掘工作,进一步探明了清平堡城内街道布局和整体结构。
有明一代,为防御北方民族的侵扰活动,在北部沿边修筑长城,分设九个军镇,称为“九边重镇”。长城建筑体系包括营堡、墩台、边墙等。延绥镇作为九边之一,沿边最初设立一系列营堡,之后不断增设移建,统称为“三十六营堡”,清平堡是其中之一,属于中路分守参将统辖。
清平堡始建于明成化年间,清代没落,嘉庆年间废弃,废弃后很快被黄沙掩埋。城内遗迹保存较好、建筑格局非常清晰,是国内罕有保存原貌的明代长城营堡,是长城文化研究的重要实证材料,同时也是陕西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重要抓手。
清平堡的选址与废弃,体现了该营堡浓厚的军事色彩。本次发掘揭露出的显应宫遗迹及出土相关碑文内容,反映了当时长城两侧除了军事对抗的手段之外,还有意识形态领域的对抗手段也被朝廷重视与使用。同时,营堡还是蒙汉互市的场所,体现了当时蒙汉两地对立中也有交流与融合。因此,清平堡作为明长城体系中的一处营堡遗址,其本身具有重要的文化与学术价值,在此开展的考古发掘工作具有重要的文化与社会意义。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榆林市文物考古勘探工作队
靖边县文旅局
张光直、陈星灿:中国考古向何处去?
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6:37:300000王东明:我的父亲王国维
在上海的工作父亲在上海住了十年,主要是帮忙编书、做研究、写书。据蒋君章先生的回忆,上海哈同花园的正式名称是“爱俪园”,园内设有“仓圣明智大学”。蒋先生说,开学仪式时,王国维先生排列第三,校长在最前面,其次是教务长和王国维先生等重要教习。他在小学读书时,即已久仰王国维先生的大名。他说,王先生是短短的身体,嘴唇上蓄着八字胡须,瓜皮小帽,缀有红帽结,后面拖着一根长辫子。这是他的特别标记。0000一王墓早期被盗,墓道内发现不该有的东西,疑造墓者为盗墓留暗记
徐州狮子山楚王墓的发掘本文作者倪方六江苏徐州狮子山楚王墓发掘过程中,在墓道填土内发现了两件摆放位置令人起疑的陶钵。有的学者认为,这是当年造墓民工悄悄留下的暗记——为日后盗墓指路。这事蹊跷了。真相如何?至今是谜,没有定论。狮子山墓主是西汉第三代楚王刘戊,刘戊参与吴王刘濞反叛,事败后自杀,去世时30岁左右。狮子山在今徐州东郊,海拔仅61米,是个小山包。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3:53:240000新发现 | 内蒙古沙日塔拉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收获 出土玉器类型多样
沙日塔拉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伊金霍洛镇沙日塔拉村南。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资料显示,遗址面积约50万平方米。由于地表植被稀少,加上地表流水侵蚀,遗址地表沟壑纵横,峰谷交错,切割成大小不同的冲击台面和峰体,遗址约三分之一以上已遭自然原因破坏。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3:49:280007十大考古参评项目 | 内蒙古苏尼特右旗吉呼郎图匈奴墓群
发掘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项目负责人宋国栋吉呼郎图匈奴墓群吉呼郎图匈奴墓群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额仁淖尔苏木吉呼郎图嘎查,由120多座墓葬组成。2021年7月至10月,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等单位合作,发掘墓葬22座,取得了一些重要考古新发现。墓葬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5:40:29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