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中国 | 陕西靖边清平堡发现明代城隍庙遗迹
陕西考古院等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是人类历史上宏伟壮丽的建筑奇迹和无与伦比的历史文化景观。6月8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通报了北京市怀柔区箭扣长城、陕西省靖边县清平堡、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沙梁子古城遗址等3项长城考古的新发现,充分展现了长城作为古代军事防御体系的建筑遗产价值,以及长城沿线地区文化、民族的频繁交流与融合。
清平堡是明代延绥镇长城体系中的一座营堡,位于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杨桥畔镇东门沟村,处在芦河支流——贾家沟南岸的梁峁沙地中,西距明长城大边约10公里,平面大致呈南北向长方形,长约600、宽约300米,东、西、南各开一门,周边均为沙地,不宜农耕。本次考古发掘在堡内揭露出一处明代的城隍庙遗迹,院落结构完整、塑像精美,出土一通“重修显应宫殿”石碑。

清平堡城垣及周边地貌(上为北)

清平堡遗址鸟瞰(上为北)
2007年,在中国长城资源调查项目开展的时候,曾对清平堡进行过考古调查,了解了清平堡的平面形状、保存状况等地表可见的信息。
2020年4月,当地村民在堡内中部取沙时暴露出泥塑造像、鎏金铜像、铁香炉及砖瓦和陶、瓷残片等遗物,随即上报当地文物部门。2020年5月起,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清平堡遗址进行调查测绘并对取土地点开展抢救性发掘工作。截至目前,完整揭露出一处明代的显应宫(城隍庙),是一座大型院落,呈南北向长方形,长约60、宽约25米,嘉靖年间曾重修过,后于万历年间由延绥副总兵杜松又主持重修。?


取土时发现的彩绘泥塑及鎏金铜像

显应宫遗址平面图(上为北)

显应宫出土彩绘泥塑


显应宫出土彩绘泥塑
显应宫由院墙、照壁、门厅、戏台、东西侧殿、大殿及寝宫等部分组成,布局规整、保存较好,尤为重要的是,殿屋和寝宫内发现了30余尊彩绘泥塑造像,形象可辨有城隍、判官、夜叉、小鬼等。这批造像接近真人大小,颜色鲜艳,造型栩栩如生,展现出极高的艺术水准和塑形工艺。此外还出土了较多的琉璃瓦、鸱吻等建筑构件。在显应宫周边,还发现了大批青花瓷片、动物骨骼等生活遗物,以及瓷雷等军事防御武器。出土遗物根据形制和时代判断基本为明晚期至清早期,与史料记载的清平堡使用时间相符。



显应宫内出土鸱吻和琉璃构件
另外,本次工作还对清平堡城垣内进行了初步钻探,在城内发现有大量建筑遗迹,分布密集,其中在显应宫东侧有一处较大规模的高台建筑遗迹。目前通过考古发掘工作,判断这处遗迹应该是清平堡的中心楼遗址,与史料文献和碑文记载相符。根据文献记载,清平堡城有衙署、南北中心楼、屯仓等设施,还有关帝庙、马王庙等众多庙宇。目前通过考古勘探及发掘工作,进一步探明了清平堡城内街道布局和整体结构。
有明一代,为防御北方民族的侵扰活动,在北部沿边修筑长城,分设九个军镇,称为“九边重镇”。长城建筑体系包括营堡、墩台、边墙等。延绥镇作为九边之一,沿边最初设立一系列营堡,之后不断增设移建,统称为“三十六营堡”,清平堡是其中之一,属于中路分守参将统辖。
清平堡始建于明成化年间,清代没落,嘉庆年间废弃,废弃后很快被黄沙掩埋。城内遗迹保存较好、建筑格局非常清晰,是国内罕有保存原貌的明代长城营堡,是长城文化研究的重要实证材料,同时也是陕西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重要抓手。
清平堡的选址与废弃,体现了该营堡浓厚的军事色彩。本次发掘揭露出的显应宫遗迹及出土相关碑文内容,反映了当时长城两侧除了军事对抗的手段之外,还有意识形态领域的对抗手段也被朝廷重视与使用。同时,营堡还是蒙汉互市的场所,体现了当时蒙汉两地对立中也有交流与融合。因此,清平堡作为明长城体系中的一处营堡遗址,其本身具有重要的文化与学术价值,在此开展的考古发掘工作具有重要的文化与社会意义。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榆林市文物考古勘探工作队
靖边县文旅局
盗墓者盗出“考古新发现”,青铜器出手后,往情人银行卡打10万
盗墓者探出一片古墓群本文作者倪方六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中,“陕西澄城刘家洼春秋墓地”与“新疆吉木乃通天洞遗址”、“山东章丘焦家遗址”、“四川彭山江口沉银遗址”等26个考古新发现项目入围。虽然最后没评上“年度十大考古发现”,但让刘家洼春秋墓地走进了公众视野。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2:46:4700022010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述(望京楼、木渎、大报恩寺)
2010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史前考古再次缺席,而历史时期的考古发现也确实相当重要,很多项目持续研究至今,有些项目已经将大报告出版。一、三代考古1、河南新郑望京楼夏商时期城址2、山东济南大辛庄商代遗址3、山西翼城大河口西周墓地4、江苏苏州木渎古城遗址二、历史时期5、陕西西安凤栖原西汉家族墓地6、新疆鄯善吐峪沟石窟群和佛寺遗址7、陕西蓝田北宋吕氏家族墓园8、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7:20:380001古代有巨人吗,中外都挖出过古巨人遗骸
古代有巨人吗,中外都挖出过古巨人遗骸在漫威电影《复仇者联盟》里面曾经出现过绿巨人,让大家很直观的知道巨人是什么样子的,现实中似乎没有见到过这样高大的巨人,但在世界各地都发现了巨人的骸骨,这些巨人是古代存在的吗?下面探秘志小编就来带大家了解一下古代有巨人吗?古代有巨人吗?文章导航:1、中国古代巨人族2、国外古巨人3、巨人墓中国古代巨人族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6:12:520001西汉前期汉匈和亲之性质及汉匈关系
【摘要】历史上的中原王朝向北亚族群或国家提出和亲时,往往是处于较弱的形势,因此希望通过“和亲”获取和平。以西汉为例,据文献记载可知武帝以前汉匈“和亲”的次数为8次,通过对其内容分析,并结合汉匈双方对和亲的态度,能确定武帝以前和亲的本质为“岁遗”而非通婚。从汉匈关系的转变等视角来看,当时明显存在匈强汉弱的不对等关系。【关键词】汉朝;匈奴;岁遗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0:40:1800001985年 农妇割草捡到“一级文物” 颜值爆表“金螃蟹”来历成谜
我要新鲜事2023-09-22 20:11:27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