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现 | 发现馒头窑和生活类房址,繁昌窑见证古代安徽南北窑业技术交流史
罗虎 徐繁 等
首次发现馒头窑和生活居址,见证古代安徽南北窑业技术交流史
有利于廓清繁昌窑生产聚落布局
繁昌窑遗址分布于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南郊、西郊,分布范围内现有高潮、柯冲、宗塘、新塘四个村民组,地形特征为三面环山,一面临河,遗址面积约1平方公里。是一处五代-北宋时期的大型瓷窑遗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繁昌窑遗址2020年发掘区域在遗址中的位置(上为南)
考古工作概况
2020年,为配合繁昌窑遗址防洪工程建设,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芜湖市繁昌区文物保护中心联合在防洪工程建设区域继续开展发掘,发掘面积为800平方米。
共发现各类遗迹共计28处,其中龙窑和馒头窑各1处,陶车基座6个、房址3处、池类遗迹4个、灰坑7个、灰沟4条、墓葬2座。出土青白瓷器小件1000余件,器形主要有碗、盏、碟、盘、罐、钵、温碗、注子、执壶、盏托、炉、瓷塑小动物、围棋子等,另出土匣钵、匣钵盖、匣钵座、垫饼、窑柱、支座、碾槽、火照和刻槽盆等制瓷或装烧窑具。
新发现与新收获
馒头窑和生活类房址是2020年度发掘获得的重要新发现。
馒头窑位于Ⅲ区T0209西南部,开口于⑩层下,打破11、12层和基岩,平面呈“凸”字形,由窑室和操作间组成,窑室长1.4米、宽0.9米,残存红烧土窑壁约0.1米厚,窑床用单层窑砖铺底,表面有一层厚约2-3厘米的草木灰烬,局部发现炭化小木棍。操作间略呈长方形,东西长1.9米、南北宽1.6米,深约0.2米。操作间以东0.3米处还发现一处陶缸,口大底小,口径约0.8米,高约0.36米,开口层位与窑炉相同,应与馒头窑配套使用。根据地层关系,初步推断该馒头窑的年代为北宋早中期。早前有学者指出五代宋初皖南烧造青瓷的窑场有些用的不是龙窑,而是来自北方的馒头窑,惜未见到明确的考古资料报道。
繁昌窑遗址馒头窑 Y5和配套使用的釉陶缸(镜向西北)
本次揭露的窑址是繁昌窑遗址首次发现的馒头窑,在皖南瓷窑遗址考古工作中也属于首次发现,是探讨繁昌窑窑业技术的珍贵材料,为研究我国南北制瓷技术交流和融合提供了新的线索,也为繁昌窑青白瓷烧制工艺可能是北方制瓷艺人南迁后融合南北方烧瓷工艺的结晶的观点提供了新的证据。
20世纪90年代在安徽淮南地区发现了属于寿州窑的龙窑遗迹,反映了隋唐时期南方龙窑技术往北传播的历史;2020年度繁昌窑遗址考古发掘揭露了北方窑业技术系统的馒头窑,尽管目前尚不清楚其具体功用,但作为北方窑业技术往南方传播的证据则确凿无疑,亦为研究安徽古代南北窑业技术历史提供了珍贵的一手资料。
繁昌窑遗址F5扩方清理前全貌(镜向东南)
新发现的这处北宋房址(F5)位于龙窑保护大棚东南约70米,Ⅳ区T0509东北部,平面呈长方形,方向42°,东西长7.4米、南北宽6.2米,面积45.9平方米。房址用青砖垒砌房基,现存北、东、南三面砖墙,以北墙和南墙保存较好,西墙保存较少。墙壁均用青砖或残窑砖垒砌而成。房址整体坐西南,朝东北,门道位于北房基中部,宽1.36米,根据门槛宽度推测开门宽度约为0.7米;门外发现有由南向北略倾斜的路面,平整而坚硬,用青砖和匣钵片铺成;房内活动面平整,坚硬,房内东南部发现有疑似灶的红烧土遗迹;房基南部和东部还发现局部保留的双墙遗迹,两墙间距约为0.3-1米,用包含灰白土、黄褐色斑土块和黄沙等的黄褐土填充,土质稍松。据此推测墙体砌筑技术应采用“银包金”的建筑技术,即房屋墙体由有一定间距的内外双层砖墙构成,在两层砖墙组成的缝隙内填土夯实。这一筑墙技术遗迹在F5南墙保存较好,北墙略有残存迹象。
繁昌窑遗址 F5全景(镜向东南)
居住房址属于繁昌窑遗址考古首次发现的生活类房址,从现存地形来看,山体坡度较大、山间空地较少,结合繁昌窑遗址已经发现的其他房址分析,F5能有此建筑规模及技术,应是窑场中长期存在、相对等级较高的建筑遗存。综合F5建造技术、规模、门道规整的做法等因素,以及比较繁昌窑遗址以往发掘揭露的作坊类房址,可以推测F5建筑等级比一般作坊房址要高;其与繁昌窑窑业生产工艺流程的直接关系不大,而更可能是作为窑业生产的生活用房、管理用房(或其他用房)等相对级别较高的建筑遗存。
繁昌窑遗址 F5门道特写(镜向东南)
从全省窑业考古发现来看,这类生活类房址亦属罕见,为研究繁昌窑窑业生产的组织与管理状况提供了珍贵资料,有助于丰富和深化对繁昌窑窑业生产的聚落布局情况的认识,同时对于研究安徽古代窑业生产的组织与管理也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繁昌窑遗址 F5东南部灶址与“银包金”砌法的房基(镜向西南)
除生活类房址和馒头窑等新发现外,还揭露了青白瓷制瓷原料加工作坊和成型作坊各一处,发现了连片分布的料池遗迹与陶车基址,为进一步认识和研究繁昌窑遗址青白瓷生产的聚落布局与功能分区提供了实物资料;陶车基址保存状况较好,结构清晰,有助于深化繁昌窑青白瓷成型工艺的基础技术研究。
繁昌窑遗址 F5东南部灶址与“银包金”砌法的房基(镜向西南)
文物保护与公众考古
在做好繁昌窑遗址考古田野发掘工作的同时,针对新的重要考古发现,我们及时向本所领导和省文物局汇报,邀请考古学、文物保护、建筑学等多方面的专家开展现场考察,为深化繁昌窑遗址考古研究、做好现发现重要遗迹的保护工作提供专家意见。对新发现的房址进行了原址回填,对馒头窑则在做好三维扫描工作后,进行了分段切割、搬入室内进行保护的措施,争取最大程度地提取考古遗迹信息,做好遗址发掘现场文物保护工作。
在公众考古方面,根据不同阶段的发掘情况,我们先后与新华社安徽分社、中央电视台《中国影像方志·安徽卷》摄制组、安徽商报、繁昌区融媒体中心等单位合作,将繁昌窑遗址考古发掘的新发现与新收获向社会大众公布,为全社会提供古代优秀历史文化的滋养。同时,我们还邀请繁昌区中小学生和历史教师到发掘现场参观,开展考古知识讲座,激发青少年对乡土历史文化遗产的热爱,为繁昌窑遗址考古与文物保护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繁昌区文物保护中心
罗虎 徐繁 汪发志 崔炜
立冬岭南最宜人,采石英州画不如
“首届英石赶山节”与“2020广东英石秋季雅集暨全国邀请展”、“采石英州画不如——欢乐英州行暨首届英石鉴赏培训班”等展览活动系列活动于11月6日--16日在英德市博物馆热展中。老李这篇短文带您将英德市博物馆的里里外外都逛一下[大笑],也借此机会,为您说说英德的石文化的前世今生。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3:48:580000中国到底有几颗国宝级翡翠白菜?传有7颗,最值钱的并不在大陆
说说中国的几个“白菜”本文作者周德秀倪方六中国人就对玉有着独特的喜爱,而其中硬玉翡翠后来居上,尤受青睐。翡翠是一种高档的玉石,因其质地较硬,雕琢起来也不是那么容易。中国传世翡翠制品不多,说起翡翠的传世之作,大家可能就会想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那颗翠玉白菜,这颗白菜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更因为故宫元老那志良的赞赏,而声名大振。近有不少大陆人去台湾,专门就是想看看这颗“白菜”。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2:53:210000国军大墓顶挖防空洞,考古人员坑底拾到玉衣片,得出重要考古发现
东汉灵帝文陵考古调查本文作者倪方六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来说一个座皇帝陵。其陵主可以说既幸运,又倒霉。幸运的是生前,他不是皇子,却被选中当了皇帝。倒霉的是死后下葬不久,朝代还未灭亡呢,墓中随葬品就被盗出了。这位皇帝叫刘宏,是汉桓帝刘志的接班人。建宁元年(公元168年)正月庚子,刘宏即皇帝位,史称“汉灵帝”——东汉第11位、倒数第3位皇帝。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7:40:400000「考古词条」新石器时代 · 富河沟门遗址
▲遗址概貌中国北方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乌尔吉木伦河东岸。面积约6万平方米。1962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发掘。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年代为公元前3350年左右。通过该遗址的发掘,确立了富河文化。这是从统称的“细石器文化”中划分出不同考古学文化的一次重要工作。▲富河门沟遗址房址中部方形遗迹为灶我要新鲜事2023-05-28 02:18:1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