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区布局渐露真容——陕西西咸新区秦咸阳城遗址

(海报设计:崔晓雪)
▲陕西秦咸阳城遗址视频资料
发掘单位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项目负责人
许卫红
#十大考古#
秦咸阳城遗址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腹地,今西安市主城区以北18公里。城址以渭水为界分为南、北两区。北区考古工作已开展逾60年,众多的成果为中国古代城市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十一五”之后,咸阳城考古进入了新阶段。借助于前人的丰硕成果,基于渭水贯都、城墙遗存久寻无踪的事实,对这座从王国之城到帝国之都的遗址,选择了在城市手工业考古视野下,全面考虑自然地理因素,以线状织网、点状突破、片状画圈的工作思路,推进了城址功能区布局、内涵和关系的研究。
渭河北岸自南向北分别是河川地、台地、塬地。咸阳城遗址宫殿官署区分布于东北部台地,郭区分布于西南部河川地,秦陵与国人墓地分布于西北部塬地。
宫殿官署区内建筑分布密集,现存面积约500万平方米。北部为东西长4.5公里的人工壕沟,南部为高差达20余米的河川地与台地交界,二者构成了防卫体系及区界。
宫殿官署区内的西部、北部、南部各发现宽度超过50米的道路,构成一横两纵的主干道路网。一横位于北部,向西骤窄通往墓葬区;一纵位于西部,向北正对望夷宫遗址;另一纵位于南部,与渭河古桥遥相呼应,多层路面、路基垫土厚度超过1米。
宫殿官署区西部、北部为面积达230万平方米的官属手工业制作、管理及物品存储区。其中有大规模骨器制作、金属冶铸、铸币、石甲胄、石磬的生产,产品主供皇室,但缺乏原料初加工遗存。已揭露曲尺形府库类建筑一座,出土大量刻文为“北宫乐府”、数字及音律的石编磬,明确了渭河以北宫区的指称。

▲2号地点 官署区秦府库建筑出土石磬现场

▲2号地点 官署区秦府库建筑出土石磬部分铭文

▲4号地点 官署区骨料、骨器堆积坑试掘

▲4号地点 官署区试掘出土部分骨器

▲7号地点 官署区石甲胄作坊出土甲片

▲7号地点 官署区石甲胄作坊出土铁工具、铜条

▲7号地点 官署区石甲胄作坊发现灰坑内堆积石料、甲片
6号高台建筑位于扇形台地最大径处,与东、西侧建筑群呈“品”字形摆布,南与一纵道路相对。发掘显示,此建筑夯土台基总高11.3米,顶部残存台阶与斜坡并列通道、曲尺形墙体、壁柱和涂朱地面,室内复原面积约1000平方米。夯土三层落差,地基平面近方形,面积达1.6万平方米,体量巨大,气势恢宏,具备政务大殿的条件。西北部发现面积近4000平方米的附属建筑一组。

▲13号地点 宫区6号高台建筑顶部航拍

▲13号地点 宫区6号建筑西北附属建筑发掘区航拍
在20世纪,考古工作者在西南部河川地发现了面积约75万平方米的手工业作坊遗址。现该区确定面积近960万平方米,包括多门类手工业原料加工和日常用品生产,与官署区存在原料供给关系,两者构成产业链上的衔接。同时房址、灰坑、窖藏坑、水井等居址类遗存,尤其是大量高等级建筑材料、三十余种民营陶文、大量六国货币的发现,充分证明该区存在商业贸易和管理机构,具有郭区的部分功能,属秦代内史所辖。
这个区域内目前勘探发现纵向道路4条,宽度小于7米,与宫殿官署区道路规格等级差别明显。北部发现一条东西断续分布长达9公里的湿地环境,局部有人工沟渠和3处大面积静水。最东部淤泥堆积面积达36万平方米,平均厚度为3.5~4米,形成时代不晚于汉代。“始皇微行咸阳,与武士俱,夜出,逢盗兰池”“始皇引渭水为长池,东西二百里,南北三十里,刻石为鲸鱼二百丈”“(汉景帝)后九月,伐驰道树,殖兰池”,这处湿地和水系为解开兰池之谜提供了依据。而作为一处重要的水利设施,也形成了宫殿官署区与郭区之间另一道重要的分隔、防御线。

▲13号地点 宫区6号建筑西北附属建筑排水管道

▲13号地点 宫区6号建筑西北附属建筑铺砖廊道

▲6号宫殿建筑遗址发掘现场

▲6号宫殿建筑遗址发掘现场

▲出土石磬整理

▲田野考古调查
通过近年的工作,秦咸阳城北区的动态布局面貌逐渐明朗。其宫、署、郭各区分列,利用人工壕沟结合水系、台塬等自然环境区分各功能区界域并形成防卫体系。府库建筑所在官署区的确认,解决了咸阳城“北宫”中宫、署关系;6号高台建筑处宫区核心位置;石甲胄和石磬的发现,拉长了城市考古的视角,搭建了都城与秦陵研究的桥梁。手工业产业链的衔接,拼合了北区的整体面貌,经济职能得以显现。

▲2号地点 官署区秦府库建筑遗址三维影像总平面图
“渭水贯都,以象天汉,桥横南渡,以法牵牛”。随着北区少府、内史等经济管理机构成为主体,秦始皇最终为帝都咸阳勾画了一幅“法天”的远景。
编辑 | 张小筑 实习编辑 | 张若静
复 审 | 郭晓蓉
终 审 | 李 政
帝王墓中活人殉葬 揭幕主人身份(帝王之墓)
湖南挖出的帝王木之朱会的乳母。2005年的时候,位于湖南长沙望城县的蚂蚁山的一处工地上,工人们正在紧张的忙碌着,可就当推土机将上方的土堆推开时,大量青砖出现在众人的眼前,而且看样子有着很悠久的历史。工地负责人见状赶紧喊停了工程,并且联系了工程。明朝帝王墓我要新鲜事2023-04-14 23:45:440000高考状元为何三次入狱?父母悔恨道:儿时教育忽视一个重要环节
高考可谓是人生的一道“分水岭”,“读书无用论”随着时代的进步,这个观点一次次遭到打脸。原本出生贫寒的学子,通过高考实现人生逆袭的案例比比皆是。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是山西省阳泉市的高考状元。京东创始人刘强东是江苏宿迁的高考状元,巨人网络史玉柱是安徽怀远县的高考状元。如今这三位网络大亨都已身价过百亿,活生生的被那些抛出读书无用论的父母,狠狠打脸!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0:20:460000火化后骨灰没处放,置办棺材二次土葬又禁止,民间出现“骨灰坟”
民间特殊墓葬形式本文作者倪方六前面“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中,说了过去民间主要土葬墓式,如土堆式的“馒头坟”、墓碑后竖的“椅子坟”、水泥坟头的“龟壳墓”……民间墓葬的坟头墓式,其实是相当丰富的,并不限于这几种,讲究和禁忌也不太一样。这里,来介绍几种异形坟墓。“稻桶坟”与“宝顶”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8:31:540002观展:永恒的面孔——古埃及的黄金木乃伊
木乃伊有一种神奇的魅力,让世人产生诸多疑问和好奇。对于埃及人来说,来世非常重要。为了死后的永生,为了能够在来世活得更好,古埃及人制作了木乃伊。它们的“生命”可能已经消逝了数千年,但仍然以完好无损的“形式”存在于世上。我要新鲜事2023-05-28 16:58:470005伊犁河畔的回望——2019年环卡普恰盖海考察记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赴哈考古工作队,联合哈萨克斯坦伊塞克历史保护博物馆同仁,2019年6-9月在阿拉木图市东约50千米的拉哈特古城遗址考古发掘期间,从伊犁河中游南岸的伊塞克向东出发,逆时针环绕伊犁河卡普恰盖海(水库)考察学习。中方的丁岩、苗轶飞、祁玉庭与哈方的图列克、司机兼翻译包尔江共五位,乘车一辆车,9月5-8日,前后四天三宿,行程1348千米。我要新鲜事2023-05-06 22:06:08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