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洲龙:中国出土的首批恐龙化石(埋葬于黑龙江沿岸)
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0:53:330阅
满洲龙是一种鸟脚亚目下的鸭嘴龙科恐龙,诞生于98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属于大型恐龙的一种,体长可达8米,主要以各种蕨类植物、松柏类为食,长有扁平的喙状吻部,内部长有数百颗密集细小的牙齿。满洲龙也是中国发现的第一批恐龙化石。
满洲龙的体型

满洲龙属于鸭嘴龙科恐龙中体型最大的一种,体长可达8米,在目前已经发现的770多种恐龙中排名234位,相当于现代的一只小鲸鱼一样大,体型类似于中华盗龙、阿贝力龙以及食肉牛龙等大型肉食恐龙,不过满洲龙属于植食性恐龙的一种。
满洲龙的外形特征

满洲龙的化石比较破碎,完整度并不高,并且当时保存的也比较差,所以科学家很难具体的还原出它的样子,所以只能通过近亲的样子来进行复原。一般来说满洲龙这种鸭嘴龙科恐龙都具有两个典型特征,一是多层牙齿,鸭嘴龙科恐龙的下颌部长有多达数百颗牙齿,在啃食植物的时候却只使用其中的一排,也就是数十颗,咀嚼一段时间之后又会更换另一排,这样能够大大的减少牙齿的磨损。二是喙状嘴巴,看起来非常像鸭嘴,扁平且宽阔,能够很快的撕下树叶。
满洲龙的化石发现

第一批的满洲龙化石发现于中国东北部的黑龙江附近,当时也是第一次在中国出现了恐龙化石的身影,因此人们常常将满洲龙称之为“中国第一龙”或者是“黑龙江满洲龙”。据说第一次发现这些化石时是由于黑龙江的江水长期冲刷河岸,从而导致泥土中埋藏的化石逐渐裸露,最终被当地的渔民发现,曾因为骨骼粗大还被俄国专家认为是猛犸象的化石,甚至报道在了报纸上,获得了不少的关注。

最终在1915年到1917年间俄国的地质学家在中国进行了长达数年的考察,最终发掘出了不少的恐龙化石,并且组建起来,其中就有满洲龙的化石,目前陈列于波得堡地质博物馆之中,整体高度约4.5米,长度则达到了8米。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中国巨型蜥脚恐龙:东北巨龙 最长20米(发现于辽宁)
东北巨龙是一种生活在白垩纪早期的植食性恐龙,听名字就知道它的化石发现于我国的东北地区,和大部分蜥脚类恐龙一样,东北巨龙也是拥有着粗壮的四肢和修长的尾巴,身长也是普遍达到了20米,属于巨型恐龙的一种,目前发现的化石并不是非常完整,只有一个颅骨而已。东北巨龙的历史来源我要新鲜事2023-05-08 05:01:190000高江涛:如何理解“最初中国”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6:35:500000孙维国:新疆地区发现的兔类骨骼与兔形象文物
兔,俗称兔子,是活跃于荒漠、草原、森林的哺乳类兔形目兔科动物的总称。常见有家兔和野兔,爱食草,喜跳跃、奔跑,极为可爱。1977年安徽潜山盆地发现的距今6200万年的模鼠兔化石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兔形动物。截至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兔形象文物是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出土的距今5300年的兔形玉饰件,由兔形的上部和榫形的下部组成,呈伏卧状,耳朵向后伸。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0:04:090000#考古#墓葬发掘笔记,古人为了防盗,真的设有机关吗?
在一些流行的小说里面,常见的情节是:发现古墓,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机关,很多箭头乱飞。或者发现一些奇奇怪怪惊悚的东西。但是在实际的科学的考古发掘中,这些传说中的机关是没有发现的,古灵精怪的生物也是没有发现的。有的是按照工作流程,好像电视新闻那样,细细地对墓葬进行发掘,讨论最佳发掘方案,采用各种科技手段对墓葬、文物进行保护。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5:26:370000铲齿象为什么灭绝,同类争食/环境变化(有着狭长的鼻子)
因为大象生存能力强大,所以这个群体在地球存活了几千万年,而通过对大象化石的探索,专家发现了一种大象的祖先铲齿象。接下来,通过对的铲齿象的介绍,小编为大家揭开铲齿象为什么灭绝。一、铲齿象具体介绍1、铲齿象骨架化石的特征我要新鲜事2023-05-07 20:19:3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