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早期的两栖动物,三列鳍鱼(生存能力强/度过生物大灭绝)
我要新鲜事2023-05-07 23:29:581阅
距今4亿年前的泥盆纪,是地球鱼类发展最迅猛的年代,晚期有很多鱼类逐渐爬出水面进化成两栖动物。其中典型就是鱼石螈,它是地球上最早的两栖类动物,此外就是三列鳍鱼,它度过了一次生物大灭绝,并进化成了两栖动物。
一、地球早期的两栖动物,三列鳍鱼

人类的祖先往上可追溯到鱼,它们后来爬上岸变成了两栖动物,之后经过漫长的岁月才进化成猿人。如此说来,一些鱼类是大家应该认识的,比如三列鳍鱼,一种远古鱼类,生活在距今4亿年前的泥盆纪,专家认为它是鱼类向爬行类进化的过度物种。
1、外形

通过已发现的三列鳍鱼,专家复原了三列鳍的长相。如上图所示,三列鳍体表有鳞,并有供呼吸用的内鼻孔和鳔,它的头骨构造、牙齿的类型以及肉鳍骨骼的排列方式,都同早期的两栖动物相似,所以三列鳍鱼也是最早两栖动物的那一批。
2、度过生物大灭绝

泥盆纪是鱼类发展最好的年代,但在距今3.6亿年前,地球气候变化,一次生物大灭绝降临,许多湖泊干涸或水质变坏,很多生物都没有撑过去。不过因为三列鳍鱼生存能力强,它靠内鼻孔、鳔和肉鳍的优势,慢慢爬上了陆地,经过漫长而艰难的历程最终变成两栖动物存活了下来!
延伸:球上最早的两栖类动物

在提塔利克鱼一文中,曾介绍到提塔利克鱼是鱼类(3亿8000万年前的潘氏鱼)及早期四足类(3亿6500万年前的棘螈与鱼石螈)之间的物种。而鱼石螈目前普遍被古生物学界认为由“提塔利克鱼”进化而来,鱼石螈又是两栖动物,所以它被称为地球上最早的两栖类动物。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程平山著《竹书纪年考》——《竹书纪年》研究的集大成之作
《竹书纪年考》,程平山著,中华书局2013年12月第一版,390.00元一2014年10月,我用了整整一个月仔细阅读与深入思考程平山所著《竹书纪年考》(下简称《纪年考》)。我接触《竹书纪年》50多年,首次见到如此巨制(近200万字)。《纪年考》体系庞大,结构精密,内容丰富,考证详密,在以往的《竹书纪年》研究史上未曾有过。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1:11:090000走近“秦地林泉之冠”——探索麦积山石窟保护的特色与经验
从历史遗迹到当代景观麦积山石窟是丝绸之路沿线重要的石窟寺遗址,地处天水市麦积区陇山林泉幽静之处。石窟始建于十六国后秦时期,历经北魏至清等十余个王朝1600余年的先后开凿和修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石窟造像与壁画风格,以泥塑为主的造像情态生动,在中国石窟寺中被美誉为“东方雕塑馆”,引发中外游客对其中雕塑艺术杰作的珍赏。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8:01:450000汶川地震重建发现古墓 棺材是金丝楠木(四川古墓)
汶川地震后重建是找到的一座古墓有重大发现。2010年汶川大地震后重建时,施工队无意间发现一座千年古墓,得知消息的考古队立即赶往现场进行抢救性发掘。当一名考古专家看到现场显露的部分棺盖时,一股兴奋之情油然而生,因为他发现这就是传说中的金丝楠木棺材,同时这也意味着墓主人的身份非富即贵。随后,考古队请来吊车将古墓中的棺材吊起。金丝楠木棺我要新鲜事2023-10-15 20:34:280000考古中国 | 陕西靖边清平堡发现明代城隍庙遗迹
陕西考古院等长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是人类历史上宏伟壮丽的建筑奇迹和无与伦比的历史文化景观。6月8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通报了北京市怀柔区箭扣长城、陕西省靖边县清平堡、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沙梁子古城遗址等3项长城考古的新发现,充分展现了长城作为古代军事防御体系的建筑遗产价值,以及长城沿线地区文化、民族的频繁交流与融合。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6:49:0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