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早期的两栖动物,三列鳍鱼(生存能力强/度过生物大灭绝)
我要新鲜事2023-05-07 23:29:581阅
距今4亿年前的泥盆纪,是地球鱼类发展最迅猛的年代,晚期有很多鱼类逐渐爬出水面进化成两栖动物。其中典型就是鱼石螈,它是地球上最早的两栖类动物,此外就是三列鳍鱼,它度过了一次生物大灭绝,并进化成了两栖动物。
一、地球早期的两栖动物,三列鳍鱼

人类的祖先往上可追溯到鱼,它们后来爬上岸变成了两栖动物,之后经过漫长的岁月才进化成猿人。如此说来,一些鱼类是大家应该认识的,比如三列鳍鱼,一种远古鱼类,生活在距今4亿年前的泥盆纪,专家认为它是鱼类向爬行类进化的过度物种。
1、外形

通过已发现的三列鳍鱼,专家复原了三列鳍的长相。如上图所示,三列鳍体表有鳞,并有供呼吸用的内鼻孔和鳔,它的头骨构造、牙齿的类型以及肉鳍骨骼的排列方式,都同早期的两栖动物相似,所以三列鳍鱼也是最早两栖动物的那一批。
2、度过生物大灭绝

泥盆纪是鱼类发展最好的年代,但在距今3.6亿年前,地球气候变化,一次生物大灭绝降临,许多湖泊干涸或水质变坏,很多生物都没有撑过去。不过因为三列鳍鱼生存能力强,它靠内鼻孔、鳔和肉鳍的优势,慢慢爬上了陆地,经过漫长而艰难的历程最终变成两栖动物存活了下来!
延伸:球上最早的两栖类动物

在提塔利克鱼一文中,曾介绍到提塔利克鱼是鱼类(3亿8000万年前的潘氏鱼)及早期四足类(3亿6500万年前的棘螈与鱼石螈)之间的物种。而鱼石螈目前普遍被古生物学界认为由“提塔利克鱼”进化而来,鱼石螈又是两栖动物,所以它被称为地球上最早的两栖类动物。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考古词条」新石器时代 · 甑皮岩遗址
▲洞穴遗址概貌中国华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洞穴遗址。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南的独山西南麓。197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和桂林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进行试掘,已挖部分属上层遗存。▲甑皮岩遗址采集标本我要新鲜事2023-05-28 04:32:150000南通考古的重要发现 清朝时期的渔船(南通发现)
我国南通发现一艘来自于清朝的渔船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在前段时间,记者从南通的考古工作人员高中得知,他们在南通本地的某条河上发现了一艘古代的渔船,而经过简单的分辨之后,可以确认这是一艘来自于清代的渔船。并且在本月初已经进行了迁移工作,将这艘渔船迁移到了文物研究组织,当前正在有考古工作人员对于这艘渔船的结构以及内部的环境和其他的方面做出研究。清代渔船我要新鲜事2023-07-27 20:50:270001浅谈古建筑保养维护工作的实施方式
保养维护是古建筑维护与加固的一项工程,等同于古建筑的局部修缮、迁建、抢险加固等工程项目;实施保养维护工程需要申请立项,需要进行系统化的工程管理;同时,保养维护工程的施工要求不改变建筑物的现状结构、外貌、装饰、色彩等价值要素,而进行除草、勾抹、简易支顶、局部揭瓦补漏、防潮防腐、除虫防火等经常性的工作。古建筑的保养维护工程采用申请立项制度,通常工程施工间隔的周期为5年以上,时间跨度比较长。0000中国古人长期执行最佳“上床”时间,现代研究发现此“睡律”科学
古人晚上几点上床睡觉?本文作者倪方六当下有一句流行的友情提醒——“不要熬夜”。对于不少人来说,这其实几乎是难以做到的,特别是做内容创业的,没有不熬夜的。在眼下的夏天,睡眠几乎成了一种奢侈品。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9:02:250001夏商周断代工程为何避讳谈大禹治水 考古:洪水时间有漏洞
夏朝建立时间的确定一直是历史研究中的难题。在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研究中,专家们通过多学科的合作和综合分析,尝试确定了夏朝的始建年代。然而,断代工程中的一些方法和结论并没有得到广泛认可,也存在一些争议。我要新鲜事2023-06-01 20:38:3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