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罗纪兽脚斑龙:多里亚猎龙 长达7米(分布于英国南部)
我要新鲜事2023-05-08 05:34:500阅
多里亚猎龙是一种存活于侏罗纪中期的斑龙科恐龙,是目前已知的历史最悠久的坚尾类恐龙品种之一,属于兽脚亚目,据说它的化石最早是在英格兰的南部发现的,当时还是1999年由爱德华·克莱明肖在施工的时候挖出的一块化石石块,但发现的化石还不是非常完整,大多只有头骨的部分,比如上颌骨和下颚等。
多里亚猎龙的外形特征

多里亚猎龙的前足明显要比后足更小且瘦弱,基本都是使用后肢进行站立和奔跑的,嘴巴差不多占到身体的一半,而头部则像恐龙之王霸王龙一样粗壮,尤其是牙齿看起来非常的尖锐锋利,有着典型的食肉暴龙的特征,并且它的体长普遍可达7米左右,相信在1.7亿年前它一定是这一区域的霸主。
多里亚猎龙的化石发现

据说首次发现多里亚猎龙的化石是在1882年的春季,当时正好是爱德华·克莱明恩这位地产承包商正好在舍尔伯尼的红洞巷中进行施工建设,于是正好在西多塞特郡进行挖掘的时候,意外挖出了一块隐约能够看到头骨的石块,这就是首块发现的多里亚猎龙的头骨化石,虽然当时人们并没有认识到这是什么恐龙。

但是在1年之后,也就是1883年的时候,一位叫做理查德·欧文的科学家开始研究出这些化石的种属,据他推测这些化石可能是属于斑龙科恐龙的,之后便开始将它称为“巴克兰地斑龙”,而在这说法也因为当时斑龙头骨化石非常少而被大众所接受,但是直到1964年之后,有人再次提出这种恐龙可能是斑龙属中一个另外的科,并且将其取名为行走龙。最终在08年的时候才被罗杰·本森称之为现在的“多里亚猎龙”。

多里亚猎龙的化石只有整整一个颅骨的前半部分,不过还算是较为完整的头骨,其中不仅前和右上颌骨都完好,并且下面也带有完整的下颚部分,甚至科学家们还发现了它的一些呕吐物。据说当时这一物种几乎是全新的,所以便不是很了解,最终检测周围的砂石才知道了多里亚猎龙的诞生地在哪里。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秦权
秦代为统一全国衡制而由官府颁发的标准衡器。以战国时期秦国衡制为标准,也包括秦统一后加刻诏书重新颁发的战国秦权。实际上是天平衡杆的砝码。今除传世的秦权外,在陕西咸阳、西安、临潼、宝鸡,甘肃秦安,山东文登,江苏盱眙,山西左云,河北围场,内蒙古赤峰和敖汉旗,都曾有出土。这表明秦代确向全国推行统一的衡制。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1:19:020001穿越还是假文物?山西古墓挖出“愤怒的小鸟”,被鉴定为一级文物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一种感觉,就是在博物馆或者是文物鉴赏节目中看到的古董宝贝们被很多人追捧,但是有时候我们就是欣赏不到它的美,感受不到专家们所描绘的独特艺术,云里雾里就跟着大家一起“鉴赏”了,其实这也不奇怪,毕竟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看法年代不同,对美的追求也不同罢了。但是我们今天说的这个文物,确实是实实在在的可爱漂亮。我要新鲜事2023-07-14 12:23:550006张荫麟:孔子及其时世·孔子的先世与孔子的人格
前518年鲁国三巨室之一的大夫孟僖子临死,遗嘱他的家臣,大意道:“人之有礼好比树之有干,没有礼便站立不住。我听说不久将有一位显达的人出现,叫做孔丘。他是圣人的后裔,而本族在宋国被灭。他的祖先弗父何(按略与周厉王同时)原是宋国的太子而让位给宋厉公。弗父的后人(按曾孙)正考父辅佐戴公、武公、宣公三世,受过三次的册诰命(按三命为上卿)而越加敬谨,所以他的鼎铭道:0000讲座回顾|刘源:子与伯——殷周贵族宗法社会的骨干与基石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2017年中山大学“历史、考古与文明”研究生暑期学校暨考古人类学工作坊讲座回顾记“子与伯——殷周贵族宗法社会的骨干与基石”讲座主讲人:刘源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整理人:崔颖(吉林大学)校对:吕炳庚编辑、配图:赵柏熹编者按:文本由暑校学员整理,并由本号工作人员校对及编辑。如有错漏,恳请讲者或读者指正!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5:39:140000「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汉阙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9:36:1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