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肉食恐龙:矮异特龙 仅出土一根腿骨(推测身高极矮)
我要新鲜事2023-05-08 05:41:020阅
矮异特龙生活于侏罗纪的末期,是分布于澳大利亚大陆的一种巨型肉食恐龙,据说它的身长可达7米,相当于两层楼的高度,不过它的体重却不高,只有500公斤,最多也只有1吨左右,这主要是因为它的身高过于矮,再加上矮异特龙又具有脆弱异特龙的血统,因此人们便开始将其称之为“矮特异龙”。
矮特异龙的外形特征

矮特异龙有着非常硕大的脑袋和锋利的牙齿,而后腿大多是相对粗壮的,而前肢则是比较瘦小的,但它的前肢上长有三根指爪,而每一根都带有坚硬且尖锐的指甲,在撕裂肉食的时候也是非常不错的武器。矮特异龙的全身几乎都是绿色的,而背部则生长着不少的黄色或白色条纹,在白垩纪初期就移居到了澳洲。
矮特异龙的生活习性

矮特异龙和大部分的食肉恐龙一样都喜欢自己独居,但是在狩猎的时候则习惯于成群合作狩猎,这样有利于捕杀到更加庞大的猎物,但是如果平时两个矮特异龙碰到了一起就很容易发生打斗,因为它们和猫狗一样,都有着非常强烈的领地意识,如果一旦被其他的恐龙买入自己的领地,那么掌管这片土地的矮特异龙就完全没法容忍了。

据说因为这种矮特异龙有着非常锋利的牙齿,因此几乎什么生物它都吃,尤其是恐龙它都不放过,从体型较小的水舌龙,再到体型庞大的多齿龙,可以说它的牙齿几乎能够穿透任何硬度的兽皮,所以它们也成为了当时生态中的顶级掠食者,就像恐龙之王霸王龙一样。
矮特异龙的化石发现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的矮特异龙化石发掘情况来看,基本上算是少的可怜,在英国广播电视台推出的《与恐龙同行》中就曾提到,到目前为止仅在澳洲的墨尔本奥图华雷吉地区出土过一根腿骨,因此根本就没有人能够真正确定矮特异龙的种属,科学家只能经过腿骨计算出它的身高,因此这才有了矮特异龙这个名字。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徐州山上出现千年古墓 出土了大量宝贝(汉代古墓)
徐州发现的一个西汉找到了千年国宝。在2016年的夏天,徐州一座山上出现了一起盗墓事件。而被盗的墓葬是距离现在已经有上千年历史的一座汉朝墓葬,专家在找到这座墓葬的时候,也不是第一次被盗墓贼给侵略,于是专家们只能报警,让警方去追捕这些盗墓贼,另一方面他们对于这座墓葬进行抢救性挖掘,说不定还有着一些特殊的发现。千年古墓我要新鲜事2023-10-02 19:04:130000河南发现了朱元璋儿子的墓穴为什么专家要大骂?(明朝古墓)
河南发现的明朝大墓已经遭受到了很大的破坏。2014年,当时河南的某个区域正在为了加强当地的热力供应,从而挖掘地下准备开始建立一座热力厂,结果在挖的挖的就发现下面有着一座古墓,然后热力厂就被临时改换了位置,这个古墓已自然也是被当地的考古队接手。在经过一番调查之后发现这个古墓可能是来自于明朝的古墓。墓主人身上的刀疤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3:26:010000栉龙:大型食草恐龙(长12米体重9吨/以吼声震慑敌人)
说到食草恐龙,很多人以为它们性情温和,攻击力很弱。可你真这样想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有些食草恐龙发起疯来比食肉恐龙都狠,比如世界上最强食草恐龙美甲龙,以及今天小编要为大家介绍的栉龙,一起去看看吧!栉龙基本资料体型:栉龙是一种生活在亚洲和北美洲大型食草恐龙,它体长9-12米,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130位,生活在距今7200万年-6800万年前的晚白垩世。我要新鲜事2023-05-08 03:21:160000中华文明探源的吉林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考古工作。在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考古学”这一方针的指引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在秉持“多学科、多角度、全方位”的理念下持续推进,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及动因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得出了各个区域文明在不断交流互动融合过程中共同形成了“早期中华文化圈”的重要结论,为早期中国的形成与发展研究作出了考古学上的卓越贡献。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8:31:170002满清东北禁封地发现一长满青苔的绝世文物,发现者不识竟用油焚烧
高句丽壁画墓和好太王碑本文作者倪方六上篇说了高句丽墓葬的大体情况,这篇进一步说说这事情。大家想知道,为什么日本考古界对中国境内的高句丽古墓群这么有兴趣吗?除了民族本身的神秘性外,与古墓内丰富的壁画大有关系,是了解高句丽历史,特别是东北亚历史最直接的材料。这些最富艺术价值的壁画墓,还被学术界称为“东北亚地区的艺术宝库”。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4:13:0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