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甲龙亚目恐龙:莫阿大学龙 背部长有骨刺(体长4米)
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0:18:410阅
莫阿大学龙属于覆盾甲龙亚目恐龙,诞生于侏罗纪早期,第一批化石是在1990年于德国发现的,经过科学家推测它的体长可达2-4米,属于一种小型植食性恐龙,和其他的装甲龙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差别,依然都是使用粗壮的四足进行行走的,比腿龙等更加原始古老一些。
莫阿大学龙的体型

莫阿大学龙如果是幼年时期,它的体长则只有2米,这也是最早发现的正模化石的身长,但是据科学家们对其骨骼进行的计算,最终推测它的成年体长或许能达到4米。莫阿大学龙作为植食性恐龙来说,体型并不算大,所以它还有着其他的防御方式,比如它的背部长有尖刺,因为在正模化石中就发现了一块尖刺。

并且莫阿大学龙为了提升自己的防御能力,可能在背部等位置还长有一些鳞甲来保护自己,避免食肉恐龙的伤害,在正模化石中就存在3块圆锥形的鳞甲化石。并且科学家还表示这种莫阿大学龙的外形能够看出,它可能是原始种装甲亚目恐龙,但是比小盾龙演化的更深一些,但是又比腿龙更加原始。
莫阿大学龙的生活习性

莫阿大学龙的身高并不高,所以科学家们推测它可能是以低矮植物为食的,就像埃德蒙顿甲龙一样。莫阿大学龙虽然和大部分装甲亚目恐龙一样是使用四足行走的,但是很可能偶尔也会使用粗壮的后肢暂时进行快速移动,从而能够很快的躲避捕食者。莫阿大学龙的嘴巴是角质喙状的,并且带有叶子状的牙齿,因此对于韧性较大的灌木等植物也都是能够啃食的。
莫阿大学龙的名字来源

莫阿大学龙之所以会叫这个名字,就是因为最初进行协助挖掘的团队就是来自恩斯特·莫里兹·阿德特大学,而莫阿大学则是这所学校的简称,所以为了纪念这所大学的化石地质学家Werner Ernst才以大学名命名。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南非杂食恐龙:康纳龙 仅出土一颗牙齿(种属遭受质疑)
康纳龙诞生于白垩纪初期,属于杂食性恐龙的一种,第一批化石主要是在南非发现的,不过由于当时发现的化石只有一颗牙齿和部分躯干骨骼碎片,所以基本上被科学家公认为疑名状态,暂时被判断可能与橡树龙科或者禽龙科类似。康纳龙的化石发现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6:25:210000盗墓者可能是木匠,将男棺推翻从侧板上凿洞,值钱的全被盗走
三国时东吴名将朱然墓考古发现本文作者倪方六三国时期的名人墓、贵族墓,不论是曹魏,还是刘蜀、孙吴,都有一个相同的地方,就是这些墓几乎无一座没有被古今盗墓者光顾过,墓主的身份很难弄清。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要说的东吴朱然墓不一样,竟然有明确的“身份证明文件”,十分难得。在这些年所发掘东吴贵族墓中,朱然墓最有代表性——连被盗都有代表性。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1:02:520000土中找土 知多惑多——如何认识陶寺宫城大型建筑基址?
张小筑6月3日,“2021年陶寺宫城大型建筑基址考古现场会”在山西襄汾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国家博物馆、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等高校和考古文博单位的40余位学者参会。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6:58:490002朱元璋崇拜马神,朱棣遂在北京立马神祠,这些动物人类都曾崇拜过
多种多样的动物崇拜现象本文作者倪方六我在前面的“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中,聊了过去的动物崇拜现象,至今在中国民间都存在。在古代,牛、马、猪、羊、狗这些与人类关系密切动物,一直被作为传统的牺牲祭祀神灵,但他们自己的身上也有神性,为不少民族崇拜。如纳西族视牛为创世神牛,苗族有两个最大的群体神,一个是19头水牛天神,另一个是15头黄牛天神。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7:10:530000王明珂:鄂尔多斯及其邻近地区游牧社会的形成
在另一个黄土农业的边缘地区,就是内蒙古阴山以南,到陕西北部的鄂尔多斯附近,也经历了与河湼地区类似的人类生态变迁。由于这儿在地理位置上与晋陕龙山文化区更接近,使得在这儿发生的人类生态变迁,对南方龙山农业地区人群造成更直接的冲击。而南方人群对此的反应,也进一步影响鄂尔多斯及其邻近地区的人类生态变迁。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4:22:38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