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甲龙亚目恐龙:莫阿大学龙 背部长有骨刺(体长4米)
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0:18:410阅
莫阿大学龙属于覆盾甲龙亚目恐龙,诞生于侏罗纪早期,第一批化石是在1990年于德国发现的,经过科学家推测它的体长可达2-4米,属于一种小型植食性恐龙,和其他的装甲龙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差别,依然都是使用粗壮的四足进行行走的,比腿龙等更加原始古老一些。
莫阿大学龙的体型

莫阿大学龙如果是幼年时期,它的体长则只有2米,这也是最早发现的正模化石的身长,但是据科学家们对其骨骼进行的计算,最终推测它的成年体长或许能达到4米。莫阿大学龙作为植食性恐龙来说,体型并不算大,所以它还有着其他的防御方式,比如它的背部长有尖刺,因为在正模化石中就发现了一块尖刺。

并且莫阿大学龙为了提升自己的防御能力,可能在背部等位置还长有一些鳞甲来保护自己,避免食肉恐龙的伤害,在正模化石中就存在3块圆锥形的鳞甲化石。并且科学家还表示这种莫阿大学龙的外形能够看出,它可能是原始种装甲亚目恐龙,但是比小盾龙演化的更深一些,但是又比腿龙更加原始。
莫阿大学龙的生活习性

莫阿大学龙的身高并不高,所以科学家们推测它可能是以低矮植物为食的,就像埃德蒙顿甲龙一样。莫阿大学龙虽然和大部分装甲亚目恐龙一样是使用四足行走的,但是很可能偶尔也会使用粗壮的后肢暂时进行快速移动,从而能够很快的躲避捕食者。莫阿大学龙的嘴巴是角质喙状的,并且带有叶子状的牙齿,因此对于韧性较大的灌木等植物也都是能够啃食的。
莫阿大学龙的名字来源

莫阿大学龙之所以会叫这个名字,就是因为最初进行协助挖掘的团队就是来自恩斯特·莫里兹·阿德特大学,而莫阿大学则是这所学校的简称,所以为了纪念这所大学的化石地质学家Werner Ernst才以大学名命名。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十大考古参评项目 | 浙江杭州净慈寺遗址
01发掘单位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02项目负责人孙媛净慈寺坐落在南屏山中峰慧日峰下,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湖十景”之“南屏晚钟”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的重要遗产构成要素。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3:13:490000盗墓者劈开柏木大棺,拖出尸体盗走随葬品,不能带走一物竟是国宝
北魏司马金龙墓的发现本文作者倪方六考古发现有很大偶然性,据统计,80%的重大发现都属意外。比如河南博物院的镇院之宝“春秋莲鹤方壶”,便是民国十二年(1923年)新郑李家楼一家在菜地里打井打出来的,打井选的位置刚好在郑公大墓上。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6:55:130002神秘的纳斯卡巨画:外星智慧的创作还是人类的创意?
我要新鲜事2023-06-14 20:22:100004「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洛阳魏晋墓
曹魏、西晋时期都城洛阳附近的墓葬。分布在今河南省洛阳市郊。其中曹魏墓发现较少,西晋墓发现较多。过去被盗情况严重,曾出土过一些西晋墓志其中著名的有荀岳、左棻等墓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由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市博物馆等单位进行发掘。1982~198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又对西晋帝陵区进行了勘察和发掘。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8:09:520001郭静云团队又一力作,探讨中华文明发祥地
序曲学习历史,了解历史,如同在浓重的迷雾中航行。无论是在故纸堆中埋首寻思,还是在田野中“掏坑挖墓”,即便披星戴月,衣带渐宽,都是为了在灯火阑珊之处,寻觅那回眸一笑之美,寻觅一条贴近历史真实的航道。探索者应持一双明目,一颗“同情”之心,方能看清迷雾中的微光,方可拨开迷雾,乘风破浪,享受探索历史之趣。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1:13:1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