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梁龙科恐龙:原雷龙 身长超过20米(走路发出雷震声)
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2:14:060阅
在1998年之后,原雷龙就被发现与雷龙所指的是同一物种,原雷龙是一种蜥脚形类亚目梁龙科恐龙,诞生于侏罗纪末期,有着非常明显的修长尾巴、脖子和粗壮的四肢,因为尾巴摆动时能够发出至少2百分贝的声音,就像打雷一样,所以才取名为雷龙。
原雷龙的外形特征

原雷龙的体长可达20米,其中脖子就占到了8米,而尾巴则占到9米,也就是比它的躯干都长,所以当它仅仅以后脚跟进行支撑而站立的时候,它的高度几乎相当于4-5层楼的高度,而且它们的体重也达到了27吨,所以一走路的时候就会发出打雷般的响声,从而也就获得了“雷龙”这样一个名字。

原雷龙身体较短,但是脖子很长,不过考虑到它如果抬高脖子很可能无法将血液供给到脑袋,所以基本上科学家都判断它的脖子可能是无法向上抬起的。原雷龙最特别的是它带有和飞鸟相似的气囊,所以它的呼吸非常快,当然除了走路之外,原雷龙的尾巴也像是一条鞭子一样粗壮,所以在甩动的时候也会发出像打雷般的声响。
原雷龙的生活习性

原雷龙的牙齿呈现勺状,就像在我国发现的张氏大安龙一样,所以原雷龙很可能也是植食性恐龙,虽然雷龙是进行四足行走的,但是据说它的后肢要更加强壮,且它的身体后半部分比前肩部要更高,有人怀疑它可能是站立睡觉的,就像马一样,也可能是利用体重来吓退掠食者。

原雷龙喜欢群居,这主要是因为异特龙这些食肉恐龙会对它进行攻击,所以在平原和森林中结伴而行就更容易存活。虽然原雷龙的尾巴和脖子都非常长,但是它在行走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将尾巴抬起的,完全不会挨到地面上。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史前巨兽古杯蛇,体长10米能捕食鲨鱼的巨型海蛇
在距今六千多万年前,海洋里生存着一种名叫古杯蛇的巨型海蛇,它们的体长能够达到10米,甚至能够捕食鲨鱼,如今已经灭绝了,由于古杯蛇生活在海洋里,且容易被破坏,所以人类发现的古杯蛇的化石少之又少。现代的海蛇都是有毒的,所以科学家推测古杯蛇也拥有剧毒。古杯蛇:六千多万年前的巨型海蛇我要新鲜事2017-12-05 12:24:450000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2021年的成果回顾
2021年是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在这个值得纪念的年份,回顾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一年的工作,具有特别的意义。今年,我们在学校、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各级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在全系各位老师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国多家考古研究机构研究人员的鼎力相助下,努力发挥积极作用,继续为建设复旦大学考古学科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9:08:3600002017年盗墓团伙挖开山东王墓两个小时后为何落荒而逃
2017年的某一天,山东王墓遭到了一伙盗墓贼的入侵。当这些盗墓贼继续向前行进时,却被眼前的景象所惊吓到。明明已经挖开了古墓,却不敢继续前行。我要新鲜事2023-06-09 21:06:250000韩建业:仰韶文化与中华文明起源
韩建业老师首先围绕仰韶文化的基本情况、仰韶文化与中华文明起源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梳理。理解仰韶文化与中华文明起源的关系,首先要厘清“仰韶文化”与“中华文明”这两个基本概念。我要新鲜事2023-05-29 10:18:000003冯汉骥与川大考古学——霍巍教授访谈录
冯汉骥(1899—1977),字伯良,湖北宜昌人。著名考古学家、历史学家、民族学家,中国近代考古学开拓者之一,四川大学考古专业奠基人。曾任厦门大学图书馆主任、浙江大学文理学院图书馆主任、湖北省图书馆馆长、哈佛大学汉和图书馆主任、四川博物馆馆长、西南博物院副院长、华西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主任等职务。1950年当选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957年受聘为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学术委员。我要新鲜事2023-05-27 20:28:2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