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梁龙科恐龙:原雷龙 身长超过20米(走路发出雷震声)
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2:14:060阅
在1998年之后,原雷龙就被发现与雷龙所指的是同一物种,原雷龙是一种蜥脚形类亚目梁龙科恐龙,诞生于侏罗纪末期,有着非常明显的修长尾巴、脖子和粗壮的四肢,因为尾巴摆动时能够发出至少2百分贝的声音,就像打雷一样,所以才取名为雷龙。
原雷龙的外形特征

原雷龙的体长可达20米,其中脖子就占到了8米,而尾巴则占到9米,也就是比它的躯干都长,所以当它仅仅以后脚跟进行支撑而站立的时候,它的高度几乎相当于4-5层楼的高度,而且它们的体重也达到了27吨,所以一走路的时候就会发出打雷般的响声,从而也就获得了“雷龙”这样一个名字。

原雷龙身体较短,但是脖子很长,不过考虑到它如果抬高脖子很可能无法将血液供给到脑袋,所以基本上科学家都判断它的脖子可能是无法向上抬起的。原雷龙最特别的是它带有和飞鸟相似的气囊,所以它的呼吸非常快,当然除了走路之外,原雷龙的尾巴也像是一条鞭子一样粗壮,所以在甩动的时候也会发出像打雷般的声响。
原雷龙的生活习性

原雷龙的牙齿呈现勺状,就像在我国发现的张氏大安龙一样,所以原雷龙很可能也是植食性恐龙,虽然雷龙是进行四足行走的,但是据说它的后肢要更加强壮,且它的身体后半部分比前肩部要更高,有人怀疑它可能是站立睡觉的,就像马一样,也可能是利用体重来吓退掠食者。

原雷龙喜欢群居,这主要是因为异特龙这些食肉恐龙会对它进行攻击,所以在平原和森林中结伴而行就更容易存活。虽然原雷龙的尾巴和脖子都非常长,但是它在行走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将尾巴抬起的,完全不会挨到地面上。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讲座:孙华:《石窟寺考古方法说——以涞滩二佛寺为例》
本文为“纪念宿白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石窟寺考古系列讲座”第七讲的讲座纪要。主讲人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孙华教授,主题为《石窟寺考古方法说——以涞滩二佛寺为例》。现将讲座纪要摘录于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讲座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概述了考古学和系统论指导下的石窟寺考古方法。第二部分以近年重庆合川区涞滩二佛寺的考古工作为例进行具体分析。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3:52:310000文物事业不可或缺的新闻纸——写在《中国文物报》创刊37周年之际
在中国文物事业的发展史上,8月16日应是值得铭记的日子。1985年8月16日,《文物报》在河南省郑州市花园路3号创刊。郑州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从不缺乏厚重的历史。即便如此,《文物报》诞生的意义,也不乏是浓墨重彩的一笔!0000著名历史学家史景迁教授逝世:在西方书写中国历史
著名历史学家、耶鲁大学荣誉教授史景迁于当地时间2021年12月26日辞世,享年85岁。史景迁教授,出生于英国萨里郡,曾任美国历史学会主席,研究领域为近现代中国史,中西关系史,中国法制史等。著有《追寻现代中国》《大汗之国:西方眼中的中国》《曹寅与康熙》《改变中国:在华西方顾问》《王氏之死:大历史背后的小人物命运》、《胡若望的疑问》等多种。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1:04:210000中国古墓最多的城市 学校下面挖出600多座古墓 成为考古界趣谈
古墓考古一直备受人们关注,考古学家们挥动着铁铲,在土层里不断掘进,寻找隐藏在地下的宝藏。在我国某个城市出现了一个让考古界趣谈的奇景,学校下面挖出了600多座古墓,这是令人惊叹的数字。这个城市是我国古墓最多的城市,由于历史悠久,很多珍稀的文物都被保存下来。考古学家们发现,这些古墓装饰着精美的陶瓷和彩绘,这是当时的人们对死亡和阴间的想象。同时,这些古墓的设计也揭示了这个城市的社会结构与文化。我要新鲜事2023-04-27 19:20:5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