鸵鸟龙:蒙古国小型食肉恐龙(长2.5米/类似鸵鸟的恐龙)
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5:09:581阅
作为曾经统治地球几亿年的恐龙,它们虽然已经灭绝了,但其身影在如今许多动物身上可以看到,比如鸵鸟龙,它就跟现在的鸵鸟相似,是一种跑的很快,不会飞的恐龙,一起去认识看看。
鸵鸟龙基本资料

1、体型:鸵鸟龙是一种蒙古国的小型食草恐龙,它体长2.5米,比膨头龙差不多大,体型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504位,生活在距今7000万年-6500万年前的晚白垩世。
2、化石:鸵鸟龙化石发现在亚洲的蒙古国,其化石并不完整,只有部分足骨。通过对化石的研究,专家推测出鸵鸟龙是一属小型的兽脚亚目恐龙,属于伤齿龙科,生存于晚白垩纪,它不会飞但奔跑迅捷,特征为脖子长而无毛、头小、脚有两趾。
3、亚洲发现的恐龙:在地球上,人类已经挖掘出了767种恐龙化石,并为其命名,其中亚洲目前发现了268种已经命名的恐龙,蒙古目前发现了71种已经命名的恐龙,其中就包括鸵鸟龙、蜥鸟龙和佛舞龙。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考古学家们的不断挖掘和发现,相信会发现更多的恐龙。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郭静云:“神”降自天
【编者按】本文摘自郭静云著:《天神与天地之道:巫觋信仰与传统思想渊源》(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下编第三章“天地之交与先秦"神明"之生机概念”第三节“自然神明观:从信仰到哲学”之一。1、商文明“天神陟降”的形象观念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8:08:030002宁可:漫谈历史研究与实物、文献、调查和实验的结合
历史研究要凭借史料,传统的也是最重要的史料是文字史料。但是,“文献不足征也”。王国维晚年总结治学经验,提出了著名的“二重证据法”,说明了文献与出土的地下材料相结合对于历史研究的重要作用:0000老人看童书是什么感觉?我最近读了一本这样的书
【书评】“老人”看童书是什么感觉?本文作者倪方六已过了“六一儿童节。最近收到友人寄赠的一套作品,一看却是“童书”,书名叫《米娅当家》。这对已进入“老年”的我来说,很意外,觉得有趣。我平常阅读的全是文史类、工具书,翻一下这书书,倒是轻松,还勾起了我的“小时候”,我的芳华……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2:15:280003河南挖出惊世宝物,美国人先赶到现场,称决无盗取之用心,图啥?
原题:靳云鹗新郑挖宝案(三)——与现代考古学擦肩而过本文作者倪方六这篇文章,继续说靳云鹗新郑挖宝案。上一篇说了,自家菜地打井出宝后,消息最后还是未能封住,很快当地军匪们便知道了,驻军找上门,要求挖宝人将宝物上缴政府。在地方接管后,军队继续挖宝,国之重器莲壶方尊现身前,天气反常,平地起风,乌云滚动……这篇要介绍的,是新郑出宝消息开后的故事。⊙吴佩孚的五封“护宝”电函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5:53:0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