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角龙类:戈壁角龙 未成年头骨化石仅3.5厘米
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5:51:131阅
戈壁角龙是角龙下目恐龙的一种,诞生于83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由于鼻骨一度穿过了眼孔,因此被科学家认为和弱角龙有着非常近的亲缘关系。第一批出土的戈壁角龙是一只未成年个体,头骨仅3.5厘米,位于蒙古国的南部地区。
戈壁角龙的体型

俄罗斯的古生物学院Alifanov曾经就发表过一篇《蒙古晚白垩纪-小型角龙类小戈壁角龙》的文章,当时根据出土的幼年个体化石头骨仅3.5厘米,推测出戈壁角龙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可能性比较大,身长更是很难达到1米,可以说即便是在770多种恐龙中也只能排名靠后。
戈壁角龙的化石发现

戈壁角龙的第一批化石是在蒙古国南部发现的,当时就处于Khermin Tsav位置的Barun Goyot组地层,根据出土的仅3.5厘米的头骨进行分析,科学家认为它是一个未成年恐龙的可能很大,而之后根据鼻骨进入眼睛骨骼洞的特征,推断出它可能与罗氏弱角龙是近亲,而弱角龙科最早也是出现在亚洲的。
蒙古发现的恐龙

在亚洲发现了多达269种恐龙,在这其中中国是发现恐龙化石最多的国家,一共发现了至少181种恐龙,而蒙古则排名第四,也不算少,多达72种,蒙古发现的恐龙最大的一种是非凡龙,被称为超巨型恐龙,就像加尔瓦龙一样,体长最多可达23米,堪称一节火车车厢,而体型最小的则只有29厘米,叫做小驰龙,几乎和一只现代鸡一样大。

而在蒙古的所有恐龙之中诞生于白垩纪末期的恐龙占到了四分之三,大部分都是在8000-7000万年前开始出现的,其中最晚出现的叫做微角龙,在6500万年前才诞生,而最早的则叫做佛舞龙,在1.3亿年前就已经出现。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工人一铲挖到明朝古墓 出土了一个蓝色“酒瓶” 专家称上亿
南京一处墓穴的发现,让人们再次关注到了古代墓穴的重要性。这处墓穴是因为南京大学修建新址而被意外发掘出来的,经过考古专家的勘察和挖掘,发现这是一座明朝时期的合葬墓,墓主人是明朝开国元勋徐达的后代徐君叙。考古人员在墓穴中发现了一件非常珍贵的文物——一个蓝釉梅瓶。这个文物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它十分罕见,并且没有被盗墓贼发现。蓝釉梅瓶在南京博物馆里展出,受到了许多人的关注和喜爱。我要新鲜事2023-05-16 20:06:420000文旅融合下虢国博物馆的发展之路
三门峡市素有“五山四岭一分川”之称,是连接豫、晋、陕三省,北上南下、西进东出的重要交通枢纽城市。虢国博物馆作为三门峡市文旅融合的重要窗口,用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重大历史机遇,充分发挥博物馆社会公共服务职能,让文化更有活力,旅游更有魅力,让文旅产业释放更多发展新动能,增强和彰显文化自信,顺应文旅融合新诉求。0000夏鼐:长沙近郊古墓发掘记略
我要新鲜事2023-05-29 15:09:5200001984年 陕西村民到池河淘金意外挖出金蚕 曾有人出2万都不肯卖
1984年的一个夏日,谭家湾村,陕西的阳光如丝般温暖,一个富有奇妙经历的故事正在这宁静的村庄上演。那时,每家每户都生活在朴素而真实的世界中,日常生活从田间劳作到家务琐事,渐渐在这个宁静的村庄中流淌成一种宝贵的节奏。一个晴朗的早晨,村里的孩子们兴高采烈地涌向附近的河滩,追逐着水波的泛光,尽情欢笑。如往常一样,这片水域成为他们快乐的游戏乐园。我要新鲜事2023-09-22 20:17:040000古人并非都愿意生孩子,有的生了也不想养,越国一促生政策很有效
古人为什么不愿意生孩子?本文作者倪方六如今,年轻人“不想生孩子”似乎已成一个社会现象,不少男女即使已经结婚,也不想早早要孩子。至于生“二毛”,现在育龄夫妇意愿也不再像以前那么积极了。生与不生,在古代也是一个问题。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0:13:1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