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食恐龙:鸭嘴龙 化石遍布北美(头顶长有夸张冠饰)
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9:25:520阅
鸭嘴龙是一种鸟臀类恐龙,诞生于白垩纪的晚期,最大的特点就是头顶长有突出的冠饰,而且吻部是较宽的鸭嘴状,鼻孔朝天。鸭嘴龙算是北美洲最早挖掘的翼类恐龙,在加拿大北部的一具鸭嘴龙化石也是目前全球最北的恐龙化石,最大的鸭嘴龙身长可达22米左右。
鸭嘴龙的外形特征

鸭嘴龙的头部大多带有不同的冠饰,不过在鸭嘴龙属中也不是每一个都拥有着夸张的冠饰,主要分为三种,一是平头类恐龙,基本上和正常恐龙相比就是头顶处更加扁平,但是没有突起的头冠。而第二种则是带有棘或者棒状头冠的,它们大多属于栉龙,第三种则是比较原始的鸭嘴龙,大部分头冠都是厚实的头盔状。

鸭嘴龙还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就是它们的头骨都非常高,并且枕部尤其的宽阔,脸部也非常修长,嘴巴比较宽扁,鼻孔极大,导致鼻部带有一定的凸起。并且它们的腿部都带有三根指爪,大多后肢比较粗壮有力,用来行走奔跑,其中第三跖骨是最长的,带有很强的鸟脚痕迹,而其他的则都是蹄状爪。
鸭嘴龙的生活习性

鸭嘴龙属于植食性恐龙的一种,在白垩纪末期的时候发展的极为鼎盛,而它们宽扁的鸭嘴能够帮助它更加大力的咀嚼食物,主要以藻类或者柔软植物为食物,而且因为它们没有很好的防御和攻击技能,所以视力非常好,能够远远的就看清周围的敌人,为了更好的抵御危险,它们也大多选择群居生活。
鸭嘴龙的化石发现

鸭嘴龙算是鸟脚类恐龙中化石分布最广的一种,由于白垩纪末期鸭嘴龙在北半球的活动最为频繁,所以可以说在北美几乎遍地都是鸭嘴龙的化石,包括我国的内蒙古、东北、四川等地也发现了很多相关的化石,比如山东龙就是其中之一,它也是体长最长的鸭嘴龙科恐龙的一种。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曾侯乙为何含着21枚玉器下葬 说说曾侯乙墓中几个被忽略的细节
1978年,考古学家们在中国考古界引起巨大轰动的一次发掘中,发现了曾侯乙墓。这座墓葬的椁室在规模上远超长沙马王堆的辛追夫人墓,是其六倍之大。曾侯乙墓内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包括曾侯乙编钟、曾侯乙尊盘、曾侯乙铜冰鉴,以及成千上万件各类青铜器、玉器、漆器等。这次的考古发掘不仅揭示了古代贵族的奢华生活,还呈现了一些被忽略的细节。我要新鲜事2023-09-10 20:36:510000观展:“郁郁乎文哉”西周晋国玉器精品展
#2022生机大会#从乌苏里江畔小南山的粗朴玉玦,到环太湖流域良渚的崇高神人兽面,及汉墓里华贵肃穆的金缕玉衣,至清宫中繁复精绝的文玩旧藏,玉文化在中华大地已至少绵延不绝九千年。漫漫长河中,周公制礼作乐,以礼维系社会有序和谐,玉器发展在西周迎来独具特色的重要节点。期待观众朋友们能从丰富精美而规矩灵动的西周玉器中,窥见那个古老悠远的繁华盛世,一如老夫子在两千多年前发出“郁郁乎文哉!”的慨叹。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7:30:330000秦始皇陵墓扫描有活物:霍金猜测秦始皇活着,纯属谣言
秦始皇陵墓为什么不挖,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是挖掘难度太大,怕强行挖掘损害文物。尽管如此,专家们对秦始皇陵墓的探索一直在继续的,据说不久前秦始皇陵墓扫描有活物,这一发现令人震惊,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去了解看看。一、秦始皇陵墓扫描有活物我要新鲜事2023-05-10 20:45:230000讲座:张庆捷:云冈石窟山顶佛教寺院遗址发掘收获
本文为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举办的“四川大学‘创新2035’先导计划·汉唐考古名家讲座第一季第二讲“云冈石窟山顶佛教寺院遗址发掘收获”的学术讲座纪要,现摘录于下,分享给诸位。本次讲座由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王煜教授主持,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霍巍、白彬教授作为与谈人参加讲座。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1:58:300002「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居延烽燧遗址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3:21:39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