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植食恐龙:蝴蝶龙 体长高达30米(脖子占到一半)
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9:31:532阅
蝴蝶龙是一种蜥脚类恐龙,诞生于侏罗纪末期,体长可达30米,属于巨型植食性恐龙的一种,它的第一批化石是在中国的新疆吐鲁番盆地发掘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它们的脖子非常长,向上无限的抬起能够轻易的够到树冠。
蝴蝶龙的外形特征

蝴蝶龙属于巨型恐龙的一种,它的体重可以达到30吨,体长最多可达30米,高度更是可以达到6米,其中脖子是它的身上最长的部分,足足达到了15米左右,几乎占到了身体的一半长度,而这样的比例几乎和长生天龙相同,即便是站在原地不动,也能轻松的从树下抬头至树顶,躯干和四肢非常的粗壮,所以它活动起来显得比较笨拙,因此奔跑的速度并不快。

蝴蝶龙的脑袋和身体相比非常的小,它的鼻孔也比较特别,都是位于靠近头顶的部分,因此导致它的眼睛离鼻孔非常近。蝴蝶龙的嘴巴并不是很大,它有着非常细小且密集的牙齿,因此能够很快的将植物磨碎和切割。
蝴蝶龙的化石发现

蝴蝶龙第一批化石是由中国和日本联合恐龙探索队在新疆的吐鲁番盆地发现的,当时他们正好忙于侏罗纪末期的沉积研究,从而意外发现了这种巨型的蜥脚类恐龙。由于科学家发现这种恐龙的背椎骨前端的神经棘是分叉突起的,就像是蝴蝶的翅膀一样,所以便以“蝴蝶”的拼音进行了命名。

蝴蝶龙的出土地新疆吐鲁番盆地,其实也有着不少的非海相沉积,其中包含了不少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遗骸,蝴蝶龙的全名叫做“中日蝴蝶龙”,其实也是为了纪念当时的探索队,而这支探索队其实在之后也发现了另一个诞生于白垩纪末期的蜥脚类恐龙。
0002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全国重点古墓群被盗 守墓人发现之后不敢上报 自己填了盗洞
在我国,许多地方即使地表上是村庄和农田,但一旦深挖,就可能发现大片古墓葬。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墓葬,文物部门在各个乡镇成立文物保护所,并在墓地附近设立看护哨所,雇佣当地人作为护墓员。护墓员的职责是日常巡视,发现盗洞或可疑情况时及时上报并做好巡查记录。有时候即使护墓员尽心尽力,也难免出现意外。我要新鲜事2023-07-21 19:52:500000甘肃出土一件西周青铜,上面铭文引人深思,难怪姜子牙投靠周文王
1973年,在甘肃平凉灵台县独店镇,考古专家挖出一件西周初期的青铜器(见下图),上面铭文“吕姜作簋”四个字,引起了学者的深思。青铜器上的“吕姜”二字,表明是一位吕氏姜姓的夫人,因为西周时贵族妇女,常以氏加姓来称呼,为了避免同姓结婚,妇女称呼中必须显示其姓。我们熟知的姜子牙,属于姜姓吕氏,但在先秦文献中通常被称之为吕尚。因此,“吕姜作簋”是吕姜出嫁到灵台县的青铜器。我要新鲜事2023-09-29 20:08:350000万婷:方寸之间——票证里的衣食住行
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了许多百姓生活曾经离不开的票证。这些方寸大小、各式各样的票证,包括粮票、油票、布票、盐票、肥皂票、自行车票、工业券、居民购货证,等等,现在的许多人从未见过,更别说使用了。但是对于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来说,这些票证充满了他们对那段物资匮乏岁月的回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几十年生活变迁的见证。票证制度的建立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0:46:140000莫高窟中的壁画 揭露出来了匈奴如何对待王昭君(昭君出塞)
我要新鲜事2023-05-11 11:27:300000十大考古参评项目 | 陕西韩城陶渠遗址
01发掘单位陕西省考古研究院02项目负责人耿庆刚陶渠遗址位于韩城市芝阳镇陶渠村东北、西赵庄村西,跨芝水河南北两岸;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发现,《韩城市文物志》中公布为西赵庄遗址,第三次文物普查更名为陶渠遗址与陶渠墓群。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3:43:3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