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垩纪恐龙:红山龙 发掘于中国内蒙古(带有鹦鹉状鸟嘴)
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0:22:461阅
红山龙是一种鹦鹉嘴龙科的恐龙,属于植食性恐龙的一种,诞生于白垩纪的初期,于03年在中国内蒙古赤峰市发现了第一批化石,红山龙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圣上颌和下颌的前端都长有鸟喙状的嘴巴,但是整体是比较短且隆起的,看起来就像鹦鹉的喙一样。
红山龙的外形特征

红山龙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它的嘴巴是内勾的,看起来就像鹦鹉鸟嘴一样,三角龙等恐龙都有着非常相似的特征,但是红山龙之所以能够称为一个单独的种属,其实是因为它的部分脸部细节是不同与其他的鹦鹉嘴龙的,一是它的颅骨比较低,二是它的眼窝是椭圆形,而不是圆形。
红山龙的化石发现

红山龙的第一批化石是在中国的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发现的,正模化石只有一个颅骨,除了缺失部分右颅骨和上颌尖之外,还算是较为完整的,它的颅骨经过测量发现仅5厘米,所以推测这可能是一个红山龙的未成年个体。不过在之后又再次发掘了一具成年红山龙,它的颅骨长度则明显大上不少,可达20厘米。
红山龙的名字来源

红山龙是目前候氏红山龙属中唯一命名的恐龙,在03年的时候由我国著名的古生物学家尤海鲁和徐星等人进行了命名,最终也为了纪念当时著名的中科院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成员候连海而将红山龙的种名确定为“候氏红山龙”。
红山龙的种属关系

红山龙最初因为嘴巴的独特形状,被暂时归类于鹦鹉嘴龙科之中,但是一直没有对它进行详细明确的亲缘分析,但之后经过分析它确实属于角龙下目的鹦鹉嘴龙科,之后也看出了红山龙和其他鹦鹉嘴龙的细微差别,从而将其归类于一个独立的种属,最终确立了候氏红山龙种。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北纬30度的枢轴地带与距今5000年的枢轴时代
【编者按】继“这才是真正的中原”话题之后,郭静云、郭立新二位老师与学生们将视野拓展至全球,以更加宏观的角度对文明起源地的位置特点展开了新的讨论,欢迎阅读。阅读“这才是真正的中原”请戳这里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0:24:390000文物出土后瞬间蒸发,摄影师留下一张照片,专家:手速不错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有着许许多多有价值的古代遗迹和古代的遗物,这些遗迹和遗物能为现代的历史学提供文明是如何起源和演化的,考古学家可以通过考古来告诉人们社会是如何形成,如何演变的,这对现实生活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考古学家在考古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现许多奇奇怪怪的事情,例如刚出土的文物,瞬间就消失了。我要新鲜事2023-07-12 18:36:050000「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长乐宫遗址
长乐宫,西汉皇家宫殿群,位于古长安城内东南隅,与未央宫、建章宫同为汉代三宫,意为“长久快乐”。因其位于未央宫西,又称东宫。汉高祖之后为太后居所。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2:01:090000#考古#过双节,考古老李吃鸡,说点和家鸡考古有关的事儿
双节总要为拉动消费做点贡献,老李昨天与家人友人吃了餐白切鸡,品尝美食之外,说说最早的家鸡和有关的那些事儿。说这个话题之前,先回顾一下早些时候,北大文博学院的王教授曾经吃鸡吃出来花样,报纸媒体还曾经广为报道。做一个北方人,来广东考古,对粤菜美食,特别是广府美食中的白切鸡,老李经历了从不喜欢到酷爱的转变。每每有新同事或者是后生一起吃白切鸡的时候,老李总要说上那么几句。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5:50:020000讲座:李裕群:《宿白先生与“云冈模式”》
2022年10月10日晚,“纪念宿白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石窟寺考古系列讲座”的第二讲在线上平台举行。本次讲座题目为《宿白先生与“云冈模式”》,主讲人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李裕群,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主持。自20世纪初以来,云冈石窟备受学术界关注。宿白先生在40年代开始涉足云冈,其后又曾对其进行多次考察。李裕群老师将宿白先生关于云冈石窟研究的过程分为三部曲。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2:53:4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