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鸟脚类恐龙:禽龙 体长10米(奔跑仅用后两足)
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0:56:590阅
禽龙是一种鸟脚下目恐龙,体长可达10米左右,主要生存于6500万年到2亿年前的侏罗纪到白垩纪,属于大型恐龙的一种,它最大的特点就是虽然四肢都是粗壮的,但只使用后肢进行奔跑,而它的前肢拇指部分则进化为了一个突出的尖爪,能够很好的帮助进食,并且具有一定的水生习性。
禽龙的外形特征

禽龙的体长可达10米,身高则达到了3-4米,后肢和尾巴都非常的发达粗壮,而前肢则长有5根手指,其中手掌部分和第二、第三、第四趾几乎都是垂直于地面的,而第一根拇指则是朝上的钉子状,这样能够很方便的抓取植物,并且便于送到嘴中慢慢的咀嚼,以便于更好的进行消化。

禽龙的嘴巴前端比较宽,但是长有鸟喙状的骨质嘴,在嘴的深处才长有比较密集的牙齿,这些牙齿上带有非常细小的锯齿状刃口,这样才能够非常有力的磨损植物。禽龙的后肢非常的粗壮,因此奔跑的时候常常使用的都是后肢,但是平时行走则四足都可以用上。
禽龙的生活习性

据科学家的研究发现,它很可能是一种群居动物,并且带有一定的水生习性,因为它们没有很好的防御能力,所以有人猜测它们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习惯于前往河流和湖泊中躲避。禽龙主要是以植物为食,在无法够到的情况下,很可能它会使用前肢进行抓握来辅助进食。
禽龙的化石发现

其实禽龙属中包含了不少的大型素食恐龙,而化石常常埋藏于欧洲、亚洲以及北非等地的白垩纪或者侏罗纪地层中,大约都是1亿3000万-1亿2000万年前,也就是说从棱齿龙演化到鸭嘴龙的这一整个过程中的所有恐龙都能被算作是禽龙属,比如曾经提到的原赖式龙就是其中之一。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燕下都遗址
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7:07:570000荆门战国楚墓女尸原貌 没有腐败肌肉还有弹性(被破坏)
荆门战国楚墓女尸身材均匀,十指芊芊细长,千年的尸体并没有腐烂,尸体的肌肉用手按压之后还可以弹回,身体的各个关节都可以弯动,只不过由于盗墓者的破坏,专家们发现这具稀世国宝女尸时已经受到了破坏,头发全部都没有了,皮肤大面积的遭受了破坏,很多关节也被拉扯脱臼,因此这么重要的国家级珍奇宝物就这样被盗墓者破坏了。一、荆门战国楚墓女尸是如何发现的我要新鲜事2021-08-08 22:18:490000王玉哲:西周国家的历史作用
0000专家发掘千年古墓,一老农说:不要挖我家祖坟专家说“不行”
在当今的考古工作中,对古墓的保护性发掘是必不可少的项目之一,对古墓的保护性发掘,有助于保护长眠于地下的文物,也有利于当今人们了解历史文化。中国考古界也发掘了众多的古墓,比如马王堆汉墓等,这些古墓的发掘填补了人们对历史的空缺。比如在马王堆汉墓的3号墓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五十二病方》,这是中国历史上现存的最早的方剂,它填补了中国医学史的众多空白。我要新鲜事2023-05-06 20:35:580001颠覆医学史!3万年前人类如何截肢?
#在头条看见彼此#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的一个在3.1万年前被截断左腿的人的化石,提供了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古老外科手术的证据。研究人员表示,不清楚那些进行截肢的人是如何做到控制出血并避免感染的。那些尚且没有文字的狩猎采集者,其胫骨和腓骨有被刻意切割的痕迹,而切口随后愈合了。今天发表在英国《自然》周刊上的这一研究报告认为,由意外或动物袭击造成的腿部创伤性骨折会使骨头呈现更糟糕的状况。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2:40:58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