匙龙:大型鸭嘴龙科恐龙(体长7米/仅出土一块齿骨)
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7:33:410阅
匙龙是一种鸭嘴龙科恐龙,诞生于上白垩纪时期的马斯特里赫阶,目前仅仅只在西班牙出土了一块齿骨化石,因为形似汤匙所以才得名匙龙,不过由于化石数量稀少,目前科学家对它的了解非常少,在鸭嘴龙科中还没有详细分类。
匙龙的体型

匙龙的体长可达6-7米,算是中大型恐龙之一,在770多种已经被发现的恐龙之中,它的体型可以排名到275位,和弯龙、包头龙、阿巴拉契亚龙等都有着非常相似的大小,相当于现代的一头非洲象的体型。
匙龙的化石发现

匙龙目前只出土了一块化石,发现于西班牙的莱里达省,当时埋藏的地点位于该省的Abella镇的Tremp地层,因此科学家据此推测匙龙应该是长期生活于7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不过据说这次的化石只有小小的一块齿骨,所以基本上科学家并无法对其进行详细了解。

匙龙的这块齿骨化石非常的修长,尤其是前端没有生长牙齿的部分最长,并且由于这部分呈现一种类似汤匙一样的内勾下弯趋势,所以也是因此才将这种新品种称之为匙龙,虽然匙龙属于鸭嘴龙科,这块齿骨的大小体型也和其他鸭嘴龙科很相似,但唯独齿骨的造型非常具有自己的特点,所以才认为它是一个单独的品种。
西班牙发现的恐龙

西班牙只发现了12种恐龙,分别包括了重爪龙、阿拉果龙、加尔瓦龙、露丝娜龙、高桥龙、图里亚龙等,如果按照体型大小进行排名,其中最大的是图里亚龙,而最小的则是似鹈鹕龙,而匙龙虽然属于大型恐龙,但排名却是中等偏下的。

如果是按照年代来看,在西班牙发现的生存时间最早的恐龙就是加尔瓦龙,诞生于1.5亿年前的侏罗纪末期,而最晚诞生的恐龙则是似凹齿龙,出现在7000万年-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而匙龙也是其中出现年代最晚的恐龙之一。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孙殿英是明末抗清名臣后代,挖东陵只为被“臊奴”俘死祖宗报仇?
原题:孙殿英盗清东陵大案(二)本文作者倪方六这篇文章,继续说说大家都知道的孙殿英盗清东陵案。图:清东陵第一帝陵——孝陵前三路三孔桥上篇说了孙殿英盗挖清东陵的动机,说是为了挖断大清朝的“龙脉”,断他们复辟的念头。实际上,有关孙殿英盗清东陵的说法很多,并不仅仅是这个一点。从后来孙殿英本的谈话里可以知道,他虽然有土匪的气质,但也有中原男人的血性,还有一些革命的因素。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5:27:330000小坐骨龙:巴西小型美颌龙科(体长2米/坐骨长气囊)
小坐骨龙是一种美颌龙科恐龙,诞生于1.08亿年前的白垩纪早期,体长普遍为1-2米,属于小型肉食恐龙的一种,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坐骨非常的不对称,在左侧的坐骨上保留一个小孔,并且在耻骨和坐骨间长有一个特殊的气囊。它的第一块化石是在巴西发现的。小坐骨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5:59:510000十大考古参评项目 | 云南晋宁河泊所遗址
01发掘单位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昆明市博物馆、晋宁区文物管理所02项目负责人蒋志龙Part.1遗址概况及往年工作河泊所遗址位于滇池东南岸的昆明市晋宁区上蒜镇河泊所村附近。遗址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中心区位于河泊所村,面积约3平方公里,中心区东北1公里处便是著名的出土“滇王之印”的石寨山墓地。河泊所遗址于2019年被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3:32:540000北京挖出大太监李莲英墓穴 考古人员都被吓坏(太监古墓)
李莲英墓穴里的尸体比例很不协调。众所周知,皇帝有3000个后宫美女。每个人都有高贵的地位,需要有人为她服务,自然需要大量的人来为她服务。伴娘自然是首选,但后宫有很多繁重的任务,必须由男人来完成,随后皇帝想出了一个聪明的办法,于是太监这个特殊的群体应运而生。晚清有这样一个太监,慈禧太后身边的红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是清末大太监李莲英。陪葬品我要新鲜事2023-05-11 11:43:340000红山文化“玉箍”,距今5000多年,没有金属工具,怎么制作而成?
乍看之下,不就是一个玉筒子嘛?太普通不过了。实际上,在当时制作这么一个玉筒需要至少几十年的时间。我要新鲜事2023-09-10 20:06:2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