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文化“玉箍”,距今5000多年,没有金属工具,怎么制作而成?
乍看之下,不就是一个玉筒子嘛?太普通不过了。实际上,在当时制作这么一个玉筒需要至少几十年的时间。
这类“玉斜口筒形器”在距今5000多年前的红山文化时期可不是谁都能拥有的。目前考古发现的这类玉器也都仅限于红山文化高等级墓葬中,首图的这件“玉斜口筒形器”发现于牛河梁遗址的中心祭坛墓内,墓主人为一男性,被发现时被墓主人枕在头颅下,但显然这不是一件“枕头”。而是一件“玉箍”,或者说“玉冠”,在平口处的眼孔就是用来穿绳的。
“玉斜口筒形器”,也被称为“玉箍形器”,俗称“马蹄形器”。基本特征:筒状,中空,一端为斜口,斜口口沿较薄。一端为平口,平口的一端有对称的一对钻孔,器表光滑无纹饰。仅出土于红山文化的上层阶级,或中心大墓。

不过,之所以不直接称它为“玉箍”,而是因为它的用途不仅仅是用来束发的,它很可能还有其他更为重要的用途。
辽宁牛河梁遗址出土,高60.6厘米,口径23.2厘米
在红山文化中有一种很特别的“无底筒形器”。无底筒形器为泥质红陶,无底,上下贯通,器表有纹饰或彩绘。日本古坟时代也有这样的无底筒形器,数量较大,在仁德天皇陵的坟边与坟顶就有两万余个,日本人将它命名为“埴轮”,用途不明。
在红山文化时期,这种看起来并不实用的筒形器是干什么用的呢?红山文化的这种无底筒形器用途较明确,就是祭祀时的神器。它是红山文化祭坛、积石冢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普通的居住区并无发现。

在牛河梁一处靠近祭坛的圆形积石冢内外两圈内侧各有一圈无底筒形器。
“玉斜口筒形器”与“无底筒形器”应该存在着某种关联。二者皆中通,出土位置相近,很可能都是被当作可以通天的法器,红山文化时期神巫色彩是很浓重的。
中空的陶器很好制作,中空的玉器怎么制作?毕竟在当时还没有金属工具用于切割。答案是用线切割,以解玉砂辅助切割。在玉器上敷以潮湿的解玉砂,以钻杆在器物边缘钻一小孔,穿入绳线,用两只手分别握着一根线或皮革条的两端来回的扯动,掏膛取芯。大致的步骤有:
用线切割出大致的形状。
取芯,内芯都是被完整取出的。已经发现了成套的“玉斜口筒形器”与它的芯子,完全匹配。在一些“玉斜口筒形器”的内壁可以看到明显的用线切割的痕迹。

内壁上线切割的痕迹。对内外壁进行打磨。钻孔,钻孔同样需要以解玉砂辅助。
抛光。红山文化的玉器表面均进行了抛光。抛光时使用的工具应该是动物毛皮。
完成这样一件中空的玉器完全靠“磨”,所以才会需要耗费一位玉工一生的心血。

红山文化“玉管钻芯”,从这套玉器中,可以看到当时切割完成的状态。
“玉斜口筒形器”与玉猪龙、勾云形佩是红山文化三大典型玉器,在其他史前遗址中并没有发现,具有重要意义,不可小觑。
中棘龙:欧洲大型肉食恐龙(长8米/有25厘米长小棘突)
中棘龙是一种兽脚亚目恐龙,诞生于1.6亿年前的侏罗纪中期,体长一般只有8米,最大的特点就是它长有25厘米的小棘突,第一批中棘龙的化石出土于欧洲的英国,其中包含的并不完整,只有骨盆、脊椎以及四肢等。中棘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3:03:110000海底文明真存在吗 发现1万年前海底村落
远古文明总是引发人们的好奇,其中亚特兰蒂斯文明更是令人着迷。被称为海底文明的亚特兰蒂斯,据传已有1万多年的历史,被认为是史前文明的一部分,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度,然而其存在与否仍然悬而未决。一、神秘的亚特兰蒂斯我要新鲜事2023-08-17 18:09:470000孔子姓什么?别说问题弱智,他祖上真的不姓“孔”
孔子祖上姓“子”不姓“孔”本文作者倪方六在“礼·遇中国”跨国文化交流活动中,与北大孔庆东教授交流颇多,成了“兄弟”。他说他姓“孔”,我名字有“方”,合称“孔方兄”。更有意思的是,他一说到孔子,满嘴都是“我们老孔家”。孔子真姓孔么?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3:18:560000「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汉长安城遗址
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3:25:150000长锁龙:英国小型爬行类(长3米/锁骨硕大且修长)
长锁龙是一种蛇颈龙目下的上龙类爬行动物,诞生于白垩纪时期的凡蓝今阶,体长平均可以达到3米左右,不过其中体型最小的长锁龙只有1.5米左右,外形和蛇颈龙类似,最大的不同就是它的锁骨非常修长且硕大,化石基本上都出土于英国的大不列颠岛。长锁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2:18:3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