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贝洛斯龙:俄罗斯大型植食性恐龙(头顶长脊冠)
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7:54:290阅
克贝洛斯龙是一种大型鸭嘴龙亚科恐龙,属于植食性恐龙的一种,与栉龙有着非常近的亲缘关系,诞生于7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最大的特点就是长有非常显眼的头冠,那是一块非常扁平且强健的骨质脊冠,并且带有内勾的上颌。
克贝洛斯龙的体型

克贝洛斯龙体长普遍可达9米,不管是在鸭嘴兽亚科,还是所有恐龙品种中都属于大型恐龙的一种,在已发现的770多种恐龙中排名可达189位,虽然无法和泰坦巨龙类恐龙相比,但它和独龙、气腔龙有着相似的体型,算是食草性恐龙中的大家伙。
克贝洛斯龙的外形特征

从克贝洛斯龙的颌骨化石中就能够看到明显的鸭嘴龙亚科的特征,比如它的脑袋比较扁平,但是上颌骨呈现内勾状,尤其是鼻部骨骼出现微微的隆起,而吻部的前端则类似于喙状,而且它的头部还长有一个宽阔的头冠,并且它的趾爪很可能是和禽龙超科恐龙一样,属于蹄爪状,尤其是前肢,可能平时两足和四足都能行走。
克贝洛斯龙的生活习性

克贝洛斯龙属于禽龙超科,所以它很可能也具有数百颗牙齿,在进行咀嚼的时候,会轮替的进行研磨,并且在行走的时候大多使用四足,而奔跑的时候则仅使用后肢,虽然它被判断和栉龙是近亲,但是当时只在北美洲发现了栉龙化石,因此科学家认为它很可能是通过迁徙演化而来,比如在坎帕阶时期开始,栉龙就向西迁徙,最终在路途中发展出克贝洛斯龙分支。
克贝洛斯龙的化石发现

克贝洛斯龙的第一批化石是在俄罗斯的远东地区发现的,这批化石就埋藏于布拉戈维申斯克的西边,最终挖掘出之后,才发现这是一个全新的恐龙品种。据说当时的取名是由俄罗斯的一位著名教授完成的,最初的灵感来自于希腊神话,克贝洛斯其实就是故事中提到的地府冥王迪斯的猛犬,攻击力非常强悍。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李飞:土司,考古与公众——基于海龙囤的公众考古实践与思考
在古代文化遗产与现代公众之间,考古学无疑像一座桥梁,沟通古今。但这一切并不会无端端地发生,而且随学科专业化的逐步加强,原本有趣的发现往往被转述为生硬的研究成果而在小圈子内流传,成为“考古方言”,很难成为“普通话”而走进公众的视野,被广泛认知。如何使文化遗产保护的成果惠及大众,转而使其得到更加有效的保护与利用?这属“公众考古学”(publicarchaeology)讨论的范畴。0000「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辛村卫国墓地
西周时期卫国贵族墓地。位于河南省浚县以西35公里的辛村。1932~1933年,河南古迹研究会先后进行4次发掘,发掘工作由郭宝钧主持。1964年出版了考古学专刊《浚县辛村》。墓地东西宽约500米,南北长约300米。共发掘墓葬82座。年代从康叔受封到卫国灭亡,约当公元前11世纪到前8世纪。这批墓葬的发掘为研究西周时期卫国的历史、葬制、车制及西周时代戈戟的演变等提供了重要的资料。▲辛村位置图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9:37:540003日享一书FLz01《中华人民共和国征收拆迁补偿法典 第四版》
前些日子村里又有关于搬家的问题热闹地很厉害,所以呢,就找几本书学习下,好做到知法、懂法、守法,按照法律办事,大家自己心中也有杆秤。本书是由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比较专业的书。我要新鲜事2023-06-01 07:20:460002日享一书ZZg01《国宝的故事》
今天分享的是一个想从考古专业转型出去当老师的同学找我帮忙拼的一本书,是一本看起来很有意思,但也不失专业水准的科普书。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100多万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生存,进入文明社会也有了5000年的历史。对于,如何激起人们的兴趣,引领他们走进历史文化的宝库,汲取知识和力量?这套书的策划者决定从渴求知识,充满好奇心的小朋友抓起,讲好历史故事,讲好一堂启蒙课。我要新鲜事2023-06-01 09:30:050000【考古词条】 旧石器时代 · 长滨文化
▲台东长滨乡位置图▲八仙洞中国东南地区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或稍晚的文化。发现于台湾省台东县长滨乡八仙洞。八仙洞包括大大小小十多个洞穴,其中的乾元洞、海雷洞、潮音洞出土了石器和骨器。我要新鲜事2023-05-28 19:15:0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