酋长龙:南美小型鸟脚类恐龙(体长仅2米/属于疑名)
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8:52:240阅
酋长龙是一种鸟脚类恐龙,诞生于白垩纪时期,体长仅2米,最早是在南美的阿根廷发现的化石,但是这批化石非常稀少,只有一根胫骨和少量的牙齿化石,所以无法准确的判断它的种属关系,只能暂时将它保持为疑名状态。
酋长龙的体型

酋长龙和大部分的鸟脚类恐龙一样,身材都非常的小巧,体长只有2米左右,在目前已经发现的770多种恐龙中仅仅只排名527位,酋长龙的体型只相当于现代一只狮子的大小,和福左轻鳄龙、九台龙以及雌驼龙等恐龙差不多。
酋长龙的化石发现

最早的一批酋长龙化石是在南美洲的阿根廷圣克鲁斯省的Cardiel地层发现的,其中只包含了一根股骨以及几颗牙齿化石,专家Ralph Molnar最初就是因为这些牙齿判断酋长龙可能是一种肉食恐龙,属于斑龙科,就连著名恐龙大师休尼也同意他的这一说法,认为酋长龙属于小型肉食恐龙之一。
酋长龙的种属关系

酋长龙目前只能说是鸟脚下目恐龙之一,其中具体的分类并没有进行明确,虽然上面提到专家Ralph Molnar和休尼都认同它可能是斑龙科食肉恐龙,但是在数十年之后,他们通过重新研究却推翻了之前的猜测,Ralph Molnar认为这根股骨可能是来自另一种棱齿龙类或者龟类动物,和牙齿化石或许并不是来自同一物种。

但是这个猜测也没有得到验证,之后经过不断的实验,也只是确定胫骨的长度有一定的差异,所以同时又冒出了一种说法,认为酋长龙可能是植食性恐龙,属于禽龙类。甚至还有更加奇特的说法,认为酋长龙可能是锐颌龙属,但由于都没有证据能够证明自己的观点,所以最终酋长龙的种属关系还是处于不确定的状态。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过去人阴雨天穿的一种鞋子是布做的,却能防水,怎么做到的?
油靴,古代的防雨鞋本文作者倪方六说到古人阴雨天出行(见《越南妇女流行头上戴笠,中国侠士也爱这副装束,有什么讲究?》一文),除了头上戴的,身上披的,脚上也有穿的。这种雨天脚穿之物,就是现代所说的“雨靴”,但古人通称“油靴”。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1:17:130000古埃及3000年前已拥有直升机和潜水艇?谣言的缘由
1848年,一名考古探险家在埃及古城阿比杜斯的塞蒂神庙入口十米高的横梁上发现了一些奇怪的图像,当时没有一名科学家知道那些象形图画描绘的是什么东西,就像其他许多神秘的阿比杜斯象形文字一样,这些奇怪的图像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被世人忘却。这些图像被放在博物馆150多年后,考古学家才忽然发现,那些由3000年前的古埃及艺术家雕刻下来的图像,竟然是直升机和潜水艇的模型。我要新鲜事2023-05-04 19:02:090001河南考古:辛村遗址卫国都邑新时代的新发现
昨日一篇河南考古:在鹤壁辛村,探索遥远的卫国历史主要介绍了辛村遗址卫国都邑遗址的环境、历史背景及过去多年的发掘历程。今日讲在汇总历年发掘的基础上,着重介绍近几年的发掘成果。1932年至1933年,河南古迹研究会先后对浚县辛村墓地进行了四次发掘,共发掘82座墓葬,其中大型墓8座、中型幕6座、小型落54座、车马坑14座。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0:40:330000甲骨文表明:早在五帝时期,中国已有成熟文字
按照文字演化的规律,中国文字应该由“原始刻符”,发展成为“原始文字”,进而再发展为“初熟文字”,最终进化出“成熟文字”的代表甲骨文。问题在于:甲骨文上的“成熟文字”,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呢?由于甲骨文卜辞记载的主要是盘庚之后的事迹,因此如今普遍的认知是甲骨文形成于商代,或商代盘庚迁殷时,也就是距今3600年或距今3300年时中国形成成熟的文字——甲骨文。我要新鲜事2023-09-30 20:50:110000地下文物看陕西:走向文明,仰韶文化
老官台文化之后距今7000—5000年之间,正值冰期后最温暖的时期,黄河流域以及支流渭河流域远比现在温暖湿润,经济与社会发展迅速。在黄河流域形成分布广泛的仰韶文化,是当时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地区最为繁荣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仰韶文化是中国境内最早被确认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近百年来考古学家对仰韶文化遗址进行了重点调查和发掘,发现的仰韶文化遗址已达5000多处。我要新鲜事2023-05-29 01:58:0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