酋长龙:南美小型鸟脚类恐龙(体长仅2米/属于疑名)
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8:52:240阅
酋长龙是一种鸟脚类恐龙,诞生于白垩纪时期,体长仅2米,最早是在南美的阿根廷发现的化石,但是这批化石非常稀少,只有一根胫骨和少量的牙齿化石,所以无法准确的判断它的种属关系,只能暂时将它保持为疑名状态。
酋长龙的体型

酋长龙和大部分的鸟脚类恐龙一样,身材都非常的小巧,体长只有2米左右,在目前已经发现的770多种恐龙中仅仅只排名527位,酋长龙的体型只相当于现代一只狮子的大小,和福左轻鳄龙、九台龙以及雌驼龙等恐龙差不多。
酋长龙的化石发现

最早的一批酋长龙化石是在南美洲的阿根廷圣克鲁斯省的Cardiel地层发现的,其中只包含了一根股骨以及几颗牙齿化石,专家Ralph Molnar最初就是因为这些牙齿判断酋长龙可能是一种肉食恐龙,属于斑龙科,就连著名恐龙大师休尼也同意他的这一说法,认为酋长龙属于小型肉食恐龙之一。
酋长龙的种属关系

酋长龙目前只能说是鸟脚下目恐龙之一,其中具体的分类并没有进行明确,虽然上面提到专家Ralph Molnar和休尼都认同它可能是斑龙科食肉恐龙,但是在数十年之后,他们通过重新研究却推翻了之前的猜测,Ralph Molnar认为这根股骨可能是来自另一种棱齿龙类或者龟类动物,和牙齿化石或许并不是来自同一物种。

但是这个猜测也没有得到验证,之后经过不断的实验,也只是确定胫骨的长度有一定的差异,所以同时又冒出了一种说法,认为酋长龙可能是植食性恐龙,属于禽龙类。甚至还有更加奇特的说法,认为酋长龙可能是锐颌龙属,但由于都没有证据能够证明自己的观点,所以最终酋长龙的种属关系还是处于不确定的状态。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讲座:沈睿文:唐宋墓葬神煞考源
小瓜按:本文为北大文博学院沈睿文教授在首都师范大学的讲座《唐宋墓葬神煞考源》的讲座纪要。现摘录于下,诸位感兴趣的可以看看。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5:55:320000卢兆荫:略论汉代礼仪用玉的继承与发展
汉代是中国玉器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以礼仪用玉和丧葬用玉为主体的中国古典玉器,在东汉末年基本上结束了,此后的中国玉器逐渐进入以装饰用玉和观赏用玉为主体的新的发展时期。探讨汉代礼仪用玉的渊源及其演变过程,对了解中国古典玉器将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本文所论的礼仪用玉,包括古代贵族阶层祭祀、朝聘以及其他各种礼仪活动所用的“礼玉”(或称“祭玉”)、“瑞玉”及仪仗用玉等。一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9:27:170000咸阳出土汉朝墓葬群 专家发现不那么简单(汉朝墓葬)
咸阳出土的汉朝墓葬群发现了汉朝时期太医的墓葬。2020年的五月份,专家在陕西咸阳进行钻探的时候,就发现了一座巨型的墓葬,根据简单的挖掘之后发现这座墓葬距离现在大概两千年,它的面积有着18万㎡,面积相当于18个足球场那么大,在进行长时间的挖掘之后,发现这座墓葬里有着100多个墓坑,专家本来并没有抱什么希望,因为此地已经有了很多盗墓贼的痕迹,但很快出现了专家们惊喜的发现。汉朝墓葬我要新鲜事2024-01-02 19:26:550004白起坑杀40万赵军:考古人员挖开坑杀遗址,倒吸一口凉气!
长平位于今山西省高平市境内,是春秋战国时赵国的一座城邑。公元前260年,秦赵两国在此陈兵百万,展开了战国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最后的结果是秦军战胜了赵军,俘虏了赵军四十余万人。秦国的统帅白起怕这些投降的赵军作乱,除了将其中240名未成年的赵军放回国之外,对于其他俘虏全部坑杀,史载"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我要新鲜事2023-05-29 20:35:090001栾丰实:太昊和少昊传说的考古学研究
太昊和少昊是中国古代传说时期两个十分重要的人物,代表着上古时代两个显赫的部族或部族集团。根据文献记载,他们居住在东方,属于夷人集团系统。关于太昊和少昊的时代、地望、社会发展阶段及相互关系等,曾有不少学者进行过探讨。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梳理关于太昊和少昊的文献记载入手,结合传说地望内的考古发现和考古学文化的变迁,进而对太昊和少昊的相关问题进行探索。一、关于太昊和少昊的传说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9:35:5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