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凹尾龙:蒙古巨型恐龙(长12米/有球窝状关节)
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7:10:141阅
后凹尾龙是一种蜥脚下目恐龙,诞生于7000万年前-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体长普遍可达10.5-12米,最特别的地方就是它的尾巴脊椎上的每节骨骼都长有非常独特的圆形骨质突起物,形成了特殊的球窝状关节,第一批化石是在蒙古国发现的。
后凹尾龙的体型

后凹尾龙的化石其实和蜥脚下目中的巨龙类恐龙非常相似,所以它的体型非常硕大,成年后的体长最少也保持在10.5米,最多可以达到12米,在目前已经发现的770多种恐龙中排到了157位,大小和现在的三层楼一样高,体型类似于阿马加龙、禽龙以及阿马加龙等。
后凹尾龙的生活习性

后凹尾龙有着非常特别的圆球状关节,每节关节上都附着了很多的韧带和肌肉,这就使得它的尾巴非常有力,不会像其他蜥脚下目恐龙那样在行走时下垂。甚至还有部分科学家认为后凹尾龙能够使用后脚站立,尤其是进食的时候能够以尾巴作为第三支撑点。
后凹尾龙的化石发现

后凹尾龙最早的一批化石是在1965年由波兰和蒙古联合考察队在蒙古国境内的沙漠中挖掘的,根据当时化石埋藏的地层可以判断是白垩纪时期的恐龙,而在把白垩纪时期周围环境并不像现在这样恶劣,不仅没有沙漠,还拥有着非常多且茂盛的树木和湿地,所以后凹尾龙很可能经常会踏着水行走的。

后凹尾龙的化石骨骼和泰坦巨龙和类似,最初没有发现它的颅骨和颈椎骨的时候,科学家就已经发现它可能属于泰坦巨龙类中的萨尔塔龙科恐龙,后来一位叫做罗多尔夫·科里亚的古生物学家在1993年的时候提出后凹尾龙很可能在被埋葬之前就已经被暴龙类恐龙啃食了,才失去了颅骨和颈部,并且最终也确实在它的盆骨化石上发现了牙齿痕迹。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考古专家发现的珍贵文物,一件至今没复制品,一件是远古飞机模型
我国历史悠久,其流传下来的文物更是数不胜数,其中更是有绝世精品,其实不仅我国拥有数量众多的珍贵文物,其他国家也同样不乏文物瑰宝。今天我们就来讲述三件堪称逆天的珍贵文物,其中有两件是我国文物,一件为埃及文物。在我国的这两件文物中其中一件是迄今物质最大的商朝圆鼎,而另一件则为至今也没能制造出复制品的建鼓底座,埃及的则是远古飞机的模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6 19:50:040000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之城子崖遗址
中国黄河下游以新石器时代山东龙山文化为主的遗址。位于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原属历城县)以东武原河畔称为“城子崖”的台地上。1928年吴金鼎调查发现,1930~1931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两次进行发掘,后由傅斯年、李济、梁思永等7人编著了考古报告集《城子崖》(山东历城县龙山镇之黑陶文化遗址)。我要新鲜事2023-05-29 06:51:150001长沙马王堆女尸“全面体检”,评估以前保存情况,还能保存多少年
马王堆古尸还能保存多少年?本文作者倪方六1972年,距今两千多年的汉朝古尸(女尸),在马王堆出土,轰动国内外。48年了,已过去近半个世纪。这具中国最著名古尸目前保存情况如何?还能保存多少年?马王堆古尸的出土,可以说是中国考古史上的一大奇迹。当时正处于那个特殊年代,但古尸的保护仍得到了当时国家最高层的关注和重视,国家组织了国内十几所重点医学院校来长沙,对古尸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5:20:320003“双师”教学团队,助力高职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建设
作者:曲新楠随着我国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高素质文物修复保护技术技能人才短缺现象逐渐暴露,高职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以下简称文保专业)在此背景下发展起来。国内约30所高职院校开设了该专业,其中艺术类职业院校14所。专业方向多为针对可移动文物的修复与保护。高职院校文保专业师资队伍现状校内专任教师数量不足,教学任务繁重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3:25:450000高崇文:从夏商周都城建制谈集权制的产生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2:28:3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