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角龙:北美大型角龙科(长8米/长有一对长尖角)
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4:24:560阅
牛角龙是一种鸟臀目下的角龙科恐龙,诞生于7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体长普遍可以达到8米左右,属于植食性恐龙中比较大的物种之一,它最明显的特征就是颈后长有非常明显的一个硕大颈盾,并且在眼睛的上方长有一对修长且硕大的尖角。
牛角龙的体型

牛角龙是角龙科恐龙中体型比较大的一种,平均体长就可以达到8-9米左右,而体重更是达到了8吨,尤其是它的脑袋极为硕大,几乎占到了整个体长的一半,曾经有人还发现过一具2.6米多长的牛角龙颅骨化石。而牛角龙这样的体型在目前已经发现的770多种恐龙中能排到234位左右,甚至比现代的五头犀牛还要大上不少,类似于虔州龙、副栉龙的体型。
牛角龙的外形特征

牛角龙和很多角龙科恐龙一样,都有着非常明显的颈盾和尖角,只是牛角龙的角和颈盾分布的位置、大小和数量不同,比如它一共拥有着3个尖角,其中有一对分布于眼睛的斜上方,而鼻骨上也长有细小的小角,颧骨虽然没有小角,但是它的骨骼会向下延伸出尖角,它的硕大颈盾中间也长有中空孔洞,以此来减轻整个颅骨的重量。
牛角龙的生活习性

牛角龙长有鹦鹉鸟喙状嘴巴,再加上白垩纪时期开花植物并是非常多,所以它主要是以当时的优势植物为食,比如蕨类、苏铁以及针叶植物等,不过它们的咀嚼能力比较弱,所以它们在吞噬植物的时候只能通过快速的吞咽以及强劲的消化系统来进行辅助。
牛角龙的化石发现

牛角龙最早一批化石是1892年于北美洲发现的,这批化石是由约翰·贝尔·海彻尔在美国的怀俄明州发现的两具颅骨化石,之后又陆续在美国的蒙大拿州、犹他州以及南达科他州发现了其他的几批化石,但是目前为止并没有发现未成年个体的化石。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单脊龙:新疆中型恐龙(头顶有片状头冠/埋于准噶尔)
单脊龙是一种斑龙超科恐龙,诞生于1.7亿年前的侏罗纪中期,体长普遍只有5米,属于中型肉食恐龙之一,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头顶长有一个片状冠饰,一直延伸到鼻部,第一批发现单脊龙化石是在中国的新疆地区。单脊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0:57:260001尼奥布拉拉龙:中国大型甲龙类(长5米/缺乏尾锤)
尼奥布拉拉龙是一种甲龙类下的结节龙科恐龙,诞生于9000万年前到86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属于大型恐龙的一种,体长普遍可达5.5米,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尾巴没有尾锤,第一批化石出土于美国的堪萨斯州。尼奥布拉拉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5:13:040001张作霖最大悲剧,死后九年方得入葬,8个儿,入棺打幡的却是外甥
自古英雄多磨难,即使是名震一时的东北"霸王"张作霖也丝毫不例外。作为盘踞中国东北的奉军首领,张作霖一生戎马誓死拒绝叛国,却没成想反遭日寇陷害,惨死在皇姑屯。在他死后尸体也没来得及下葬,竟然在寺庙中停留了九年之久,期间一直无人问津,直到他一个结拜兄弟实在是看不下去才将他的尸身草草的埋葬在了墓地里。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3:45:1200002016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评述(石家河、苦寨坑、上林湖)
都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有大小年之分,比如昨天分享17年的整体质量要好于18年和19年,相较之下2016年的绝对是小年,可以说有绝对实力一定入选的恐怕只有湖北天门石家河了,这个项目也同时入选了2017年的世界十大考古发现,其他的恐怕都不够惊艳。话不多说进入正题。可以说2016年十大考古是旧石器考古的胜利,居然入选了两项,一般有一项就不错了。一、史前时期宁夏青铜峡鸽子山遗址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9:01:280001唐长孺:读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一论李熙始迁广阿李唐皇室之氏族,陈先生持阐已详,更以光业寺碑证其世居广阿,已为定论。长孺谨按:李熙之家广阿盖在魏末。北齐书卷二二李元忠传曰:赵郡柏人人也,父显甫。通鉴卷一五五梁中大通三年记元忠事曰:(此见北史李灵传)初,河南太守赵郡李显甫,喜豪侠,集诸李数千家于殷州西山。胡注:西山,殷州广阿之西山也。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9:09:4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