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他角龙:北美大型角龙类(长7米/颈盾呈心形)
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4:33:200阅
犹他角龙是一种角龙类中的开角龙亚科恐龙,诞生于76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平均体长普遍可以达到6-7米,体重则保持在3-4吨左右,属于大型植食性恐龙的一种,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颈盾边缘都长有非常多尖刺,并且呈现心形,以此吸引异性的注意。
犹他角龙的体型

犹他角龙虽然属于大型恐龙,但是它的体型在角龙类中差不多只有平均水平,6-7米的体长在目前已经发现的770多种恐龙中可以排到275位,而体重3-4吨左右则相当于现代的两头犀牛,类似于弯龙、米拉加亚龙等的体型。
犹他角龙的外形特征

犹他角龙和大部分的角龙类恐龙一样都长有硕大的颈盾和尖刺,但是不同的是犹他角龙为了吸引雌性的注意,头部的骨质装饰尤其多,它不仅在颈盾的边缘生长了大小不同的密集尖刺,而且在面部还长有至少3根尖角,其中一对位于额头部分,而另一个角则位于鼻骨上方,像犀牛一样向上弯曲,并且它的颧骨也延伸出了骨质突起,甚至就连它的颈盾基本形状也是心状的,而不是扇形。
犹他角龙的生活习性

犹他角龙属于植食性恐龙的一种,和大部分生活于白垩纪的恐龙一样,都是以蕨类植物、苏铁以及针叶类为食,因为白垩纪时期的开花植物非常少,而且犹他角龙的身高只有2米,再加上它鹦鹉鸟喙状嘴巴非常适合啃食有韧性的植物。犹他角龙硕大的颈盾除了能够吸引雌性之外,还能在争夺配偶的时候夺得更多的先机。
犹他角龙的化石发现

犹他角龙最早的一批化石是在北美洲的美国境内发现的,当时这批化石埋藏于犹他州的地层之中,因此才取名为犹他角龙,在2010年的时候由著名古生物学家史考特·山普森进行了命名,而种名则是为了纪念葛氏科学家,这种犹他角龙也是2010年内美国在犹他州发现的两种新种恐龙中的一个。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荐书 |《守望纪程》序
守望纪程著者:高军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年9月定价:120元序言我于1991年1月被从学校调入绍兴市文化局任局长,由此开始接触文物工作,几乎干到退休。当时局里设有文物科,科里只有一位从市文管会借调来的工作人员,就是高军同志。应该说高军不仅是我的老同事,还是我文物工作的启蒙老师。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9:23:050000CHINA叫法或源于“秦”,外国学者提出全新解释,中国学者称胡扯
CHINA来源于“秦”,还是“日南”、“滇国”?本文作者倪方六CHINA,是现在国际上流行的中国叫法(初学英语时,我曾用汉字注音“采衣娜”,估计不少网友当年学英语时都这么干过)。其实,在古代不同语言国家和地区,对中国的叫法并不相同,且不同时期也有很大差异。(竞技场上的古罗马人)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7:03:550000广州考古的最新发现 居然来自于商朝时期(商朝遗址)
广州珠江三角洲地区发现了8万平米左右的商朝遗址。在今年的6月25日,也就是几天前,广州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介绍说他们在广州某地发现了一个来自于商朝时期的遗址,并且在经过发掘之后,发现这个遗址的范围居然来到了8万㎡,光是核心区域就超过了1.5万㎡,这已经算是广州地区考古的一个重大发现了。遗址介绍我要新鲜事2023-06-29 19:35:380000传统土葬如何迷惑盗墓者?怕人知道,十六国时一皇帝夜里偷埋
三国疑冢多的葬俗原因分析本文作者倪方六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再来谈三国疑冢话题。在前面的头条号文章中,我从时代背景方面分析三国疑冢的成因。事实上,丧俗更容易对墓葬方式产生影响,这篇文章就从葬俗来谈三国疑冢。魏晋的葬法,主要有土葬、火葬、树葬、水葬、野葬、悬棺葬等。其中,土葬是当时普遍的埋葬方法,特别在汉民族中,“人土为安”是丧葬的基本观念,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也是一样。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1:50:4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