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尔特廖猎龙:侏罗纪最大的肉食恐龙(长7.5米)
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5:41:000阅
萨尔特廖猎龙是一种兽脚亚目下的角鼻龙类恐龙,诞生于侏罗纪早期,被认为是当时体型最大的兽脚类肉食恐龙之一,体重普遍超过1吨,体长可达7.5米左右,属于最原始的角鼻龙类恐龙,第一批化石发现于意大利境内。
萨尔特廖猎龙的体型

萨尔特廖猎龙的体格极为健壮,体长大多在7.5米以上,身高也达到了3米,相当于现代的一层楼高,就连它的颅骨也足足有80厘米长,牙齿长度更是达到了4.5厘米左右,由此可以看出它的体型到底有多庞大。而这样的体型在目前已经发现的770多种恐龙中能够排到273位,明显比锦州龙、金山龙等更大一些。
萨尔特廖猎龙的外形特征

萨尔特廖猎龙和大部分角鼻龙类恐龙有着非常相似的特征,它的鼻骨上方靠近眼睛的部分长有一个非常细小的骨质突起,同时它的前肢较为短小,每只肢体上都长有四根指爪,其中无名指已经完全退化,因此不算入其中。它的颅骨硕大但是较狭窄,后肢有力并且小腿骨尤其修长,拥有着非常锋利的锯齿状牙齿,是一种非常强大的掠食恐龙。
萨尔特廖猎龙的生活习性

萨尔特廖猎龙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沿海环境中生活,比如在意大利北部发现的化石就是在类似加勒比海的地域发现的,当时科学家判断它属于未成年个体,很可能是意外落入海中身亡,最终被冲上了海岸,骨骼也就埋在了这里。但是它的主要食物很可能是小型肉食恐龙或者植食性恐龙。
萨尔特廖猎龙的化石发现

萨尔特廖猎龙最早的一批化石是在意大利境内发现的,1996年意大利北部地区的萨尔特廖采石场中挖掘时意外发现了这种恐龙化石,当时周围几乎都是大理石包围着,所以采用了炸药的形式开采,最终只保留下了10%的化石,其中包含了颅骨、跖骨等,并且这里也发现了大量苔藓虫、海百合以及双壳类动物化石,再次验证它可能是生活于沿海环境之中。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博物馆专家“监守自盗” 10年偷走文物259件 获利320万后被抓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文物收藏的热情不减,文物鉴定成为了一门热门的行业。但是,一些不良分子的出现,让人们开始质疑这个行业的专业性和诚信度。在电视上,一些所谓的“鉴宝专家”不仅资质参差不齐,还有的“低价买文物,高价卖文物”,让人们对这些专家的信任度大打折扣。因此,人们开始寻找可信赖的文物鉴定专家,而博物馆专家成为了人们的选择。1、博物馆专家也曾经出现过一起监守自盗的事件我要新鲜事2023-07-28 20:43:560000夏商 “双城记”
1965年春季的一个早晨,河南新郑新村镇孟家沟村民孟振声,喊着本家三兄弟,去填平村西头的水沟。四人在就近的土坡取土填沟。挖了近一天,孟振声一锹下去,挖出个小洞口,几个人精神一振:“洞里会不会有啥东西?”天色已晚,几人把洞口埋起,第二天一早又开挖,挖到中午时,“当啷”铁锹发出撞击金属之声,很快,有闪耀淡淡绿色的器物露出,同时露出的还有骨骸。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4:16:420000近千年前的一双编织鞋 和如今大牌十分相似(古代鞋子)
南宋古墓里发现的一双编织鞋,外形和如今的潮流大牌很是相似。2016年,挖掘的宋太祖赵匡胤七世孙赵伯云的墓中出土,当工作人员打开赵伯云的棺盖,找到了一双十分精巧的鞋子。这双轻薄而又柔软的鞋子放在他的脚边。这双来自800年前南宋时期系者携带的编织鞋,微微泛黄,弹公胤十分的精湛巧妙。精巧鞋子我要新鲜事2023-10-24 19:19:010000新发现 | 山西晋阳古城发现瓷窑遗址
晋阳古城遗址位于太原市西南晋源区晋源镇,西依龙山、天龙山,东临汾河,面积20余平方公里,始建于东周,废弃于北宋初。自1960年代考古工作就已经开展,至今已有60年。因遗址埋藏厚、保存好,被国家“十一五”至“十四五”规划为重点保护的大遗址。2010年10月,列入国家首批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3:28:180002“驰援”山西古建!为文物灾后修缮设立国家专项工程|两会 . 声音
古建GUJIAN山西风雨中,有一种古建,叫山西古建。我们如何去保护她?去年国庆节期间,山西遭遇持续强降雨袭击,部分不可移动文物遭到了不同程度损害。山西晚报·文博山西独家披露了一批因降雨而出现险情的古建现状,引起极大反响。▼风雨中,有一种古建,叫“山西古建”!她们正受到巨大威胁…一时间,山西古建筑尤其是低等级古建的安危,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0:58:1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