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尔特廖猎龙:侏罗纪最大的肉食恐龙(长7.5米)
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5:41:000阅
萨尔特廖猎龙是一种兽脚亚目下的角鼻龙类恐龙,诞生于侏罗纪早期,被认为是当时体型最大的兽脚类肉食恐龙之一,体重普遍超过1吨,体长可达7.5米左右,属于最原始的角鼻龙类恐龙,第一批化石发现于意大利境内。
萨尔特廖猎龙的体型

萨尔特廖猎龙的体格极为健壮,体长大多在7.5米以上,身高也达到了3米,相当于现代的一层楼高,就连它的颅骨也足足有80厘米长,牙齿长度更是达到了4.5厘米左右,由此可以看出它的体型到底有多庞大。而这样的体型在目前已经发现的770多种恐龙中能够排到273位,明显比锦州龙、金山龙等更大一些。
萨尔特廖猎龙的外形特征

萨尔特廖猎龙和大部分角鼻龙类恐龙有着非常相似的特征,它的鼻骨上方靠近眼睛的部分长有一个非常细小的骨质突起,同时它的前肢较为短小,每只肢体上都长有四根指爪,其中无名指已经完全退化,因此不算入其中。它的颅骨硕大但是较狭窄,后肢有力并且小腿骨尤其修长,拥有着非常锋利的锯齿状牙齿,是一种非常强大的掠食恐龙。
萨尔特廖猎龙的生活习性

萨尔特廖猎龙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沿海环境中生活,比如在意大利北部发现的化石就是在类似加勒比海的地域发现的,当时科学家判断它属于未成年个体,很可能是意外落入海中身亡,最终被冲上了海岸,骨骼也就埋在了这里。但是它的主要食物很可能是小型肉食恐龙或者植食性恐龙。
萨尔特廖猎龙的化石发现

萨尔特廖猎龙最早的一批化石是在意大利境内发现的,1996年意大利北部地区的萨尔特廖采石场中挖掘时意外发现了这种恐龙化石,当时周围几乎都是大理石包围着,所以采用了炸药的形式开采,最终只保留下了10%的化石,其中包含了颅骨、跖骨等,并且这里也发现了大量苔藓虫、海百合以及双壳类动物化石,再次验证它可能是生活于沿海环境之中。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投身桑田探未知 叩问苍穹溯本源——“十三五”山西考古纵览
2021年,是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9?28”重要讲话精神,加强考古成果的传播和展示,拟定于2021年12月28日,在山西考古博物馆(太原文庙)举办“考古的温度——山西‘十三五‘考古成果展”,重点总结过去五年考古发现与收获,展现行走在冷暖之间的考古人情怀,弘扬严谨求实、艰苦奋斗、敬业奉献的精神。“十三五”工作概述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8:29:540001揭晓!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结果发布
#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3月30日至31日,由中国文物报社、中国考古学会主办的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以“线上线下”结合的会议形式在京举行。经项目汇报、综合评议,评委投票选出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宣布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名单(按时代早晚顺序)1四川稻城皮洛遗址2河南南阳黄山遗址3湖南澧县鸡叫城遗址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4:13:080000从史前到青铜时代的“万国玉帛”
我要新鲜事2023-05-29 13:30:4500001880年法国《旅行画报》报道中的清朝剃头匠
清朝的剃头匠本文作者倪方六如今民间将理发称为“剃头”一说,自清初才叫开,以前称为栉工或镊工,理发称作“净发”,不会说剃头。早期剃头是骂人话,被判了髡刑的才会剃头。满清入关后出于统治中原,推广满清风俗,摧毁汉人自尊心的需要,下达“剃发令”,在汉族男子中间强行推广“剃头梳辫”。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3:14:39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