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氏冠盗龙:赣州窃蛋龙(头顶长有扇形冠饰/酷似火鸡)
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6:32:010阅
杰氏冠盗龙是一种窃蛋龙类恐龙,诞生于1.66亿年前的白垩纪末期,最大的外形特点就是它的头顶长有非常硕大高耸的扇形冠饰,就像是现代火鸡一样,而杰氏冠盗龙的第一批化石是在中国赣州地区的红砂岩中发现的。
杰氏冠盗龙的外形特征

杰氏冠盗龙属于窃蛋龙类恐龙,它的整体看起来现代鸵鸟的加大版,只是和斑嵴龙差不多,在头顶长有冠饰,它的冠饰是从鼻骨一直沿着中线,非常鲜艳且硕大,呈现扇形,这也是它明显区别于其他窃蛋龙类的特征,科学家认为这可能是用来求偶的工具,当然也不排除可能是用来表示自己的健康状态或者身份识别等功能。

杰氏冠盗龙的嘴巴呈现鸟喙状,颅骨和颌骨都是带有气腔的,全身长有非常多的羽毛,尾巴极为修长,脖子呈现S形。杰氏冠盗龙最独特的除了头冠之外,还有它的颈椎骨也是非常特别的,据研究发现它的第二以及第四节颈椎骨上都没有椎体侧孔,并且长度大约是背椎骨的2倍之多,甚至比前肢还要更长一些,可以说是非常罕见的。
杰氏冠盗龙的化石发现

杰氏冠盗龙最早的一批化石是在中国江西省赣州市境内发现的,经过科学家的研究确认了它和同样在此地挖掘出的华南龙有着一定的亲缘关系,到目前为止赣州地区发现的窃蛋龙类恐龙已经多达7个,可以说对于赣州窃蛋龙类的多样性理论也提供了一定的证据。

杰氏冠盗龙的这批化石当时是被埋藏于红砂岩之中,因此它的保存状态非常良好,并且骨骼的完整度也比较高,就连纤细的颈部在挤压之下也只是呈现弯曲状,并且整个脊椎骨的部分都是连接在一起的,关节并没有大面积脱落,因此对于窃蛋龙类的研究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彩陶之乡:甘肃彩陶五千年(从大地湾到沙井)
书接上文彩陶之乡:甘肃史前彩陶的研究历程,主要介绍了甘肃地区彩陶早些年发掘与研究的历史,在文末列了一个甘肃彩陶年代表。所以本文将以时间为轴,具体讲讲从新石器时代的大地湾文化、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再到青铜时代的齐家文化、四坝文化、辛店文化、沙井文化所发现的彩陶,这样大家到博物馆看彩陶展览至少有个时间上大体了解。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1:22:230002世界第八大奇迹秦陵兵马俑,兵马俑是真人做的吗/陶俑制作
秦陵兵马俑发掘于中国第一位封建皇帝秦始皇嬴政的陵墓,在陵墓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三个秦陵兵马俑坑。秦陵兵马俑被列入世界十大奇迹建筑之一,是闻名于世界的文化遗产。很多人都问兵马俑是不是真人制作的,考古学家证实兵马俑是陶俑制作成。世界第八大奇迹——秦陵兵马俑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5:06:370000荐书:许倬云:《西周史 增订版》
增订新版序一感谢李峰先生,在台北出版「西周史」著作新版后面,惠赐长跋,补充二、三十年来,新出现的考古资料。跋文原文就有大约四十多页,再加上图版七十多页,工程不小。我深感他的厚意,也佩服他的功力。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3:44:590001王玉哲:我主张写史书可以“宁缺毋滥”
一《中华远古史》是从中国的原始社会至西周末这一段的“断代史”。所谓“断代史”,就不是一般目的仅在于传授历史知识的“通史”,而是要按今天人们所需要的新的“断代史”的原则去写作。我们认为新的断代史的写作与一般通史的区别,不仅仅在其内容详略的不同,更重要的是至少应当按以下三个原则去写作: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0:05:160001农民起早出村捡大粪,发现村头大坟边有新土,细看还有虚掩的盗洞
西晋盗墓的重要文化发现本文作者倪方六在中国盗墓史上,有不少文化发现传奇故事,西晋农民不准盗墓发现了中国迄今最早的编年体史书,失传已久的珍贵史料填补了部分先秦历史空白,特别是魏国国史的空白。不准生活在西晋初年,汲郡(今河南卫辉)人,史书上记载他是“耕人”,即种地的农民。咸宁五年(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或太康二年(公元281年)某一天的夜里,不准盗掘了魏王墓。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8:50:0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