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猎龙:欧洲中型角鼻龙类(长6米/于普罗旺斯出土)
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6:59:300阅
阿克猎龙是一种兽脚亚目下的角鼻龙类恐龙,诞生于74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这也是第一个在欧洲正式命名的阿贝力龙科恐龙,属于中型恐龙的一种,体长普遍可达6米左右,第一批化石出土于法国境内。
阿克猎龙的体型

阿克猎龙虽然被认为和玛君龙这种大型阿贝力龙科恐龙有着非常近的亲缘关系,但是它的体型并不大,成年后的体长也只有6米左右,身高则保持在2米,体重也不足1吨,仅仅只有850公斤,这样的体型在目前已经发现的770多种恐龙中只能排到312位,刚刚达到中等水平。
阿克猎龙的外形特征

阿克猎龙有着典型的阿贝力龙科恐龙的特征,比如它的颅骨非常宽大,吻部较钝,前肢极为短粗,后肢肌肉则非常发达,极为有力,牙齿虽然很小但是极为锋利且密集,尾巴肌肉极为紧凑,所以非常的修长且挺直,而四肢上也长有极为锋利的勾状指爪。
阿克猎龙的化石发现

阿克猎龙最早的一批化石是在法国著名的普罗旺斯发现的,这里不仅是薰衣草的圣地,而且恐龙化石也是尤其的多,这批化石中包含了一块非常完整的颅骨脑壳,从而科学家才能判断出它是阿贝力龙科中的玛君龙亚科分支,但是比较奇怪的是这和之前阿贝力龙科的演化地域推测刚好相反,所以阿克猎龙的发现可能标志着肉食恐龙或许能够跨越海洋迁徙。

而欧洲和非洲都可能是阿贝力龙科恐龙的主要分布地,不过阿克猎龙虽然属于阿贝力龙科,并且和大型肉食恐龙-玛君龙有着非常密切的亲缘关系,但是它们两个的体型相差巨大,根据目前发现的这唯一一批化石可以看出,它最多也只有6米长,几乎比最大的阿贝力龙科恐龙-爆诞龙足足小上3.5米左右。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日享一书ZZx01《西厂劳工 国有企业干群关系研究 1979~2006》
早上一朋友请我帮找一本书,花了些功夫搞到了,现在给大家分享下。该书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培林先生的博士研究生游正林的博士论文出版的成果。我要新鲜事2023-06-01 02:54:020008访国家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朱凤瀚教授
采访时间:2003年6月10日采访地点:国家博物馆被采访人:中国国家博物馆常务副馆长、前中国历史博物馆馆长、博士生导师朱凤瀚教授考古网记者:申云艳博士网站记者:朱馆长,您好!很高兴您能接受“中国考古”网站的采访。请问您既是考古学家,又是历史学家,那么您是怎样认识考古学与古代史的关系的呢?0000大禹治水众所周知,很多的考古学家纷繁质疑夏朝的存在。
大禹治水众所周知,很多的考古学家纷繁质疑夏朝的存在。大禹治水的故事在如今可谓是众所周知,夏朝在我国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一个王朝我国大众都很附和。但是,经过近来的考古研究下,很多的考古学家纷繁质疑夏朝的存在,又或许他底子不存在?我要新鲜事2023-05-08 02:17:220000【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南诏太和城遗址
唐代南诏国都城遗迹。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附近。西负苍山,东临洱海,扼下关与大理的咽喉,地势险要。据唐樊绰《蛮书》记载,此城原为“洱河蛮”所居。唐开元二十五年(737),蒙舍诏首领皮逻阁逐败河蛮,徙居此城,成为南诏政权建立后的第一座都城。元代以后废弃。据文献载,蛮语坡陀曰和。此城筑于山坡上,故名太和。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4年云南省文物工作队调查、测量。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1:25:460000文物仿品史上传奇:真品从清宫中现身才知圆明园被烧国宝是假货
散氏盘珍贵在哪?文/吴甜甜、倪方六各位周末好,接着上篇的文章《中国好东西全让蒋介石运在台湾?》,与大家继续聊聊台北故宫镇馆宝物之一“散氏盘”的传奇故事。故宫博物院老院长、文物专家马衡听到一起清点文物的工人说发现大铜盘,感觉也是意外,根据上面的铭文的风格,基本可以确定是西周晚期的青铜器。只是,民间一直传散氏盘真品被英法联军在烧圆明园时烧了,那这一件是真品还是赝品?一时无法确定。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1:23:4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