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里头遗址凭什么是夏都 从遗址中出土青铜器的“中国之最”说起
自从考古专家徐旭生先生在1959年开始寻找“夏墟”以来,已经过去了近60年的时间。如今,二里头遗址作为夏代晚期王都的地位已被大多数学者所认可,并且去年还建成了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然而,网络上仍然存在一些对此的质疑声音。尽管如此,我坚信二里头遗址是夏朝都城的定性。这种确信源自于遗址中所出土的上百件青铜器所展现出的非凡"王气"。

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青铜器堪称"中国之最"。这些青铜器中最早的一批礼器包括青铜鼎、青铜爵和青铜斝等。它们是最早的青铜礼器群,也是青铜器铸造作坊的起源。
其中一件引人注目的文物是“绿松石龙形器”和铃舌组合的铜铃。这个巨大的史前"巨龙"由2000多片大小仅为0.2厘米至0.9厘米的绿松石拼嵌而成,总长近70厘米。龙的头部由玉石和绿松石拼接而成,显得格外突出,创造出一种原始而神秘的氛围。
据说“绿松石龙形器”最初被放置在墓主人的胸腹部,而铜铃则位于绿松石龙形器的中部。在绿松石龙形器周围还有丝织品腐蚀的痕迹,这表明它们是一套礼器中的一部分。铜铃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是由玉石制成的铃舌,当铃舌摇晃时会发出声响,增添祭祀仪式的神秘感。

随着时间的推移,绿松石龙形器逐渐简化为更为轻巧的"镶嵌绿松石铜牌"。在二里头贵族墓葬中出土的绿松石铜牌有三件,它们都饰有兽面纹。从这些兽面纹来看,绿松石铜牌继承了史前玉器的特点,并延续到商代。事实上,在成都三星堆遗址也出土了三件被认为是商代的绿松石铜牌饰。
另一件引人注目的青铜器是上海博物馆内展示的青铜束腰爵。这是二里头遗址中发现的最早的青铜容器,也是数量最多的一种青铜礼器。
虽然传说中有"禹铸九鼎"的故事,鼎后来也成为王权的象征,有着"问鼎中原"的说法。然而,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青铜鼎恰好出土于二里头遗址,而大禹的九鼎却下落不明。
二里头遗址的年代可追溯到公元前1750年至公元前1200年的夏代晚期。在这个时期,二里头遗址是夏朝的王都,也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除了青铜器,二里头遗址还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玉器、石器和骨器等文物。这些文物不仅展示了夏代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技术水平,也反映了他们的宗教信仰和社会制度。

二里头遗址的发现对于研究夏朝的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夏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其存在一度备受争议。然而,二里头遗址的发现为夏朝的历史地位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也为研究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线索。
尽管二里头遗址的发现已经揭示了一些夏朝的谜团,但仍然有许多问题有待解答。例如,夏朝的确切时间、统治者的身份以及夏朝和后来的商朝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仍然存在学术上的争议。
讲座:李新伟: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起源历程
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4:59:180000卢兆荫:略论汉代礼仪用玉的继承与发展
汉代是中国玉器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以礼仪用玉和丧葬用玉为主体的中国古典玉器,在东汉末年基本上结束了,此后的中国玉器逐渐进入以装饰用玉和观赏用玉为主体的新的发展时期。探讨汉代礼仪用玉的渊源及其演变过程,对了解中国古典玉器将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本文所论的礼仪用玉,包括古代贵族阶层祭祀、朝聘以及其他各种礼仪活动所用的“礼玉”(或称“祭玉”)、“瑞玉”及仪仗用玉等。一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9:27:170000三星堆8个器物坑究竟是祭祀坑 还是亡国坑
三星堆的新发现引发了人们对于这些祭祀坑的本质和目的的新的疑问。虽然这些出土的器物确实具有明显的祭祀属性,比如青铜神坛、铜扭头跪坐人像、青铜大立人等,但这些器物被埋藏的原因是否真的与祭祀活动有关,这是一个不同的问题。我要新鲜事2023-09-23 20:01:010000伶盗龙:侏罗纪公园中的小型恐龙(长2米/8000万年前)
伶盗龙又叫迅猛龙,它因电影《侏罗纪公园》而让人熟知,相信很多人都认得这种恐龙,它活跃矫健,是出色的奔跑者,可以捕食行动迅速的猎物,今天小编将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伶盗龙基本资料伶盗龙是一种北美洲/欧洲的小型食肉恐龙,它体长2米,与帝龙、恶龙差不多大,体型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527位,生活在距今8000万年前的晚白垩世。伶盗龙化石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2:12:360001宋江宁:对考古学学科性质和中国考古学学科发展的思考之二
小瓜按:这是宋江宁先生“无角度,不学术”的续篇。宋江宁:对考古学学科性质和中国考古学学科发展的思考如果说上一篇是宋老师在思考考古学是什么的缘起以及问题的提出,那么本篇便是他尝试回答问题,并指出当下考古学学科定位的问题以及可行的解决方案。在文中他把考古学与医生看病相类比,从而从研究对象对考古学再次定位。他的反思值得我们现在从业人员深思!一、引言:为什么生病要找医生?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1:04:4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