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里头遗址凭什么是夏都 从遗址中出土青铜器的“中国之最”说起
自从考古专家徐旭生先生在1959年开始寻找“夏墟”以来,已经过去了近60年的时间。如今,二里头遗址作为夏代晚期王都的地位已被大多数学者所认可,并且去年还建成了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然而,网络上仍然存在一些对此的质疑声音。尽管如此,我坚信二里头遗址是夏朝都城的定性。这种确信源自于遗址中所出土的上百件青铜器所展现出的非凡"王气"。

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青铜器堪称"中国之最"。这些青铜器中最早的一批礼器包括青铜鼎、青铜爵和青铜斝等。它们是最早的青铜礼器群,也是青铜器铸造作坊的起源。
其中一件引人注目的文物是“绿松石龙形器”和铃舌组合的铜铃。这个巨大的史前"巨龙"由2000多片大小仅为0.2厘米至0.9厘米的绿松石拼嵌而成,总长近70厘米。龙的头部由玉石和绿松石拼接而成,显得格外突出,创造出一种原始而神秘的氛围。
据说“绿松石龙形器”最初被放置在墓主人的胸腹部,而铜铃则位于绿松石龙形器的中部。在绿松石龙形器周围还有丝织品腐蚀的痕迹,这表明它们是一套礼器中的一部分。铜铃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是由玉石制成的铃舌,当铃舌摇晃时会发出声响,增添祭祀仪式的神秘感。

随着时间的推移,绿松石龙形器逐渐简化为更为轻巧的"镶嵌绿松石铜牌"。在二里头贵族墓葬中出土的绿松石铜牌有三件,它们都饰有兽面纹。从这些兽面纹来看,绿松石铜牌继承了史前玉器的特点,并延续到商代。事实上,在成都三星堆遗址也出土了三件被认为是商代的绿松石铜牌饰。
另一件引人注目的青铜器是上海博物馆内展示的青铜束腰爵。这是二里头遗址中发现的最早的青铜容器,也是数量最多的一种青铜礼器。
虽然传说中有"禹铸九鼎"的故事,鼎后来也成为王权的象征,有着"问鼎中原"的说法。然而,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青铜鼎恰好出土于二里头遗址,而大禹的九鼎却下落不明。
二里头遗址的年代可追溯到公元前1750年至公元前1200年的夏代晚期。在这个时期,二里头遗址是夏朝的王都,也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除了青铜器,二里头遗址还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玉器、石器和骨器等文物。这些文物不仅展示了夏代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技术水平,也反映了他们的宗教信仰和社会制度。

二里头遗址的发现对于研究夏朝的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夏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其存在一度备受争议。然而,二里头遗址的发现为夏朝的历史地位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也为研究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线索。
尽管二里头遗址的发现已经揭示了一些夏朝的谜团,但仍然有许多问题有待解答。例如,夏朝的确切时间、统治者的身份以及夏朝和后来的商朝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仍然存在学术上的争议。
四川开江发现西汉古墓 三个墓室紧紧挨着(西汉古墓)
四川开江发现的之所以会连起来,是因为一边是小妾,一边是妻子。今年3月份四川开江的一个工地上发现一座古墓,这件事情很快就上传到了网络上,网络上不少人都说这是一座西汉墓穴,有记者赶到此地,向当地的考古工作人员进行求证,而工作人员则是说这并不是和网络上说的一样,是个西汉古墓,经过初步的推测,发现这是一个明朝古墓群,已经被工作人员可以保护了起来。保护文物我要新鲜事2023-06-05 20:31:420000莎士比亚笔下暴君遗骸被考古发现,DNA检测推断妻子或与人通奸
原题:英国君主遗骸被考古发现之谜译编/吴艳、倪方六熟悉莎士比亚戏剧的人或许都知道,那位在剧中高呼“用我的王国换一匹马”的理查德三世在英国历史上一直是一位颇具争议的人物。2012年,其遗骸被现代考古发现:这位生前显赫的英国帝王,死的很难堪,赤祼下葬,下葬时连手上绑着的绳子都没有解开。图:理查德三世画像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7:44:580000讲座:赵辉:聚落考古的田野工作方法—考古学田野工作理念的拓展
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3:43:380001南宁龙:广西大型鸭嘴龙科恐龙(长8米/牙齿稀少)
南宁龙是一种大型鸭嘴龙科恐龙,体长普遍可达6-8米,诞生于1.2亿年前到1亿年前的白垩纪早期,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牙齿明显不像其他鸭嘴龙科恐龙那样多,至少没有达到数百颗的程度,第一批南宁龙是在中国的广西省南宁市发现的。南宁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5:16:060000「考古词条」新石器时代 · 小珠山遗址
▲小珠山遗址发掘概貌中国北方新石器时代的贝丘遗址。又名土珠子遗址。位于辽宁省长海县广鹿岛中部的吴家村西。范围约5000平方米。1978年辽宁省博物馆、旅顺博物馆等单位进行发掘。文化堆积分下、中、上3层。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中层的年代为公元前4300~前3900年左右。遗址中揭示的地层叠压关系,为辽东地区新石器文化年代序列的研究提供了地层证据。▲岫岩玉质斧我要新鲜事2023-05-28 03:25:2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