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兵马俑不戴头盔的真相 兵马俑正被秦始皇检阅(不戴头盔)
我要新鲜事2023-05-10 20:21:020阅
秦始皇兵马俑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这足以证明我国古代文明的辉煌。秦始皇兵马俑自从出世之后就一直备受关注,它也给学者们了解秦朝历史提供了更多的线索。然而关于兵马俑还有很多疑问,比如兵马俑的奇异发型秘密,兵马俑为什么不戴头盔。
秦始皇兵马俑不戴头盔的真相

秦始皇兵马俑出土之后,发现如此多的兵马俑却没有头盔,甚至连身上的铠甲也非常简洁,甲片减少到了最低限度,甚至弩兵部队身上都没有甲片。至于兵马俑不戴头盔的原因,从兵马俑的位置上来看,很大的可能他们是处于被秦始皇检阅的状态下,这种状况下当然不会佩戴头盔,这是军事礼仪。
秦始皇兵马俑为什么不戴头盔

有专家表示,从秦国一位县法律秘书“喜”留下来的竹简记录来看,秦朝人嗜战,而且商鞅制定了军功奖励制度,因此秦朝军队在战场上时常为了更多的军功而脱掉沉重碍事的头盔铠甲奋勇杀敌,将生死置之度外。专家引经据典的表示说秦始皇兵马俑中不佩戴头盔就是为了表达秦朝军队这种勇猛尚武的精神。
然而在对秦陵外城的考古当中挖出了一个“军备库”,这个陪葬坑当中出现了大量由石片和铜丝制成的头盔,而且在甲片边上还有一道袜棱,说明秦军的铠甲除了实用性外还注重到了美观性,因此秦军的防护装备技术非常成熟。因此即便有秦军作战眼红脱掉了装备,但是也说明不了秦人无盔这种说法。

因此,从兵马俑和石铠甲坑的位置上来判断,很大的可能性是兵马俑正处在秦始皇的检阅之下,被帝王检阅自然是不佩戴头盔的,皇帝要看到士兵的脸色和精气神。这是一种军事礼仪。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长平之战:40万被坑杀的赵军没有反抗?考古发现白起使诈真相
《法言义疏》里记载的这场战争不是蚩尤大战,而是长平之战。意思是,蚩尤之战在长平之战的规模面前不过如此。长平之战是战国历史上的最后一战,经此一战,秦国奠定了统一华夏的基础,而对手赵国,从此元气大伤,一蹶不振。作家王东满:当年血战染长平,功过至今不厌评。竖子无情杀降卒,赵王有恨愧书生。两千余载一词训,四十万魂同日坑。我要新鲜事2023-05-08 03:15:010000开展五个百大遴选推介活动,助力构建中华文明标志体系
中华文明有气质,已经低调务实地优秀了五千年;中华文化有颜值,已经谦虚谨慎地美丽了一万里,但是中华民族亘古及今其命维新,中华文明历经千秋万载依然风华正茂,中华文化跨越千山万水仍是蓬勃少年,始终生命旺盛、生机勃发、生气淋漓。文博大者,为国为民;文博新者,为今为来。文化遗产是公共遗产,理当为人民大众所共有共享。文博事业投身专门但应报效祖国服务人民,扎根过去但应立足当下面向未来。0001迁葬打开墓室,发现棺上趴着一条一丈多长大黑蛇,移棺后将蛇放回
北魏孝文帝陵位置的考古确认本文作者倪方六在中国历史上,有个少数民族政权在中华多民族融合中的贡献,得到史家的一致肯定,那就是鲜卑族拓跋珪建立的北魏政权。北魏也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王朝,北魏最被肯定、且有改革魄力皇帝并不是拓跋珪,而是拓跋宏,史称“孝文帝”。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7:40:490000荐书:《沈从文讲文物》
《沈从文讲文物》的出版,让很多读者发现,原来除了蜚声中外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沈从文在文物研究领域也颇有建树。当然,对于普罗大众而言,沈从文更为出名的是他作为文学家的身份。沈从文的一生,以1948年为界,划分为了两截。前半生,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边城》被誉为“文学史上最纯净的小说”,打动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7:28:010001国家文物局抗议英国拍卖的中国文物虎蓥,到底是什么东西?
虎蓥竟是件有残缺的青铜器本文作者倪方六近期,有关圆明园被掠文物文物“虎蓥”,在英国公开拍卖的事件,成了新闻头条。据称是八国联军打北京时,一名英国上校从圆明园抢掠去的一件西周时期青铜器,在英国一家拍卖行公开拍卖,拍出了41万英镑高价,中国国家文物局为此提出了强烈抗议。(英国拍卖)(虎蓥铭文)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3:45:5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