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踏飞燕是什么朝代的:东汉时期(青铜古器)
我要新鲜事2023-05-10 23:27:530阅
马踏飞燕是东汉时期的青铜古器。马踏飞燕是一件国宝级文物,一直被国家所保护着,虽然可以在很多地区的博物馆可以看到,但是马踏飞燕最早被发现是在东汉时期,是军事长官与其妻子的合葬墓。看过这件宝物的人会很惊讶,因为其制作过程都是通过非常严谨的计算,然后制成的。
一、马踏飞燕的文物特征

马踏飞燕的侧身相比正脸十分帅气,四个蹄子只有一只蹄子是落地的,其它三个蹄子都呈奔跑状态。右后蹄踩着神鸟,但是从侧面来看,马的脖子是歪的,很多人一定会好奇,如此帅气的稀世宝马,脖子是歪的。其实这是匠人故意做成这样的,并不是为了丑化,而是经过谨慎的计算,只有这种情况下,马飞奔的情况下,可以达到平衡。虽然从正面看其表情并不是很优美,但是身姿还是很矫健的。

另外,如果观察文物观察的仔细的话,可以发现,马的马尾是打结的,并不像平常所见到的马尾,像头发一样。这一点也是匠人故意设计的,但是不是为了保持平衡,而是为了看上去更加干净利落。如果不打结的话,马尾很容易挂到树枝,或者碰到其他地方,把马尾绑起来就可以避免这些情况。

最重要的是在文物当中有一个姿势,其专业术语是“对侧步”,就是前后蹄同时迈同一方向,并不是所有马都可以走这样的步伐,只有汗血宝马是走这种步伐的高手,其作用就是可以加快马在奔跑中的速度,但是又不会让骑者感到颠簸。
二、为什么马踏飞燕不拍正面照

最重要的原因是马踏飞燕的正面照不是很好看,没有展现出马在奔跑中的那种矫健,但是这并不影响马踏飞燕被众多人所喜爱。为了让人们在感观上的体验更好,所以一般只拍马的侧面,让汗血宝马以最矫健最优美的身姿展现给世人,供人们欣赏。这马踏飞燕可是中国十大国宝级文物之一。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潮湿土遗址环境适应性保护模式的探讨与可行性分析
潮湿土遗址常见病害及保护存在的问题在我国潮湿土遗址一般是指那些处于潮湿环境中、土体含水量较高的土遗址。潮湿土遗址存在的病害主要包括:遗址土体的软化、开裂、坍塌、风化、霉菌及苔藓滋生等。引起潮湿土遗址病害的因素复杂多样,除了遗址土体内在因素外,遗址环境中存在的不同状态的水是重要诱因。因此,做好遗址环境中水的控制是潮湿土遗址保护的关键因素。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7:45:340000山西建修了两条龙被盗走 究竟是谁倒卖文物(场所管理不当所致)
山西介休神庙有着一个照壁双龙的文物却被盗是因为场所管理不力才被盗贼偷取倒卖。对于考古比较有了解的人,一定听说过这么一句话,就是地上文明看山西,山西这一片黄土高原之上,几乎把所有的文物都给呈现了出来,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建筑,而并非是器物,或许也正是因为山西有着这么多的考古价值,所以吸引了不少的考古工作人员的同时,也吸引了一些倒卖文物的盗贼。介休源神庙我要新鲜事2023-07-03 21:35:130001周朝起源:甲骨文印证历史 难怪诗经说“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诗经》被誉为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它不仅是一部集合了许多春秋时期之前诗歌的杰作,而且具备着深厚的历史文献价值。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诗经》所包含的信息不仅局限于诗歌的艺术表达,还深刻地反映了古代历史的线索。一、《诗经》中的历史线索我要新鲜事2023-09-27 20:30:010000聚落·城址·部落·古国——张学海谈海岱考古与中国文明起源
2002年9月15日,笔者利用赴山东参加“第三届全国环境考古学大会”之际,就当前中国考古学的若干热点问题如史前城址、文明起源、苏秉琦先生的考古学遗产、省级考古所的性质与任务等,对前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张学海先生进行了一整天的访谈。本文是据访谈内容和张先生提供的一些书面资料综合而成。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