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出土一古墓,棺木重达7吨,专家:此等国宝,必须禁止出境
上世纪70年代,湖北随州因一座尘封的古墓,变得喧嚣了起来。火药爆破之后,众多大型机械对山岩进行了深挖,木棺的出现惊呆了所有人,它太大了——长达二十多米,宽度也有近十米,重达7吨,整个就像一座巨大的陵墓。随着发掘,古墓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它是分为内外棺木的,外棺整个就是陵墓构造,内棺里存放着墓主人的尸骸。
这种新奇的构造简直匪夷所思,这个重达7吨的古棺,出土后就受到了严密的保护。它是迄今为止中国出土的最大的棺木,具有丰富的研究价值,湖北文物局直接发行文件:古棺必须严密保护,禁止以任何理由出境。

当然禁止出境不是指不能出湖北省,而是不能流传出国,受到如此重视,可见其价值之高。体积庞大的外棺内,有着种类繁多的陪葬品:里面有墓主人的青铜雕像、二十多个陪葬少女、青铜战车长戈,最吸引人的要数一套完整的青铜编钟:整套编钟接近三吨,可以演奏出不同的音调。
那么墓主人的身份究竟是谁呢?墓穴内的青铜制品,将年代推进到了商周时期。在随州这片土地上,有过两个小国家:曾国和随国。随国是西周开国大将南宫适的封国,但历经岁月变迁,到了战国时,这片土地叫做曾国,墓主人曾侯乙属于周氏后裔,也就是姬姓子弟。因此,这座曾侯乙墓的陪葬品、布局,严格遵守着西周礼法。
墓穴内整整二十多个陪葬少女,她们形态姣好,骨龄大多在15——30岁。而且身形很一致,都是均匀高挑的身材,脚掌和腿部骨骼有一定量的磨损。综合起来看,她们的身份就呼之欲出了,这是一群年轻貌美的舞女。
分封制下的周王朝,和后世统治方式并不相同,周代崇尚礼乐制度。“礼乐崩坏”就是孔子对于春秋时期,周王朝制度没落的哀鸣,那么周礼制度的本质是什么呢?简单的讲,周礼强调宗法制度,强调贵族的绝对统治权、世袭权、和夫权。周礼制度下,首先只有男性有统治权,其次,男性中的贵族,对所有人享有生杀大权。这群年轻的少女,在严苛的周礼制度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而享受特权的就是男性贵族曾侯乙,她们是时代的牺牲品。
而周王室贵族将音律视为至高的享受,墓穴中的青铜编钟,就是曾侯乙的陪葬品。不同级别的贵族享有的待遇也大不相同:周天子级别最高,奏乐可以使用八佾的规格,就是纵横八八六十四名舞女;诸侯其次,墓主人曾侯乙就属于这个级别,可以享用六佾的规格,就是六六三十六名舞女;卿大夫和士阶层就更少了,分别是四佾和两佾规格。
曾侯乙作为周王室姬姓子孙,一直遵循着西周的礼乐制度,墓穴内的青铜编钟和二十多名陪葬舞女,就是严苛的周礼下,诸侯王的下葬规格。她们年长的不到三十岁,年幼的甚至才十五岁上下,就要为一个并不熟悉的主人陪葬。她们悲惨命运的背后,是周礼极度维护的贵族、夫权政治。
除了青铜编钟和陪葬舞女,其中的青铜战车和兵戈也很有特色。这些青铜物件中,长戈和战车的数量繁多,周王朝的传统军事战阵中,就是以战车、长戈方阵为主导的。这一状况,普遍存在于先秦时代的各诸侯国,许多诸侯国比较强弱时,就是以战车数量进行对比的,“千乘之国”、“万乘之国”代表国力的强弱。
除了这些,曾侯乙墓穴中弓箭的比例,远远超出同时代诸侯国军队比例。尽管这个时代的弓箭技术并不高明,青铜箭头杀伤力也很有限,但在曾国军队中比例很大。其一,曾国属于小国,无力铸造大量战车,只能通过铸造弓箭进行自保。尽管此时的弓箭杀伤力有限,但对于防守来讲,是廉价而有效的手段。其二,曾国处于长江以南,和江北地形有很大不同,战车在多泥沼的长江流域实用性大打折扣,而弓箭就有了发威的空间。

先秦时代之后,战车逐渐没落,秦军步兵方阵就引进了大量的弓弩,其借鉴的就是江南等地的步兵结构。特别是楚国,这个南方的大国,步兵方阵中有相当比例的弓箭手。而随着战车的没落,弓箭手成为了冷兵器时代步兵方阵必备的一部分。
湖北随州出土的曾侯乙墓,其庞大的外棺结构,以及丰富的编钟、战车长戈物件,对于研究西周的礼乐制度极具价值。而二十多名陪葬少女的凄惨命运,也揭开了生产力落后的西周时代,普通百姓的凄苦命运。孔子极力维护的“礼乐制度”,远没有儒家描绘的美好,人殉就是其中最残忍的一面。

春秋战国时期,士这个原本统治者中最底层的存在,登上了历史舞台。他们或隐忍、或善良、或勇敢、或善辩,“百家争鸣”的背后,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更广大的社会群体觉醒的结果。而残酷的人殉制度,并没有随着分封制的土崩瓦解,而消弭于无形,它始终贯穿着中国数千年的封建社会始末。
懒爪龙:北美大型恐龙(长6米/大爪子形似树懒)
懒爪龙是一种兽脚亚目下的镰刀龙类恐龙,诞生于9200万年前-91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体长普遍可达6米,属于大型恐龙的一种,第一批化石出土于美国的新墨西哥州边界处,所以它也是北美第一个发现的镰刀龙类恐龙。懒爪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3:41:360003破译汉文帝独葬白鹿原之谜,传要“躲”吕雉,真实原因在感情之外
西汉文帝霸陵葬地之谜本文作者倪方六热点过后,冷静下来说霸陵。霸陵,是西汉孝文刘恒的陵墓,其在中国古代帝王陵中地位很特别,在西汉11座帝王陵中也与众不同。据明人赵廷瑞修《陕西通志·圣神帝王遗迹·汉》记载:“文帝霸陵,在西安府城东四十里白鹿原上,凤凰嘴下。”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9:41:060002展现荆楚文化 传承长江之魂——湖北省博物馆新馆基本陈列
湖北省博物馆新馆建设,是湖北省委、省政府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博物馆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以建成国际一流博物馆为目标,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下,在全国博物馆业界的帮助下,推出了“楚国八百年”“曾侯乙”“曾世家”“越王勾践剑特展”“梁庄王珍藏——郑和时代的瑰宝”展览,于2021年12月20日正式对观众开放。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3:04:240003「收藏贴」梁启超: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完整精校版)
序两月前清华周刊记者以此题相属,蹉跎久未报命。顷独居翠微山中,行箧无一书,而记者督责甚急,乃竭三日之力,专凭忆想所及草斯篇,漏略自所不免,且容有并书名篇名亦忆错误者,他日更当补正也。中华民国十二年四月二十六日启超作于碧摩岩翠山房(甲)修养应用及思想史关系书类《论语》《孟子》0005山西挖出的晋国墓 墓主腹中居然有动物(古墓疑惑)
古墓中墓主肚子中的残骸是未出生的婴儿。之前一段时间,我国考古学家在山西挖出了一座千年古墓。在进入墓室后,专家惊奇地发现,墓主身怀六甲,姿势诡异,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肚中的孩子竟然疑似动物的残骸,专家至今都没能揭开墓主人的死因和身份。山西晋墓我要新鲜事2023-04-15 00:10:1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