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一古墓被光顾数次,陪葬品却一件未少,专家:造墓者是个高手
我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古往今来诞生了许多王朝,而中国自古就十分重视的“生养死葬”观念也一直影响到了今天。在古代,普通人下葬,也许就只是挖一个墓坑而已,但是处在统治阶级的王公贵族,他们下葬可是葬入具有一定规模的墓穴之中的,而且还随葬了数量可观的陪葬品,以显示其生前的荣华、死后的富贵。
虽然这种墓葬作风让死者以及他们的家族、王朝大大满足了一把虚荣心,可是这么多宝贵的陪葬品岂不是让无数盗墓贼惦记吗?事实上,千百年来,许多王公贵族或者地方土豪的墓穴受到盗墓贼的光顾,其中的陪葬品被搜掠一空,甚至连墓穴主人的尸身也受到折辱。

可是凡事都有例外,在河南就有这么一处墓穴,虽然被盗墓贼发现了,也被光顾了多次,可是它内部的陪葬品却一件都不少,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2005年,位于河南上蔡县大路李乡郭庄村中的一处战国时代早期,属于楚国贵族的一处墓穴被发掘。通过考古工作人员的挖掘,从中发掘出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包括青铜器、乐器、礼器、洗浴器、车马器、兵器等等。
在这些陪葬品中,一件直径达80厘米的大圆鼎,比安徽寿县楚幽王墓中出土的镬鼎还要大,成为已出土的楚国铜器中的最大者。此外还有两个龙耳虎足大方壶,高度超过一米,堪称国宝级青铜器。
这一千多件文物让专家们欣喜不已,可是随着挖掘考古工作的深入他们发现,这座墓穴早已被盗墓贼光顾,而且次数超过30次。经历了这么多次盗挖,居然一件陪葬品都没有丢失,让考古工作人员惊奇不已。

通过对墓穴结构的调查、勘探,他们发现这座墓穴很不简单,因为它在结构设计上有着强大的盗墓设计,让盗墓者们难以下手,专家就说,造墓者肯定是个高手。
这座墓穴在选址和封土上充分利用了地理环境,使其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在墓穴内部,还设置了木箱类疑棺来迷惑盗墓贼,而且墓穴结构复杂,让前来盗墓的人难以准确把握墓穴主人的棺木在何处。而最让人佩服的是该处墓穴设置了积石积沙防盗机关,有效阻止了盗墓贼的脚步。

所谓积石积沙防盗机关,就是在墓中椁室的填土层下填埋流动性很强的积沙,积沙中还包含着积石。一旦盗墓贼从外部挖掘,积沙层被挖动,那么积沙就会流到盗洞里,推动积石,在墓穴外部造成一次小规模的塌方,从而阻止盗墓贼。而这座楚国贵族的墓穴,其外部积沙有十一米厚,夹杂着的积石超过一千颗,其中最小的也有3公斤,而最大的居然达到了165公斤。

这一防盗墓设计不但精巧,而且工程量也不小,可见设计者的用心及技术层面的高明。因此考古专家推测,这一墓穴的防盗墓设计者,很有可能就是一个技艺高超的盗墓贼。看来我国盗墓贼的历史还是十分悠久的,也许和中国墓葬的历史时间长度一致。
玛雅人留下的二维码 隐藏着什么秘密?(玛雅秘密)
玛雅人留下的所谓二维码只是一幅壁画或者图案。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的秘密等待挖掘。比如说在千年前消失的玛雅人,就是很大的一个秘密。当前有不少的考古学家都会研究玛雅人所留下来的谜团。让人意外的是,在玛雅人的聚集地居然发现了一个2000年之前的二维码有不少的游客都尝试搜索,看看能搜出来什么东西。玛雅人的秘密我要新鲜事2023-07-09 12:35:030000郭大顺:中国祭祀制度始于红山文化
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8:19:510000「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虢季子白盘
西周晚期青铜器。因作器者为虢季子白而得名。根据铭文内容,此器年代可定为周宣王十二年(前816)。相传清道光年间出土于陕西宝鸡虢川司。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7:54:020001刘邦西汉定长安都城,刘秀东汉则改长安为副都,玄机都在一个字
东西控制型“两京制”——古代中国陪都的选择规律(1)本文作者倪方六“副首都”是一个新词,但却不是新概念,古代中国一直有设副都的情况。先从汉朝说起。汉朝(公元前206—公元220年),是在秦末农民大起义浪潮之后,灭秦朝建国的,是中国封建时代第一个大一统的强盛王朝,与后来的李姓唐朝相提并论,故有学术界有“汉唐盛世”一说。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0:07:380001王巍: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揭示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
核心阅读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让更多人对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对中华文明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等,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深刻认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缘起、实施过程和意义,有助于工程继续推进、不断深化,推动研究成果的宣传、推广、转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