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碑文再现“此地无银三百两”,专家:这么多宝藏,还骗人
古墓碑文再现“此地无银三百两”,专家:明明这么多宝藏,还骗人
古代的人们十分重视尊卑,为了体现自己的统治地位,皇帝的陵墓修的比平常人都要豪华很多。而且希望自己在阴间也能享受到活着的待遇,就会把生前使用的金银器皿等宝物都放进墓室里。

所以到了接近现代的时期,开始有了考古这一行业。通过对皇帝的墓葬进行开采挖掘,我们可以了解到距离我们几千年的那个年代的生活方式以及文明发展情况等等。
其实最开始的时候,人们都十分反感考古这个行业。因为古人在地底埋得好好的,把人掘出来是不是不太好。而且老一辈人认为挖人祖坟是损阴德的行为,但是现在大家收到的教育都多了,也就没有那么多封建讲究了。
国家十分重视考古研究带来的价值,十分支持考古人员的行动。所以在近几十年,考古界都十分狂热。
如今考古研究十分常见,在电视上也能经常看到关于考古的节目,很多大学还有了考古专业。越来越多对历史感兴趣的学生选择这个专业。

在我们这些门外汉眼里看考古是一个十分神秘的行业。可能有这个印象还是受盗墓题材的小说和电影的影响。
小说中描述在黑漆漆的墓道中点一个小蜡烛,要面对可能尸变的尸体,还有各种稀奇古怪的生物,营造的气氛实在是十分惊悚。
不过这毕竟是虚构的小说,虽然有可能盗墓贼经历的就是这些。但是考古行业可不是,研究员们辛辛苦苦流着汗水对古墓进行采掘,在灯光的照射下,并没有小说那种恐怖的气氛。
古墓中的陪葬品在地底埋了几千年,是十分脆弱的,所以考古学家们要小心翼翼的对它们进行清理和修复,不容许一丁点马虎。如果这些价值连城的宝物受到损害,谁也担不起这样大的责任。

虽然考古十分紧张又辛苦,但是能亲手揭开几千年前的历史神秘面纱,想想就是十分激动的。而且有的古代墓主人可是十分有幽默细胞的,通过各种方式给进入他的陵墓的人留下信息。
就比如在龟山的楚王墓,这个主人就十分有意思,他留下了什么话呢?
龟山楚王墓发现于江苏省徐州市九里山。徐州市一共发现了300多座汉墓,但是龟山的这座楚王墓是最受大家关注的,这是我国到现在发现的规模最高的汉墓,建造工艺的精细程度远远超过中山靖王墓。
这座古墓经过了专家的认证之后,确认是西汉刘注和他妻子的合葬墓,也是徐州众多汉墓当中唯一确定了墓主人身份的墓葬。

这座古墓的建造方式更加让人惊奇。它是工人们掏空了一座石山建造的,古墓当中一共有十五间墓室和甬道的配套。考古人员们测量了这座古墓的面积,发现达到了700多平方米,真的可以算得上是一间地下宫殿了!
这个古墓当中还存留着许多考古学家们没有解决掉的困难,还有很多秘密等着人们去发现,被称作坐落在东方的金字塔。

而且楚王的墓碑文十分有趣,字体使用的是隶书和小篆中间的字体。内容的大概意思就是:后代的贤人们,我虽然是个楚王,但是我向上天发誓,我的墓里绝对没有什么宝物,希望你们不要挖我的墓。
考古学家们也是第一次见到如此清奇的墓碑文,可见这位楚王十分风趣。考古学家们进入墓室之后,纷纷吐槽这个墓主人,里面明明有这么多宝藏,还骗人。
这位墓主人也是担心死后也不得安宁才写了这个墓碑文,没想到也没什么用,墓地还是被考古学家发掘了。
打造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国家队的思考与实践
本文刊登于《中国文物报》2月10日第5版《中国文物报·保护专刊》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文化遗产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产物,是凝聚了人类智慧和社会活动的自然产物,是人类社会发展历史和文明进程的实证。文化遗产具有多重价值,其中的时代价值是增强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凝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精神力量的根本所在。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3:47:500001山博的“礼出红山”都有哪些精美玉器?
#博物馆奇遇记#“礼出红山——红山文化精品文物展”将于5月18日在山西博物院会展中心二层开展。红山文化距今6500-5000年,是迄今所见中国东北地区乃至整个东北亚地区最为发达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红山文化是五千年前中华大地上如满天星斗般的“文明火花”中最耀眼的一束,是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该展览展期三个月!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晚期(距今5500—5000年)我要新鲜事2023-05-28 19:43:270003韩建业:构建“丝绸之路学”的开创之作——《丝绸之路学》读后
“丝绸之路”研究已有百年历史,但是学科意义上的“丝绸之路学”还未真正建立。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赵丛苍教授素来注重学科理论与方法的创新,已经在丰富和完善科技考古学、军事考古学、医学考古学理论与方法方面有过贡献,新出版的《丝绸之路学》是他丰富中国考古学理论与方法体系的又一突破。主编:赵丛苍撰稿:赵丛苍、张朝、赵戈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年12月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3:36:440000盗洞挖得不专业,要塌,河南盗墓者找来江西“老大”指导,出事了
河南辉县的盗墓活动本文作者倪方六咸宁五年冬十月,发生了一起盗墓事件,有一名叫不准的盗墓者,将村头高大的魏王冢挖开了。咸宁五年又是太康元年,公元280年12月,当时西晋初建。包括中国最古编年体通史《竹书纪年》在内的《汲冢书》,就此被发现了,这一发现入列当时学者眼里的中国“四大文化发现”之一,现代史学界评出的“新四大文化发现”,仍把《汲冢书》列入其中。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2:36:200000湖北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名单揭晓
2022年1月21日下午,“湖北百年百大考古发现”终评及新闻发布会在湖北省博物馆新馆研学中心举行。本次遴选推介活动由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湖北省文物局)指导,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武汉大学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湖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联合主办。新闻发布会现场(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号“江汉考古”)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7:10:3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