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农给祖先迁坟,挖到5块青石板,考古专家兴奋赶来:我们接手了
老农给祖先迁坟,挖到5块青石板,考古专家兴奋赶来:我们接手了!
多年前,位于浙江省的新昌县为了给县里修建一条高速公路,要将城南乡的一个名为石溪村的小村庄进行整体的一个搬迁。
由于村子的北面有一个仙女山,传说这个山是一块极好的风水宝地,由古至今就成为了附近村民们公用的墓地。

单是小坟头村子里就有几百座之多,此次的拆迁范围也包括仙女山,村里便开始了迁移这些坟墓的工作。有一个农民在迁移自己家祖坟的时候,挖出了5块青石板,匆忙上报文物部门,被考古队得知后,立刻通知村民撤离,这座墓由他们接手。
老农给祖先迁坟,挖到5块青石板,考古专家兴奋赶来:我们接手了!
当时迁移坟墓工作已经做完了一部分,小的坟墓已经悉数迁完了,只剩下各家各户规模大的祖坟需要大家一起帮忙迁移,村干部在八月的一天带着村民们到了仙女山对这些规模大的祖坟进行迁移,就在动手迁移一个最大的坟墓时遇到了一些困难。

通常大家迁移古墓时上面都是盖着一层石板而已,眼前这座大墓都已经被挖开三层的石板了,竟然连墓室的影子都还没见到,将石板中间堆放的杂物都清理走后,众人发现一个被镶嵌在石板之上的由石头做成的石盒,在上面还有着比较清晰的字迹。
一些有见识的村干部觉得这个会不会是古代传下来的文物,便叫大家不要动,把此事上报给当地的文物部门,谁知第二天一早考古队就匆匆赶到了现场,经过专家对石板上刻的文字的辨认,众人得知这座墓是明代埋葬的一个古墓,那被镶嵌在石板上的字就是这座墓主人留下的墓志铭。

墓志铭据我们所知,它是古代的封建社会,用来记录这个死者生平所有事迹的一块石碑,通常会被放置在墓穴中,是死后留名的作用,据到今日为止,考古发现的墓穴来说,能拥有墓志铭的人通常都是王公权贵。
墓志铭内容的篆刻编写,也都是请的当代社会中有名有望的人,或是书法造诣颇高的人!平民能享受这种待遇的少之又少,兴奋的考古队员向当场的村民们介绍保存的这么完好的墓志盖和墓志铭,根据找到的墓志铭的记载,墓主人是明朝中期一位胸有才华却甘愿隐居不入仕途的“出士”,名为张谟。

这还不是最让人觉得震惊和惊喜的,最惊喜的是这个人明明是个普通人,却能得到两位当朝一品的大员亲手书写出来的墓志盖和墓志铭这般殊荣。
而墓志盖的书写者是吕光洵,任职过明朝的兵部尚书,墓志铭的书写着则是当时中榜眼,任职礼部尚书,名为潘晟的一个官员手书。
这样的重大发现,让考古专家们都摩拳擦掌,想要立即开始古墓的发掘工作,他们告知老农:他的祖坟极有可能是一座古墓,需要专业的考古队员,进行后续的挖掘工作,而他们会帮他完成迁坟的!
而经过深入的发掘,大家发现这座古墓保存得特别好。考古队员们将第五层石板掀开后,露出了四个墓室的真容,不过让大家失望的是墓中并没有珍贵的陪葬品,因此没有什么可以出土的文物,墓室里只有已经腐朽的尸骨,这样的情况和明中期实行的薄葬习俗有很大关系。

老农给祖先迁坟,挖到5块青石板,考古专家兴奋赶来:我们接手了!
后来专家遍寻村民,又翻阅了资料才得知:此墓主人的儿子和吕光洵,潘晟为好友,父亲去世以后,为表孝心,特地请了二位好友编写了墓志铭!
治淮工程取土时意外发现一座贵族古墓,从中挖出两个“大水缸”,可以用来洗澡
吴王光“鉴”的发现本文作者倪方六(吴王光鉴)规格:高35厘米,口径57厘米用途:盛水洗澡用器或盛冰器出土:1955年安徽省寿县蔡侯墓收藏地:中国历史博物馆、安徽省博物馆眼下,是一年中不太好过的夏天。对多数人来说,最大的希望大概是天天呆在空调房间里不出来,一边吸冷气,一喝着冰镇饮料。我们在庆幸自己生在这个科技发达年代的同时,不禁会同情起古人来,难以享受到这种舒适。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8:09:540000杭州萧山千年古墓 与现代引发冲突(古墓冲突)
萧山地区发现的古墓群和现代化城市建设产生冲突。我国有很多的古墓其实都是在施工的过程当中发现的。一旦发现了文物,那这个施工地点肯定要被拖延工期,甚至是要长时间的停工,这自然而然也会和我们现代人产生一定的冲突,例如在前些年杭州萧山某地进行住房建造的时候就找到了一座古墓,而这个古墓也确实和现代人引发了一定的冲突。1.发现古墓我要新鲜事2023-09-05 20:43:440000考古队挖到宋朝古墓 墓主也爱好古玩(赵匡胤后代)
考古队找到的古墓是赵匡胤的后代还所以一个古玩爱好者。在浙江省台州市的前焦村,一位村民在自家后院挖宅基地的时候,无意中挖出来一座古墓。考古专家得知消息以后,立马赶到施工现场,准备对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经过初步勘探,古墓里头埋着一大一小两口棺材,其中一口棺材已经腐烂。从出土的墓质得知,墓主人名叫赵伯澐,是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的第七世孙。棺材出土我要新鲜事2024-01-10 17:58:450004土中找土 知多惑多——如何认识陶寺宫城大型建筑基址?
张小筑6月3日,“2021年陶寺宫城大型建筑基址考古现场会”在山西襄汾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国家博物馆、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等高校和考古文博单位的40余位学者参会。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6:58:490002专家打开千年古墓 发现一国宝级文物:还好盗墓贼不识货
曹魏时期,我国陵墓流行薄葬。相较于其他朝代的厚葬,曹魏时期的陵墓似乎要简单许多。最早这种说法其实是因为盗墓贼将曹操看作了祖师爷,导致盗墓贼在曹墓中搜刮一空后却空手而归。后来考古人员在曹魏第三位皇帝曹芳的陵墓中发现了证明薄葬说法的实物。我要新鲜事2023-04-27 19:16:370000